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晨的雾,是林都伊春最温柔的纱。当第一缕天光还未穿透小兴安岭的山脊,南山公园已被一层牛乳般的薄雾裹住,连山脚的台阶都隐在朦胧里,像一条通往秘境的路。我揣着满心的期待,踩着晨露往山里去——要在雾散之前,赴一场与秋的私语。</p> <p class="ql-block"> 山脚下的柏油路还浸在湿凉里,路边的野菊半掩在雾中,只露出星星点点的黄,像不小心撒在纱上的碎金。沿林间小路上山,雾更浓了,眼前的景物都笼着一层虚虚的白,远处的树只剩模糊的轮廓,像水墨画里未干的笔触,风一吹,雾便跟着流动,树影也轻轻晃,仿佛下一秒就要融进雾里。</p> <p class="ql-block"> 起初的山路两旁是落叶松,松针铺了一地,被雾打湿后,颜色深了几分,像铺了层暗金的绒毯。松枝上挂着雾珠,风一吹,便“滴答”落在颈间,凉丝丝的,让人打个轻颤,却也瞬间清醒了几分。偶尔惊起几只小鸟,扑棱棱地穿过雾气,只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p> <p class="ql-block"> 往上走,雾稍淡些,秋的颜色便透了出来。枫树最是含蓄,叶色从深紫到橘红,再到叶底的浅黄,被雾揉得柔和,不像晴天时那般浓烈,倒多了几分江南烟雨的雅致。偶尔有几株青松挺在其间,墨绿的枝叶刺破雾气,像画里的留白,沉稳得很。</p> <p class="ql-block"> 正循着隐约的色彩往前走,渐渐听见“叮咚”的水声,从雾里钻出来,清凌凌的,像有人在弹拨琴弦。拐过一道山弯,雾气忽然散开一小片——圣泉溪就躺在眼前。溪水比往日更清,雾浮在水面上,像一层薄纱,随着水流轻轻晃动。溪水的源头,便是那眼圣泉。泉眼不大,汩汩地冒着水泡,雾气在泉口缭绕,像给泉眼戴了顶白绒帽。蹲下身,掬起一捧泉水,入口甘冽,带着山野的清苦,顺着喉咙滑下去,浑身的毛孔都舒展开来。也有人早起来拎水,寻这一口晨雾里的甘甜。</p> <p class="ql-block"> 不知走了多久,忽然觉得眼前亮了些——原来已经到了半山腰的观景台。这里的雾比山间薄了许多,能看见远处的轮廓了。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伊春市区像被雾裹着的摇篮,楼房的顶、街道的线,都模糊不清,只有伊春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在雾中若隐若现,缓缓流淌。</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群山层层叠叠,被雾染成了淡蓝色,像一幅写意的山水画,没有清晰的线条,只有朦胧的色块,却格外动人。秋风拂过,带着雾的湿凉,吹得人头发微微晃动,也吹得眼前的雾慢慢流动,山的轮廓、树的影子,都在雾里慢慢变化,每一秒都是不同的景。</p> <p class="ql-block"> 就在看得入神时,忽然觉得头顶亮了许多。抬头一看,一道阳光穿透了云层,落在远处的山尖上,给淡蓝色的山镀上了一层金边。雾像是被这阳光唤醒了,开始慢慢消散。先是山顶的雾,像被风吹散的烟,渐渐变薄、变淡,露出下面五彩的树冠;然后是山腰的雾,顺着山坡慢慢流淌,像溪水般往下漫,树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柞树的红、桦树的黄、枫树的紫,都变得鲜亮起来;最后是山脚的雾,渐渐沉到谷底,变成一层薄薄的轻纱,罩着山脚下的房屋和道路。</p> <p class="ql-block"> 清清的圣泉小溪,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了一把碎银。溪水潺潺,欢快地流淌着,遇到石头便溅起小小的水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嬉戏。溪岸的野生蘑菇上的雾水渐渐干了,菌盖显得更加鲜亮,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每一朵都有了生命,静静地站在草丛里,享受着秋日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小溪的两岸,草丛比往日更湿,露水沾在草叶上,沉甸甸的,压得草茎弯了腰。拨开草丛,便见一朵朵野生蘑菇冒了出来,像被雾催生的精灵。最常见的是榛蘑,菌盖是棕褐色的,沾着细碎的草屑和雾珠,菌柄细细的,裹着一层白膜,摸上去滑溜溜的。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蘑菇,有的白如玉,菌盖上顶着一点浅黄,有的黄如蜜,伞沿卷着一圈细齿,还有的菌盖带着褐色的斑点,像撒了把芝麻。</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下走,山路两旁的树木愈发茂盛,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了长长的影子。秋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演奏一首动听的秋日交响曲。偶尔有几片落叶从枝头飘落,在空中打着旋儿,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然后轻轻落在地上,为山路铺上了一层五彩的地毯。踩着这层地毯,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秋日的山林之中。</p> <p class="ql-block"> 沿着原路下山,此时的南山,已换了一副模样。雾散了,天彻底亮了,蓝得像一块透明的蓝宝石,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像被风吹散的棉絮。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把碎金。松针上的雾水已经干了,踩上去又恢复了沙沙的响,清脆而明快;路边的野菊开得更艳了,花瓣上的水珠折射着阳光,像一颗颗小钻石,闪着耀眼的光;松鼠在树枝间跳跃,尾巴蓬松得像把小伞,看见人也不躲,只是停下来看一眼,然后又飞快地钻进了树丛,留下一串轻快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走到山脚下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回望南山,雾气早已散尽,漫山的秋景热烈而鲜活,蓝天白云下,柞树的红、桦树的黄、枫树的紫,交相辉映,像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圣泉溪在阳光下流淌,野生蘑菇在溪岸生长,采菇人的身影在林间穿梭,一切都那么真切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 这次雾中踏秋,不仅见识了雾中南山水墨画般的朦胧之美,更领略了雾散后蓝天白云下秋山的绚烂之姿。林都的秋,是多面的,它可以温柔如水,也可以热烈如火;可以朦胧似梦,也可以清晰如画。而南山公园,便是这多面秋景的最佳载体,它用自己的方式,向每一位踏秋的人诉说着秋的故事,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惬意,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馈赠。</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时候,手里攥着一片从山上摘的枫树叶,叶子的颜色从深紫到橘红,再到叶底的浅黄,层次分明。把它夹在书里,想把这南山的秋、这雾散前后的美好,都珍藏起来。我知道,当明年秋天再来临时,还会回到这里,再次踏上这条熟悉的山路,再次感受这雾散前后的南山之美,再次与这美好的自然相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