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帮助孩子学会控情绪,保护自己</p><p class="ql-block">保护幼儿心智核心能力的发展,不仅要让幼儿远离辱骂、肢体暴力或心理暴力的环境,还需要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坏情绪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压力,给予孩子恰当的指导。我们看到,孩子第一需要的是我们的温暖陪伴,温暖的陪伴可以促进催产素分泌,快速降低应激激素的浓度。我们用这种方式第一时间保护孩子的心智。然后我们教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进一步平缓孩子的自我保护。随后,我们还需教孩子分析整件事,教他如何冷静应对,找到解决办法,促进孩子额叶前部皮层脑神经的发育,增强执行能力。脑前额叶得到充分发育,孩子才能从容应对压力,控制强烈情绪。</p><p class="ql-block">对大人来说,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和信任。要知道,这样的事件是评判孩子脑前额叶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面对冲突时,孩子越懂得表达自己感受、控制情绪、提出解决方案,说明他的执行力发育越成熟;相反,孩子自我控制力越差。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应对,不会理解他人感受,不懂得表达想法,就说明他的执行力发育仍需要大人的帮助。对教师来说,课间户外活动的操场就像是观察室,也是训练孩子各种执行力的绝佳机会。</p><p class="ql-block">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p><p class="ql-block">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不仅可以控制情绪,还能培养重要的心理能力—共情。同理心来自对自我和自身情绪的理解,可以辨别自身的感受,才更懂得体会别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的前提,是学会理解和接受自身的情绪状态。</p><p class="ql-block">回归自我</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三岁之前在成年人非强制、互相尊重的指导下发展执行力,那么到了三岁,他通常都能拥有良好的执行力,比其他孩子更懂得如何控制自己。</p><p class="ql-block">随着孩子学着凡事自己动手,体会到自信的快乐,他们的行为和性格也会慢慢“回归正常”。缺乏自信、易怒、无条理的性格其实是孩子心理状态的表象,说明执行力发育不良。</p><p class="ql-block">所以,重要的是,那些三岁之前没有机会充分发展心智核心能力的孩子,能在三岁至六岁这段时间,借助一个良好的环境,得到鼓励,得以自己动手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激发热情和自己行动的动力。这也是我们说的幼儿园最重要的责任之一。为孩子提供有条理有逻辑、激发动力的活动,帮助孩子发展活动心智,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指出:要培养良好的行动力,需要大人的用心陪伴和个性化指导。同时,成长环境要能给予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让孩子自己主导活动,而大人逐渐隐退。大人应有预见性地有效指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使孩子能够时刻得到关注,大人尽量“有求必应”但又不至于因为无法脱身而备受压力,使孩子的各种能力得以获得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秘诀就是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