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18日,随九江市摄影家协会赴山西平遥古城参加2025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江摄影家共有26幅作品参展。</p> <p class="ql-block">9月19日,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平遥古城如期开展。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碧涌宣布大展开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出席。</p> <p class="ql-block">本届大展以“突破界限·智见(xian)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00余名摄影师报名参展。共有117所国内外院校作品、133部短视频及百余本摄影画册和手工书参展,构筑起一场多元交融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本届大展继续秉持专业化、多样化、国际化的方针,进一步增强市场化,设置展览、评选、交易、活动、院校五大板块15个单元,全面覆盖影像创作、市场交易、学术交流与活动,集中于平遥原柴油机厂、原棉织厂、县衙、吉祥寺、武庙五大展区精彩呈现。</p> <p class="ql-block">本届大展全面升级,主要呈现六大变化。一是成立画廊理事会。邀请国内外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画廊、艺术机构加盟,为摄影家与市场之间搭建更高效的桥梁。二是设立院校板块。原“院校单元”升级为“院校板块”,并设立“院校理事会”和“院校学术委员会”。来自全国的高校代表将在平遥开展学术讨论与交流。首届院校理事会由沈阳城市学院主理。三是宝丽来摄影大师展聚焦平遥。比利时摄影师卡门·德·沃斯Carmen De Vos、英国摄影师克莱尔·玛丽·贝利Clare Marie Bailey亲临平遥,德国摄影师史蒂芬妮·施耐德Stefanie Schneider的作品亮相,均以宝丽来这一即时成像媒介与观众对话。四是“PIP策展人培养计划”跨国双城联动。学员将在平遥与德国博特罗普市,完成策展学习与实践,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本土性的策展人才。五是媒介重塑与沉浸式体验。本届高校摄影教育研讨以“VR虚拟影像场景”为核心,结合光学运动捕捉、多媒体和短视频展示,让观众在虚实中沉浸体验。六是发起“最多即时成像照片拼图图案”吉尼斯世界记录挑战。</p> <p class="ql-block">二十五载光影之路,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大展始终以开放的姿态、不变的热爱与进取的精神,迎接全球摄影人,致力推动影像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参加本次大展的九江市摄影家协会成员。</p> <p class="ql-block">九江市摄影家协会:“九江秀色可揽结”主题摄影作品展9月19日亮相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古城(柴油机厂展区)。</p> <p class="ql-block">参展摄影师名单如下(姓氏笔画排序):丁江涌、王桂英、王健、戈杰宏、李涛渊、宋小勇、沈双武、杨青、张项理、陈佳银、陈飞林、陈建红、周云飞、周雯、周继根、邹树汉、殷锡翔、徐敏芳、罗匡龙、涂钢、疏隶书、蒋德先、傅建斌、熊敏宇、蔡少敏、燕平。</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连州市领导在九江展区观展。</p> <p class="ql-block">巧遇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p> <p class="ql-block">九江摄影家与李舸主席合影。</p> <p class="ql-block">九江摄影家周雯的个展《云幕下的山峦》系列组照。</p> <p class="ql-block">周雯摄影作品《云幕下的山峦》之四。</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古城池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3年3月,平遥古城内常住人口10845人。1997年12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有27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内有大小街巷100多条,传统民居3797处,六大寺庙建筑群和县衙署、市楼等历代古建筑,有古城墙、镇国寺、双林寺、平遥县衙、平遥察院、文庙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1997年12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平遥旧称“古陶”,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一直是县治所在地。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p> <p class="ql-block">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分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平遥城墙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完好,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亦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外,还有镇国寺、双林寺和平遥文庙等也都被纳入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p> <p class="ql-block">平遥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整座城市非常周正,街道横竖交织,街巷排列有致。</p> <p class="ql-block">市楼位于城市中央,明清街位于南北中轴线上。古城建筑分为两部分:城隍庙居左,县衙居右,文庙居左,关帝庙居右。道教清虚观居左,佛教寺院居右。</p> <p class="ql-block">平遥也被称作“龟城”,南门是头,北门是尾,东西四座城门为四条腿,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仿佛龟背上的花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它反映了平遥人经受苦难,渴望和平的朴素本质,人们希望在城墙的护卫下,这里是一个远离战乱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平遥古城建于14世纪,是现今保存完整的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其城镇布局集中反映了五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与银行业有关的建筑格外雄伟,因为19至20世纪初期平遥是整个中国金融业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九江市摄影家协会驻地。</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平遥!下次有机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