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城:历史长卷中的漫步

清水无香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这座丝绸之路上沉睡千年的老城,被时光打磨出东城与西城两种韵致。</p><p class="ql-block"> 东城的汗巴扎像一本泛黄的民间手稿,巷弄里飘着馕坑的麦香,土墙上雕花木窗半掩着维吾尔族老人的琴声。民宿的葡萄架下,铜壶煮着砖茶、仿佛每一块砖石都记得阿凡提的笑话。</p><p class="ql-block"> 而西城是诗人笔下的插图——百年老茶馆的雕花廊柱缠着阳光,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穹顶把暮色染成金色。网红们追逐的转角,总有一扇蓝门,一盆三角梅,或是突然出现的馕坑,让镜头与烟火气撞个满怀。</p><p class="ql-block"> 东西城之间,只需踏过一条铺满夕阳的主街,便从市井的散文,走进了历史的抒情诗。</p> <p class="ql-block">东城区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 9月2日起,同学们陆续抵达喀什,入住古城东城区的民宿。民宿环境舒适,地理位置优越,为大家的聚会提供了便利。每晚,同学三五成群的漫步在古街上,沉浸式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古城处处是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无论是古朴的建筑,热闹的市集,还是夜晚的灯火,都让同学们陶醉其中,常常不知不觉就逛到凌晨,完全忘记了时间。这次聚会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也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喀什古城的特独魅力。</p> <p class="ql-block">  9月8日,同学们在古城西城区开启了充满活力的打卡之旅。这里的商业化氛围浓郁,遍布网红打卡点,为行程增添了不少趣味。大家首先在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前拍下合影,背景是宏伟的伊斯兰建筑和蓝天,定格了珍贵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随后,大家从清真寺左侧的塔哈巷游拍街——开始深入探索。巷子里店铺林立,手工艺品店、特色茶馆和当地小吃摊交织成热闹的市井画卷。同学们一路走走停停,在精心布置的网红墙、传统雕花门廊、色彩斑斓的挂毯前拍照留念。每个角落都充满异域风情,镜头下的笑容与古城背景相得益彰,记录下这段充满欢声笑语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千门万窗街——果然名不虚传,这里的每一扇门窗都独具匠心,有的雕刻着繁复的花纹,有的镶嵌着彩色的玻璃,还有的呈现出古朴的木纹质感。我们纷纷驻足拍照,记录下这些艺术的瞬间,整条街道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和快门的咔嚓声。</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一个蓝色基调的门前驻足,这扇门色彩斑斓,半圆顶嵌着“遇见喀什”,周围嵌满彩盘,金色把手配几何雕花,门顶还有彩色玻璃方块,充满喀什风情。</p> <p class="ql-block">  彩虹巷热闹非凡,游人排着长队等待打卡,五彩斑斓的墙面和装饰充满活力,我们在人群中留下欢乐的合影。转至布袋巷,这里氛围更显古朴,土黄色调的夯土墙与木质门窗相映成趣,我们在挂满布袋的巷子拍照留念,记录下喀什老城的独特韵味。两处对比鲜明,却都洋溢着浓郁的西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  布袋爷爷树是喀什古城的一棵标志性古树,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当地人视它为吉祥的象征,认为抚摸树干能带来好运。我们在布袋爷爷树前合影留念,希望好运带给我们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  向日葵巷果然名不虚传,整面墙挂满大大小小的葫芦,金黄的向日葵穿插其间,阳光洒下来,整个巷子都泛着温暖的光。我们一群人欢笑着合影,每个人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拍完合照后,大家又迫不及待的各自找角度,有的蹲、有的站,有的依着圆拱门,快门声此起彼伏,记录下这充满艺术感和欢乐的瞬间。巷子里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氛围,仿佛连空气都是甜的。</p> <p class="ql-block">  油画街、扫把巷、一米爱情巷和柱子巷等是充满文艺与浪漫气息的打卡地,我们在这里留下了欢声笑语和美好身影。色彩斑驳的油画、怀旧风情的小巷、甜蜜的爱情角落和古朴的建筑共同编织了这段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打卡点热闹非凡,游客们排着长队拍照留念,摊位前挤满了挑选馕的顾客,空气中飘着烤馕的香气,还有人迫不及待的品尝着各种口味的馕,场面温馨又充满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古城的每个角落都美如画卷,我们一路走一路拍,从雕梁画栋的老宅到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每一帧都真值得珍藏。直到行程催促,才依依不舍的收起相机,带着满屏的风景记忆奔赴下一站。</p> <p class="ql-block">  在西城区打卡一圈后,我们来到“百年老茶馆”,这里充满了古朴的氛围。赵丽萍和淑梅随着欢快的维吾尔族乐曲音乐,与当地少数民族朋友即兴共舞,茶馆里茶香与笑声交融。</p><p class="ql-block"> 接着来到“古丽的家”二楼,长桌上摆满金黄的馓子、精致糕点、干果和甜瓜、西瓜,盛装的维吾尔族姑娘端来热茶,大家边享用美食边欣赏传统歌舞。傍晚转场至“买买提大院”,在特色餐厅里边品尝地道菜肴,边观看热情洋溢的民族歌舞表演,结束这趟沉浸式的喀什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致谢词:</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喀什噶尔的苹果园见证了我们的欢笑,52年的时光在古城的风中轻轻回响。庆典虽已落幕,但同窗情谊如天山雪水般清澈绵长。</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组委会的王琦、赵淑梅、张斌、雷丽等同学,是你们的细致筹备让这场重逢温暖如初;也感恩疏勒县的杨青山、周宝、王凤华、杨培等当地同学,用热情为我们铺就了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 愿返程的伙伴一路平安,塔县之旅的同行者收获星辰与旷野。此别非终点,而是下一次相聚的序幕——我们永远年轻在1973、1975年的毕业照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