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昵称/梅子</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477185081</p><p class="ql-block"> 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 上两回我们已游览了环城公园的包公园、西山和银河景区。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琥珀潭和黑池坝景区。</p><p class="ql-block"> 在合肥市长江中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口的西北角,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琥珀潭。这里蓝天白云,绿树成荫。一潭湖水,碧波荡漾。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无数颗钻石在水面上跳动。秋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琥珀潭古老的故事。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让人叹为观止,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林间卵石小径漫步,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树林里不时的传来啾啾的鸣叫声。眼前是潺潺的流水,垂落于水面的柳枝。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般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 琥珀潭的一泓清绿,静谧在喧闹的城市里。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斑斓的色彩。摇曳潋滟,就像一块天上的极品琥珀不慎坠落凡间。一叶小舟静泊潭边,像是等待,又好似归来,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整体画面幽静,是景区特有的恬淡和悠然。</p> <p class="ql-block"> 在琥珀潭的西边是琥珀山庄,在九十年代可是合肥屈指可数的高档住宅。它的地型是南高北低,落差高达25米,当时没有平掉山丘部分,有没有填埋低洼地带。而是按自然的地貌特征去建琥珀山庄。借鉴了明清时期建筑和园林风格,小桥流水、人家及亭廊。被誉为全省第一个园林式住宅小区。曾荣获国家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综合“金牌奖”和全国建筑质量最高奖“鲁班奖”。是合肥住宅地标,被称为“合肥富人区”。</p> <p class="ql-block">“翡翠项链”中闪耀的琥珀流光,亭廊曲桥,点缀其间,四季皆成画卷。圆型水上舞台如碧玉镶嵌在潭中。夜幕降临,喷泉广场璀璨灯光与潭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走出琥珀潭,穿越淮河西路,映入眼帘的便是黑池坝景区。这里是西城墙外的千年护城河,历史上因水体深邃,被称为“蜃潭”。如今化作环城公园“翡翠项链”上最璀璨的明珠,湖心小岛与亭廊相映成趣,构架出层次丰富的江南意境,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黑池坝又名“蜃潭”。据有关记载“蜃潭”与“黑池坝”同时诞生之初,后者只是俗名。但在以后人们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黑池坝凭借着通俗易懂的特点,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逐步呈现出取代前者的趋势,以至影响到官方《合肥县傅郭城图》正式将其标注为“黑池坝”,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黑池坝的水。清代《县志》记载黑池坝因“水色黑,四时不竭”得名。于是乎民间有“深潭藏龙”之说法。人们将这一切异常归咎于水中有物所至。至于当年是否有人见到了“蜃”,史志未说,无人可证,不得而知。解放以后政府对黑池坝进行了彻底的根治。放干黑池坝里的水,采用石灰粘土掺和起来夯实河底,最终解决了水质问题。现在环城水系中黑池坝的水质最优。</p> <p class="ql-block"> 黑池坝的水蜿蜒灵动,连接着栈道与湖心亭廊,半边碧水,半边陆地。经常会有各种民间文艺团体来这里排练节目,凭借着湖水的氤氲的灵气,给艺术增添一份美感!</p> <p class="ql-block"> 具有徽派风格与西式钟楼建筑镶嵌的合肥图书馆,矗立在南淝河、黑池坝、杏花公园水面簇拥的三角地带。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地方,也是环城翡翠项链上的文化地标。它起源于1923年合肥县立中和图书馆。1958年正式建制。1977年由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2003年新馆落成迁入至今。2018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截至2023年底,馆藏图书247万余册,数字资源容量105TB。特色典藏包括地方文献、古籍,《四库全书》,《续四库全书》等,还收藏了大量社会名流的赠书。</p> <p class="ql-block"> 站在湖边,沐浴着阵阵秋风带来的凉爽,特别的惬意。在游览琥珀潭和黑池坝的过程中,既领略到自然美景的无穷魅力,也加深了对一座城市厚重历史文化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