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行(二十九)一一威海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等

雷胜平

<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19日上午,参观游览完刘公岛“定远舰”、“英国海军上将别墅旧址”,徒步前往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海军公所”、“龙王庙”、“丁汝昌寓所”等景点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北洋海军提督署),建在刘公岛向阳山坡上,正面是一道石阶,石阶顶上是一座石坊,坊额“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是威海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专门保护管理机构。</p> <p class="ql-block">  北洋海军提督署,亦称水师提督衙门,在刘公岛中部偏西,依山临海,坐北朝南,建筑为清式单层举架,砖木结构,沿中轴线建厅堂三进,周筑围墙,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九年(1883年)创办北洋海军,辟大连湾、旅顺口、威海卫、胶州湾为屯泊口岸。</p> <p class="ql-block">  其后,“设提督一员统领全军操防事宜,归北洋大臣节制调遣,设威海行营以为提督办公之所”(见光绪《文登县志.关隘》)。</p> <p class="ql-block">  这座提督署即威海行营,兴建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傍海修筑,高距危岩,下临无地,飞甍广厦,轮奂美焉”。</p> <p class="ql-block">  甲午战后,海军公所被日军占据达三年之久,英租威海卫及续租刘公岛期间,海军公所成为“英国皇家海军俱乐部”,供远东舰队军士以下水兵饮酒娛乐场所,也叫做“皇家海军酒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8年日本占领刘公岛后,海军公所成为“伪海军基地司令部”。</p> <p class="ql-block">  大门居中,额题“海军公所”,李鸿章手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侧门柱楹联:“万里天风永靖鲸鲵波浪,三山海日照来龙湖云雷。”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件李鸿章为北洋海军题写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  石阶旁边摆着一门残破的大铁炮,该炮是日岛炮台200毫米口径地阱炮,仿英国阿姆斯特朗式,上海江南制造局设计制造。</p> <p class="ql-block">  日岛位于刘公岛与威海城之间,日岛炮台配备2门该式火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甲午战争威海卫战役,萨镇冰率水兵防守日岛炮台,击中日舰多艘,该炮台被日军占领的威海南岸炮台火炮所击伤。</p> <p class="ql-block">  甲午战争后,北洋海军重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萨镇冰任北洋海军统领。</p> <p class="ql-block">  门前构筑左右角楼和东西辕门,为大典会操、鸣金奏乐场所。</p> <p class="ql-block">  走进“海军公所”大门,里面是个四合院,院内厅堂均以正厅为中心,两侧为配房和厢房,共68间。</p> <p class="ql-block">  正厅自南向北分别为“礼仪厅”、“提督厅”和“祭祀厅”,配房和厢房分别为总兵、副将、洋员教习办公室及提调室、文武值班室等,正房与厢房之前,皆出檐构成前廊,三进之间,又分别在正厅东西两侧以南北走廊相贯通。</p> <p class="ql-block">  “馆藏文物展”:该展收藏了打捞出水的北洋海军“济远”舰文物132套,共300余件,同时展出的还有在烟台、威海出水的与甲午战争相关的金属文物若干件。</p> <p class="ql-block">  “济远舰打捞物品展”:济远舰,是北洋水师在1883年向德国订购的一艘巡洋舰,排水量2,355吨,航速达15节,管带为方伯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日本不宣而战的丰岛海战中,济远舰上大副等中弹身亡。在黄海海战中济远舰首先脱离返回旅顺,事后军机处以管带方伯谦临阵退缩,将其阵前正法,斩首于旅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济远舰在北洋水师投降后被日军接收,编入日军,于1904年日俄战争时在旅顺对开海域触雷沉没。</p> <p class="ql-block">  “济远舰主炮”属于德国克虏伯1880年式210毫米口径后膛炮, 1986年在旅顺口外海打捞出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德国克虏伯1880年式大口径舰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德国克虏伯公司听说这两门主炮被打捞出来后,想每门3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来,被我们拒绝了。</p> <p class="ql-block">  龙王庙,位于北洋海军提督署西侧约100米,是岛内百姓和南来北往商人十分尊崇的一座神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88年,北洋海军在刘公岛成军后,海军提督丁汝昌及陆军将领戴宗骞、张文宣等捐资,重修了龙王庙。</p> <p class="ql-block">  东厢房内的“柔远安迩”和“治军爱民”两块石碑,是刘公岛绅商为海军提督丁汝昌及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树立的德政碑,立于光绪十六年,即1890年夏天。</p> <p class="ql-block">  丁汝昌纪念馆是在丁汝昌寓所的基础上辟建而成的,馆名由张爱萍将军题写。</p> <p class="ql-block">  丁汝昌寓所是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官宅。现在,在馆前花园处,矗立着一尊高385厘米的丁汝昌铜像。</p> <p class="ql-block">  按照《北洋海军章程》,除提督外,其他军官终年住船,岸上不建衙,不设公馆。</p> <p class="ql-block">  寓所建于1888年,包括前花园、寓所和后花园三部分。</p> <p class="ql-block">  甲午战败,日军占领刘公岛,寓所陈设被洗劫一空;英租威海卫及刘公岛时期,寓所被辟为英军将校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  英利洋行旧址,位于威海旅游码头东侧约2.1海里的刘公岛景区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利洋行由香港英利有限公司于1882年创立,早期在威海卫负责英国陆海军食品供应,包括从芝罘、天津等地采购食材并制作军用面包。</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以上景点,13:30乘船离开刘公岛,下船后乘K8路公交车前往威海“幸福门广场”、威海公园“大相框”等景点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