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lD18110462</p><p class="ql-block">文/如月</p><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心晴</p> <p class="ql-block">快乐屋秋天的第一次出行,竟然选择在了充满文艺清新味儿的昙华林旁。心晴姐说:带我们去武昌的老街,寻访百年老街的老房子,走走墙上画满涂鸦的巷子,还要找找好吃的老武汉美食。哇,想想都美!</p> <p class="ql-block">早起乘坐地铁7号螃蟹岬下车,拐进一巷子里,眼睛就被满树金黄里写着“武汉.秋”的打卡景观吸引了,忍不住大叫:好美,好美的秋景!心晴姐笑道:美的还在后面呢!</p> <p class="ql-block">的确,美丽的景色还在后面。听听这条街名“云架桥”,是不是就令人遐想无比,想要了解。</p><p class="ql-block">云架桥是武昌一条富有诗意和历史文化底蕴的老街 ,它依着武昌的老城墙延展,是武汉记忆的承载地之一。1937年,老舍先生来到武汉,曾在云架桥客居,他在《老舍自传》中赞美过云架桥,称其为武昌最清静的所在。云架桥也是湖北美术学院学生的涂鸦圣地,沿途有许多炫酷的涂鸦作品,为老街增添了艺术气息。我们在这条烟火与文艺的完美融合与碰撞的街巷子里尽情地拍摄。</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湖北美术学院门前让一位先生帮我们拍集体照,没想到他拍完后极力推荐我们进美院里游玩拍摄,并带我们进去,告诉我们民国时期别墅怎么走,真的是遇上热心大好人了。</p> <p class="ql-block">这栋白色的别墅叫朴园,是钱钟书父亲钱基博故居。钱基博过世后,这里曾作为学生、教工宿舍,后经修缮改造,成为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p><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艺术研究所时,晓莺姐惊喜地叫道:张肇铭是我姨父,没想到在这里能够看到《肇铭写意》,我们仔细地翻看肇铭写意里老先生的画,晓莺姐激动的给我们介绍她的姨父,我们也拿着《肇铭写意》拍照,分享晓莺姐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学学年轻人,赶赶时髦,路过茶颜悦色时,晓莺姐给我们每人派上一杯“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秋天的仪式感,从一杯热奶茶开始了,流行说法好像说:没有奶茶的秋天,是不完整的。</p> <p class="ql-block">粮道街的美食是出名的,寻着小红书的推荐,我们找到耿氏巷子里,武汉独此一家,四代传承的纯手工芝麻糊。</p><p class="ql-block">有着八卦图案鸳鸯芝麻糊端上来了,看着这么精致的小吃,我们真的不忍心动勺子吃它。芝麻香扑鼻,还是先饱口福吧!赞道:“细腻”,没想到第三代传承老板,一个地道的武汉老头说:不是细腻这叫“丝滑”,哈哈,网红的老板会说时髦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鼓架坡”这条街名也特别吧,鼓架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朱元璋率军征伐武昌,攻打蛇山久攻不下,便在此山坡架战鼓,组织敢死队猛攻,最终一举夺占蛇山,此地遂得名“鼓架坡”,这一名称也作为巷名流传下来。</p><p class="ql-block">而鼓架坡27号的“半园”,更是这条老街的标志性建筑。它是民国时期汉口厅最后一任厅长胡贽的旧宅,建造于1928年 。大门石匾上由原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亲笔题写的“半园”二字,虽已有些模糊,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据当地居民介绍,这所宅子的砖墙取自武昌城墙,历经风雨,见证了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这个有着红门的房子让我们好一阵找,不过还真的出片,不愧是网红认可的热门打卡点。</p><p class="ql-block">斑驳的石墙爬满时光的痕迹,青苔在石阶上悄悄蔓延,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那扇艳红的门,贴着喜庆的福字,在灰调的老巷里格外醒目,像是时光长河里一抹鲜活的印记。高大的石榴树伸出墙头,树上挂满红红石榴,将阳光剪碎,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只有老巷的宁静与烟火气,每一块砖石、每一片树叶,都在悄然记录着属于这里的悠悠岁月,仿佛时光在这里也放慢了脚步,让人忍不住想沉醉在这静谧的老巷风情里。</p> <p class="ql-block">走一趟老街,才算读懂了秋天的从容,不慌不忙,自有滋味。老街的秋,是藏在时光褶皱里的诗,脚步停在这里,心却还留在那片斑驳的光影里。</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秋婵</p><p class="ql-block">2025.7.17拍摄于武昌老街云架桥,粮道街、鼓架坡、棋盘街。</p><p class="ql-block">出镜:如月、心晴、QQ大姐、晓莺、方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