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大桥游学记

豆豆

<p class="ql-block"><b>美篇昵称:豆豆</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52393631</b></p> <p class="ql-block"><b>  2020年1月24日,岁在庚子,时序新正。我与家人暂别故园烟火,开启了一场横跨太平洋的游学之旅。当飞机降落在旧金山湾区,那座以橘红色钢塔刺破苍穹的建筑,便成了我们此行最迫切的向往~它就是金门大桥。这座横跨海峡的宏伟造物,不仅是旧金山的城市名片,更是人类工程智慧与自然伟力交相辉映的杰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阔意象。</b></p> <p class="ql-block"><b>  当我们驱车抵达桥畔,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巨型钢塔,如巨人般矗立在金门海峡两岸。“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同志的诗句在此刻竟有了跨越时空的共鸣。这座于1937年5月27日正式通车的大桥,全长2737米,主跨1280米,在当时创下了世界最长悬索桥的纪录。橘红色的桥身与湛蓝的海水、洁白的云朵相映成趣,远远望去,宛如一条灵动的绸带,将北加利福尼亚与旧金山半岛紧密相连。</b></p> <p class="ql-block"><b>  踏上桥面,海风裹挟着太平洋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带着些许咸涩,却格外清新。桥两侧的护栏上,不时有游客驻足拍照,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此汇聚,共同惊叹于这座建筑的宏伟。我扶着冰凉的钢索,看着桥上来来往往的车流,如流水般穿梭不息,耳畔是引擎的轰鸣与海风的呼啸交织成的独特乐章。心中不禁涌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壮阔之感,只是此刻的“帆”,已化作川流不息的车轮,在时代的浪潮中滚滚向前。</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桥上向南眺望,视野愈发开阔~向南则是繁华的旧金山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金门公园的绿意与海岸线的曲线相映成趣,桥下,金门海峡的海水奔腾不息,深蓝色的波涛拍打着桥墩,溅起雪白的浪花。偶尔有船只从桥下驶过,鸣笛声在海峡中回荡,更添几分壮阔,此情此景,虽非长江,却也让我想起了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情。站在金门大桥上,不仅能俯瞰海峡的壮阔,更能感受到人类文明与自然之美的和谐共生。</b></p> <p class="ql-block"><b>  我思考着一个问题,游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风景,更在于感受历史与文化。金门大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设施,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它见证了旧金山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也见证了美国乃至世界在20世纪的飞速发展。站在桥上,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亲身站在这里,才能真正体会到金门大桥的雄伟与壮丽。</b></p> <p class="ql-block"><b>  这次与家人一同游览金门大桥,更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感动。在异国他乡,家人的陪伴是最温暖的依靠。我们一起在桥上漫步,一起拍照留念,一起分享这份震撼与感动。这些共同的记忆,将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的财富。正如陆游所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的旅途或许充满未知与挑战,但只要有家人的陪伴,就能勇敢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游学的旅程虽然短暂,但金门大桥给我的震撼与感动将永远留在心中。它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永不言弃的力量的体现。这种力量,将伴随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激励我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正如古人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感动与激励,继续前行,探索更广阔的世界。</b></p> 谢谢您的欣赏 <p class="ql-block"><b>图文:豆豆</b></p><p class="ql-block"><b>2025年9月2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