<p class="ql-block"> 一提到火井古镇,我们就能想到这里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气的地方,然而火井镇的神秘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一座“海屋”更值得一提。火井海屋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与平乐芦沟造纸作坊遗址一起被列入成都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海屋布局严谨,设计别致,装饰图案精美,时代特征明显,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海屋的主人叫邱子文。自幼聪颖过人,由于弟兄众多,家境不宽,很早就到川军中谋了个小职。</p> <p class="ql-block">视频《海屋》</p> <p class="ql-block"> 后来,他认识了时任重庆海关督办的高何镇何场村人季叔平,蒙其照顾,转到重庆海关任职。邱子文是家乡情结很浓的人,虽出人头地,但每年都要回家乡小住,然而自家房屋破旧不堪,和其身份难以相称,因此每次回来都在火井首富庾文州家租房暂住。</p> <p class="ql-block"> 由于没有子嗣,按理邱子文没有大兴土木在火井建房的必要,但一次回家的冷遇,却让他发誓要在火井修一幢最好的豪宅。原来庾家因赌博和吸食鸦片,家道中落,终将房子卖给当地豪强陈芷渊。出于嫉妒或其他原因,陈家就是不租房给邱子文居住,还说些颇令人气愤的风凉话。</p> <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象一个海关要员屈居陋室的心酸和自强。人活一口气!修房计划就此萌生。从此,远山取石材,重金修海屋的工程就这样开始了。那为何要取“海屋”这个古怪离奇的名字?重要一条是主人工作在海关,但却远离大海,让他无时不心生对大海的憧憬,其中也包括光宗耀祖的成份。</p> <p class="ql-block"> 二是建筑深广莫测,有迷宫一样的暗道回廓,颇有大海的意蕴。在现场可以观察到,精美的石刻门楣上就有大海和轮船的浮雕,正中是斗大的草书“海屋”,看来海屋的取名是有理有据的。1950年,火井解放。人民政府用三间街房与邱家换海屋。从此,海屋作为公产,相继作为税务所和乡医院。</p> <p class="ql-block"> 虽有局部改造,但大体结构未作改变。后来,为保护该建筑,乡医院又由此撤出。更多游人得以一睹其雄伟和神秘。“5.12汶川大地震”后,作为全省唯一一个跨市州异地安置点,邛崃市南宝山镇先后接收安置了汶川和青川两个羌寨的羌民,</p> <p class="ql-block"> 火井场上的“海屋”也随之华丽转身,成为展示羌族历史遗迹和民族风情的纪念馆——成都尔玛民俗博物馆,以及传承羌族文化的场所——邛崃市羌族历史文化传习所。原本古朴素雅的院落被装扮一新。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让“海屋”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p> <p class="ql-block"> 当年,工程还未完,红军已到来这里。海屋工程持续了两年。1935年,红军翻越镇西山到达高何、火井,身为国民党官员的邱子文闻风而逃。此时海屋建设已接近尾声,只剩天井未铺石板,大门的顶棚未安装。即使如此,建筑已能住人。不过最先入住的却是一批红军战士。</p> <p class="ql-block"> 不到一月,红军撤离。国军卷土重来,海屋成为国民党第十一军一旅部驻地。不久,邱子文拖着多病的身子回到了海屋,但已无心继续剩下的工程。1943年,他抱着遗憾在海屋抱病离世。可以猜测,海屋是他心中最大的痛也是最大的爱。</p> <p class="ql-block"> 1950年,火井解放。人民政府用三间街房与邱家换海屋。从此,海屋作为公产,相继作为税务所和乡医院。虽有局部改造,但大体结构未作改变。后来,为保护该建筑,乡医院又由此撤出。更多游人得以一睹其雄伟和神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