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月,夏秋交替的凉意渐浓,新学期的号角也已吹响。随着环境温度变化与孩子们集体生活的开启,儿科门诊的就诊高峰如期而至。今天就为家长们梳理本月儿科门诊的主要病症,附上实用应对与鉴别要点。</p><p class="ql-block"> 一、发热:病毒是“主力”,用药莫盲目</p><p class="ql-block"> 本月发热患儿较八月明显增多,病毒感染是首要病因,常见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病毒、肠道病毒、人偏肺病毒等,肺炎支原体感染仅偶有出现。需特别提醒的是,目前北方尚未进入流感流行季,家长切勿一见孩子高热就滥用奥司他韦等抗流感药物,更不应随意将抗生素与奥司他韦联用。</p><p class="ql-block"> 门诊中曾遇到高热40℃的孩子,未经明确病因就静点头孢曲松3天,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当前儿童发热咳嗽多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建议孩子发热时先观察精神状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用药。</p><p class="ql-block"> 二、腹泻:秋季高发,补液是关键</p><p class="ql-block"> 进入九月,腹泻患儿数量显著上升,病毒感染仍是主导因素,其中轮状病毒最为常见,细菌性感染仅占少数,且多伴随发热与脓血便症状。</p><p class="ql-block"> 对于病毒感染引发的腹泻,治疗核心在于预防和纠正脱水,而非急于使用止泻药。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服用口服补液盐,同时注意饮食清淡、补充水分,做好肛周皮肤护理。随着秋季深入,腹泻进入高发期,提前掌握补液等基础护理知识能帮孩子更快恢复。</p><p class="ql-block"> 三、呕吐伴发热:诺如病毒高发,警惕与流感区分</p><p class="ql-block"> 本月呕吐伴发热的患儿明显增多,诺如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该病毒在初秋进入高发季。但需注意,北方即将迎来流感流行季,部分流感患儿也会以呕吐、高热为起病表现,两者需做好鉴别。</p><p class="ql-block"> 简单来说,流感患儿多伴随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而诺如病毒感染几乎无咳嗽表现;不过最终明确病因仍需依靠病原学检查。若孩子出现呕吐发热,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同时做好居家消毒,避免病毒传播。</p><p class="ql-block"> 四、慢性咳嗽:警惕过敏性鼻炎“作祟”</p><p class="ql-block"> 入秋后,北方过敏性鼻炎进入高发期,蒿草是主要致敏原,随之而来的是慢性咳嗽患儿的增多。这类咳嗽多与过敏性鼻炎引发的“鼻涕倒流”有关,孩子常表现为晨起咳嗽明显、伴有痰液,易被误判为支气管炎。</p><p class="ql-block"> 建议过敏体质孩子秋季外出时避开蒿草丛生区域,每日用海盐水冲洗鼻腔,鼻炎发作及时用药。若孩子出现反复咳嗽,尤其是晨起加重且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需考虑鼻炎关联因素,对症治疗才能有效缓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九月儿科疾病多与季节交替、病毒活跃及过敏因素相关。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只需做好日常防护、密切观察孩子症状,出现不适及时就医、科学护理,就能帮孩子平稳度过这个特殊时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健康之友王宝医生让身边的人更健康</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