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书市 ‍ 2025.9.12-22

邵虎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地坛东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近40年了吧,地坛书市每年都办,分春秋两届,我几乎每届不拉,且会多次去。那些年的地坛书市摊位有正规出版社的,如新华书店的摊位,有国防大学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的摊位……但更多的是各种私人摊位!书市中有大量新书,更有许多积压或处理的书和二手书;还有不少外文原版书和各种精致的外文期刊、画册,估计是国内印制多余或因各种原因退回来的,活脱脱的一个书籍的“跳蚤市场”。每届书市,我都能挑选到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还非常便宜!一本厚厚的、硬皮布面,封面稍有缺陷的英语缩写字大全,才一元钱,售货的小姐姐都叹道:你买的太值了!那些年里,我从地坛书市淘得的中外图书,少说也有500册(套),从中学到好多知识,大大开阔了眼界和视野,现在大都还“珍藏”着 ,时不时会翻阅一下,更有爱不择手的。阅读永远是生活中的一大享受,满足与喜悦。谢谢你,地坛书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约10多年前,地坛书市突然停办了,书市放在在朝阳望京去办了,改名为“北京书市”,我还专门去看过一次。书市的整体外观,摊位的摆放都比原来的整齐、漂亮得多,但书市的缤纷多彩和亲民,书籍种类的丰富多样性,与过去地坛书市相比,用云泥之别来形容毫不为过。我转了转,也许也因为过于匆忙了,连一本书都没有选中!空手而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两年地坛书市又回来了。今天老翁我又去看了,各个出版社的摊位沿着连接地坛东门和地坛西门的主干道一字排开,加三个分叉的摊位,摊位总数比过去的地坛书市还是要少些 。但书市里的人却多的多,比肩接踵,感觉有点像赶庙会似的,每个摊位几乎都挤满了人 ,别说阅读后购书,能从人群里挤进去看一眼都难!后来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原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的摊位上购得一本他们(翻译)出版的英国人写的书《读懂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都是正规大牌出版社,私人个体摊位彻底不见了。这好理解,宣传文艺阵地不可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毛主席说:“……总是要先造成舆论,总是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无疑,书市是重要的战斗阵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往年在同一位置也有类似的大棚“书摊”,记得都是新华书店的位置。这次书市没见到新华书店的售书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现今书市的一个特点是来的人各有各的想法,有真想买书的,也有闲逛的。一身醒目的白色裙装,穿着超高“高跟鞋👠”的她(左),大概只是路过来凑凑热闹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喧哗拥挤的人群中,“孤独者”(易卜生:孤独者是最伟大的。😊)更让人触目:“东城区职工大学”的接待摊位。若我年轻十岁,我会去问:教授的都是些什么课程内容?有与学习IT有关的课程吗?是线上还是线下?……就不去打搅这位小姐姐难得的“寂静”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书市里确有外地来的。出门时,遇见一对中年夫妇问我:“雍和宫地铁站怎么去?”“顺着马路往南,过桥便是,一里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80-90年代,成套卖的书比较多,金庸的全集,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全集……这次没有见到。快递服务倒是跟上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