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喜迎国庆】哈尔滨:百年老桥装扮“中国红” 用国旗祝福祖国七十六周年。</p> <p class="ql-block">我走在百年松花江桥的中央,天光如洗,蓝得没有一丝褶皱。脚下的钢铁在风里低语,像大地的筋骨,撑起这座城市的呼吸。红旗连成海,翻卷如潮,不靠呐喊,却比任何声音都响亮。整座城市仿佛在吐纳,吐出的是赤诚,纳进的是光。有人举起手机,有人静静穿行,这一刻的庄严,不是铜管齐鸣的喧响,而是阳光落在钢梁上那一瞬的温热,是行人抬头望旗时,嘴角悄然扬起的弧度——那是属于国庆的、无声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桥的钢骨伸向天空,像未完成的素描,却被节日的红意填满了空白。五星红旗高悬,随风轻扬,像画布上最浓烈的一笔,蓝天为底,风为笔,绘出山河的壮丽。孩子牵着红气球,老人缓步踱过,无人高声,也无人匆忙。脸上的安宁,便是节日最真的注脚。这桥,不只是通途,更是城市在双节前夕,悄然舒展的一口气,吐纳着喜悦与期盼。</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三字高悬头顶,其下是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红得炽热,红得滚烫,像一簇火种落入心房。白云悠悠,拱桥倒影在水中若隐若现,仿佛从江心浮起的一场梦。我站在这里,忽然懂得——这不只是桥的入口,更是步入节日时光的门扉。门后是万家灯火,是欢声笑语,是江风里飘来的、团圆的香气。我停下脚步,任风拂面,仿佛听见整座城市在轻声说:快国庆节了。</p> <p class="ql-block">桥上多了几十盏红灯笼,圆润饱满,黄星点缀其上,与国旗遥相辉映。阳光穿过云层倾泻而下,灯笼仿佛被悄然点亮,整座桥染上一层喜庆的暖意。钢铁依旧冷峻,棱角分明,可有了这抹抹中国红,它不再只是百年冰冷的骨架,倒像一位披上节日盛装的巨人,静静守护着江水,也守护着人们的笑语喧哗。我伸手轻触桥栏,金属的凉意与心中的暖意交织,竟分不清哪一种更真实。</p> <p class="ql-block">从桥内仰望,灯笼悬于桁架之间,宛如一串串熟透的果实,红得饱满而深情。蓝天从金属缝隙间漏下,白云缓缓游移,连时间也放慢了脚步。黄星在灯笼上泛着微光,不张扬,却令人过目难忘。这哪里只是一座桥?分明是城市在节日里写下的情书,藏在钢铁深处,等你路过时,轻轻读出那一句“我爱你,中国”。我忽然想,或许每座桥都有心跳,而今天,它正随着红旗的飘动,与我们同频共振。</p> <p class="ql-block">从桥下仰望,整座桥宛如一座红色的宫殿,横跨江面,雄伟而温柔。国旗与灯笼在阳光下鲜明如画,金属骨架在光影中泛着冷光,却掩不住满桥的热烈与欢腾。几朵白云浮于天际,江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心头那团暖火。原来节日不必人山人海,一面旗、一盏灯、一道阳光,就足以让整座城,暖意融融。我站在桥影里,抬头望着那片红,忽然觉得,家,也不过是这样一抹颜色。</p> <p class="ql-block">另一侧桥是通往远处铁路列车桥,这会没有列车通过安静许多,风在桥间穿梭低语。红灯笼与旗帜依旧高挂,顶端多了一排小红旗,如节日的流苏,随风轻曳。阳光斜照,金属梁上影子拉长,这里没有喧嚣,却有一种难得的安宁——像是节日里一次深沉的呼吸,让人静静凝望江水,聆听风声,也回望这一年走过的路,在红旗飘扬中,重拾前行的勇气。我放慢脚步,仿佛怕惊扰这份静谧,却又舍不得离开。</p> <p class="ql-block">桥上人渐渐多了起来,背包的年轻人,戴口罩的老人,牵手的情侣,步履匆匆的归人,来来往往。国旗与灯笼在头顶飘扬,江面波光粼粼,闪着碎银般的光。有人自拍留影,有人指着对岸笑出声。这桥,不只是路,更是节日里人们心情的出口——喜庆不是刻意装点,而是走着走着,忽然发现,原来生活,也可以如此明亮而温暖。我混在人群中,脚步不自觉地轻快起来,像被某种看不见的节奏牵引着。</p> <p class="ql-block">再次穿过桥的内部,阳光从云缝中洒落,照亮了灯笼与国旗,也照亮了前行的路。金属桁架泛着冷光,可那一抹抹中国红,却将温度悄然带入。监控设备依旧在角落守望,如沉默的守护者。我忽然觉得,现代城市的节日,就该是这样——有科技的理性,也有人情的温度;有秩序的严谨,也有欢庆的自由。红旗飘扬处,便是心安之所。我抬头望了望那面最高处的旗,它正迎风招展,像在回应某种无声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桥的尽头,江面豁然开阔,河水静静流淌,不疾不徐。远处是城市的天际线,高楼在阳光下闪烁微光。一个背影独自走来,背包,影子被拉得很长。他不回头,也不停步,像奔赴一场心照不宣的约定。这桥,连接的不只是两岸土地,更是无数个回家的路,和那些藏在心底的团聚之梦。我站在桥尾,望着那背影渐行渐近,忽然觉得,国庆的喜悦,原来就藏在这样平凡的相遇里。</p> <p class="ql-block">左边是百年中东老式铁路桁架桥,沉稳厚重;右边是流畅的拱桥,轻盈如虹,像过去与现在的深情对话。红旗在钢梁间猎猎飘扬,蓝天白云下,两桥并肩而立,一个承载记忆,一个通往未来。江水平静,倒映着桥影,仿佛时间也在此刻驻足。双节的氛围,就藏在这新旧交织的风景里——不忘来路,亦不惧远方。我站在桥中央,仿佛一脚踏在历史,一脚迈向明天。</p> <p class="ql-block">金属桁架再次映入眼帘,国旗与灯笼依旧高挂,背景是辽远的蓝天白云,远处拱桥静静伫立,如温柔的守望者。画面对称如明信片,但我知道,这不只是风景,更是城市在节日里最真诚的表达——用最坚固的结构,托起最柔软的祝福,用一面面红旗,诉说对祖国最深的热爱。我举起手机,却迟迟没有按下快门,因为有些画面,注定只能留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现代化的铁路拱桥横跨江面,红灯笼点缀其间,如节日的耳坠。白天鹅雕塑优雅伸颈,红花环绕,行人驻足凝望。蓝天、城市、雕塑、灯笼,一切和谐如诗。这里没有喧嚣,却有一种更深的喜悦——那是节日里,人们对美的共同凝望,对和平与繁荣的无声礼赞。我走近雕塑,看见一只真天鹅在远处水面滑行,与雕塑遥相呼应,仿佛现实与理想,在这一刻悄然重合。</p> <p class="ql-block">拱桥在远处静静伫立,红灯笼一盏接一盏,与城市景观相映成趣。前景大树枝叶繁茂,遮住一角天空,却遮不住桥的壮美。江水平静,倒映桥影与小船,宛如一幅被轻轻掀开的水墨长卷。节日的热闹之外,这里还藏着一份宁静——那是松花江在双节时,悄悄送给每个人的片刻安宁,与一份深沉的家国情怀。我坐在岸边长椅上,任风拂过发梢,心却异常安定。</p> <p class="ql-block">拱桥上列车来往,树木与路灯整齐排列,河岸边有人散步,有人静立凝望。天空晴朗,白云悠然飘过。这桥,不只是通道,更像是生活的舞台——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节奏,而节日,就是让这些节奏悄然合上了同一段旋律,在红旗飘扬中,共鸣出对祖国的祝福。我走过桥面,听见远处传来孩子的笑声,像风铃,清脆地挂在秋日的阳光里。</p> <p class="ql-block">国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行人穿行其间,身影匆匆。蓝天高远,城市轮廓若隐若现。这桥,像一条红色的脉搏,跳动在松花江的胸膛上,把节日的血液,输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滨州铁路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哈尔滨人亲切地称呼为“老江桥”的松花江滨洲铁路桥,它自1901年落成至今,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犹如一位耄耋老人,静静的伫立在松花江上,见证着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2014年,它卸下了自己的使命,在它的旁边,又修建了一座大桥,随着哈齐客运专线铁路松花江特大桥的竣工,火车不再从老江桥上经过,它成为了哈尔滨市民又一个休闲的好去处,“中东铁路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