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九月,天朗气清。9月16日至18日,金华市公安局组织退休干部职工赴温州苍南,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会活动。三天时间里,我们踏寻红色足迹,领略海滨风光,体验非遗文化,探访古村历史。行程紧凑却充实,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我将读书会活动的有关照片收集整理做成此美篇,以作留念!</p> <p class="ql-block"> 首站瞻仰南坪革命烈士纪念馆,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前方的南坪革命烈士纪念碑。它高5米宽1米,矗立在基座之上,显得庄严肃穆。碑体正面由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原部长、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龙跃题写碑名,字迹苍劲有力。碑座四周环绕着青翠的树丛,更衬托出烈士们的崇高与伟大。而纪念碑两侧的烈士纪念墙,则以光滑的青石雕刻出张培农等28位烈士的生平简介。</p><p class="ql-block"> 霞关红色印迹馆,馆内面积200平方米,分为前言及领导题词展室、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展室、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展室,展馆展出南坪党组织各个时期的革命活动史料、照片等。展馆入口赫然站立着5个铜像代表着农民、渔民、教师、学生妇女等不同类型人物。他们纷纷加入革命武装组织,积极投身参与到浙南革命中来。据悉,南坪村先后输送了四十名青年儿女参加革命队伍,其中十六名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该村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革命时期成为浙南革命根据地,是农民运动领导者张培农的故乡,被誉为“浙南小延安”。我</span>踱步观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仿佛回到那个先烈们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战争年代,使自己在心灵上受到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瞻仰苍南县南坪革命烈士纪念馆感怀</p><p class="ql-block">赤色南坪仰圣台,翠峦环抱祭英材。</p><p class="ql-block">红栏似带通岗上,黄菊如星映日开。</p><p class="ql-block">馆内静观怀壮烈,碑前默立思贤才。</p><p class="ql-block">而今中华皆绵绣,先辈忠魂存九赅。</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瞻仰完革命先烈,我们一行人来到依山傍海的霞关小镇。作为浙江最南端的小镇,霞关有着独特的海滨风情。老干部们漫步在古朴的台阶和青石板上,时光仿佛在此慢下脚步,大家尽情感受着这座边陲小镇的市井烟火气息与慢生活的惬意。</p><p class="ql-block"> 据悉,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防倭寇设关,清康熙年间因晨间红霞景观改称“霞关”,历经600余年沧桑,曾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和浙南、闽北商贸中。现存226间老宅及135处仍保留闽南、民国、南洋及伊斯兰风格建筑,如石头房、木屋、民国小楼,外墙多用石头垒筑,木结构内饰,形成“五道十八巷"错落街巷格局。</p> <p class="ql-block">拾阶而上荡霞关,缓步苔痕享得闲。</p><p class="ql-block">楼屋参差融异韵,喜看青翰满舱还。</p><p class="ql-block">注:青翰是渔船的雅称</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我们抵达渔寮金沙滩。面对辽阔的大海,大家心潮澎湃,纷纷脱下鞋子,踏浪而行,重拾儿时的欢乐。此时此刻,宛如一群“老小孩”,在碧海蓝天下尽情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自作小诗描绘此景此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渔寮大海滩,踏浪觅童欢。随性摆姿势,无须雅与端”。</span></p><p class="ql-block"> 渔寮大沙滩位于温州市苍南县渔寮乡,是我国沿海大陆架上最长最大的沙滩之一,整体呈新月形,长度达20100米,宽度在200米至600米之间。沙滩以水清、沙软、滩平、海阔为特色,具备万人同时入浴的承载能力,被列为国家级4A级风景名胜区。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p> <p class="ql-block">离开沙滩,第四站来到“矾都”的矾客工厂,老同志们饶有兴致地体验了矾塑非遗手工制作。在非遗传承人刘祖玮的传授和指导下,大家亲手尝试创作,感受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近距离触摸非遗文化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矾塑非遗第二代传承人刘祖玮给我们传授技艺。大家听得认真,学得也快!</p> <p class="ql-block">部分同事还参观了矾都矿石馆。</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前往矾矿区的福德湾村。先后参观了矾矿遗址、矿工村和老街。漫步在古村落中,斑驳的矿道、古朴的民居,无不诉说着当年矿工们的生产生活情景,边参观,边追忆往昔,感慨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参观福德湾矿工村。</p> <p class="ql-block">游览福德湾老街。</p> <p class="ql-block"> 碗窑古村落地处玉苍山南麓、玉龙湖河谷中段,距苍南县城约20公里,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村落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时期福建连城移民巫氏迁入发展陶瓷业,形成集镇;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拥有18条阶级窑工匠数千人,产品销往江苏、山东、台湾及东南亚。民国后逐渐衰落,1958年因桥墩水库建设部分区域被淹,现仅存上窑与半岭。</p><p class="ql-block"> 9月18日,读书会的最后一站,大家走进盛产陶瓷的古村落碗窑村。在这座充满古韵的村落里,老干部探寻陶瓷文化的历史脉络,感受传统村落的文化底蕴,为此次苍南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此次苍南读书会,时间短暂,但内容丰富。老干部职工在红色教育中坚定初心,在自然风光中愉悦身心,在文化体验中增长见识,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情谊,更收获了满满的回忆与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