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2日上午,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第二专家组前往长泰区坂里乡石格村牛墩社,对抗战期间(1938-1945年)漳州三中的前身“崇正中学”办学旧址衍庆堂,开展 “未列入革命文物不可移动红色文化遗存相关信息”调研活动。到衍庆堂的专家有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副主任陈坤山,平和县委史志研究室主任林丽红,漳浦县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编研科科长陈旖旎。漳州市民政局老区建设科工作人员林滢。长泰区委史志研究室副主任黄泽林陪同调研。长泰区民政局副局长刘珠龙,坂里乡副乡长郑晓辉等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寇飞机经常侵入漳州市区上空骚扰、滥炸,为了确保师生安全,漳州的中学纷纷内迁山区。1938年夏至1945年,私立崇正初级中学(现漳州第三中学)内迁长泰坂里山区。当时,崇正中学内迁坂里,得到当地士绅叶杨瑜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将坂里圩内的一座楼房(当时传教士何代的房产)腾出来,作为教师的宿舍和办公室。把靠近坂里圩曾厝社的汤厝祖、曾氏祠堂和坂新村何氏祠堂、牛墩社林氏祖厝衍庆堂及学邸,腾作教室和学生宿舍。时值烽火岁月,师生们因陋就简。课桌椅不足,就用松木板钉成长条桌椅。学校于当年秋季开始上课。</p><p class="ql-block"> 当时,长泰未设中学,因此崇正中学复学后,长泰各乡镇,龙溪县的角美、石美、东美,漳州市郊及华安、安溪等地的学生,纷纷跋涉于此,报名就学。由于生源扩大,新生招收也由原来的每届一班增加为每届二至三班。春秋两季都有新生入学,教师30多人。</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崇正中学的到来,也给这个偏僻的山村播下了中学教育的火种。内迁长泰期间,崇正中学在坂里共培养12届近300名毕业生,为长泰发展中学教育打下了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