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教育家本该如此

紫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顾我们50 60后的人们,都是在毛主席语录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曾经都会背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再后来是新五篇即“老三篇”基础上增加《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和《反对自由主义》两篇,形成更完整的党内教育体系,我们每天的早自习上课前,先是全体朗读这些文章,然后熟悉到了人人都会背诵。这些思想、精神始终没有忘却,并在日后的工作中收到了非常受益的功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4年,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当时没有教具,墙上刷一层黄土做黑板,墨炭做粉笔,锅灰当墨汁;没有课本,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苏维埃文化委员会主席成仿吾亲自编写教材;没有老师,毛泽东、任弼时、董必武、朱德、邓颖超等担任教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马列主义思想,宣传革命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后来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9月28日-1970年9月2日)出生于乌克兰,距今其诞辰100多年。他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以“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闻名,代表作包括《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可惜他53岁英年早逝,但其教育思想让后人受益匪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毛主席的语录中有关教育方针……,也都有这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主张智育、德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现如今,倡导教师需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有三个:终身学习能力、作一个正确的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也都适合每个人的提升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从来不以学历论英雄,曾经因为自己是自学大专学历而自卑,但后来不再有这样的想法。他的经历告诉后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能坚持终身学习必然成才。经过克列明楚格师范学院师资培训班,通过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取得中学教师资格。‌‌17岁起从事教育工作,1948年起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直至逝世,历时22年。‌‌曾任区教育局长,后主动申请重返教学一线。‌‌曾获两枚列宁勋章、红星勋章及乌克兰功勋教师称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另外,还曾荣获多枚苏联奖章和一枚马卡连柯奖章。俄罗斯联邦及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苏联教育科学院和教育部多次派他出国访问、讲学,他先后去过古巴、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除去参加卫国战争,30多年从教经历,苏霍姆林斯基一心扑在教育上。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学校领导、教师的楷模,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把每一个学生视为“我的孩子”。他付出极大的精力,使帕夫雷什中学成为现今教育的实验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育家本该如此,人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心中有光,就有希望在前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史料源于网络鸣谢!</p><p class="ql-block">紫苏编辑撰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