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遂宁六:皇家禅院广德寺

丘陵

<p class="ql-block">遂宁船山区涪江边的广德寺与灵泉寺隔江相望。广德寺距城区约2km,背靠卧龙山,从山麓逐级升高直到山顶。是国家文保单位和4A景区。寺前巨大广场中轴线上有11幅莲花图案,代表自唐以来受到皇帝11次敕名嘉奖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心的这方御制大印,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赐给广德寺的,按原印放大26900倍的样子。印刻“敕赐广利禅寺观音宝珠印”(那时广德寺叫广利寺),这标明广德寺是皇家认定的观音道场。</p> <p class="ql-block">前面接连的两座牌坊,都为帝王敕赐寺名而建。广德寺始建于唐开元年(713)前,原名石佛寺,唐大历二年(767)改为保唐寺,大历十三年敕名禅林寺,开始成为皇家禅林。唐建中初年(780)敕名善济寺,唐天复三年(903)敕名再兴禅林寺。北宋大中四年(1011)敕名广利禅寺,明正德年间(1506~1521)敕名广德寺。</p> <p class="ql-block">下图右侧是西门牌坊。山坡上古柏参天,两丛三角梅沿古柏上攀,古柏有不堪重负之势,只得靠钢管支撑。树下草木修剪整齐,给人以古寺新风之感,不愧4A景区名号。</p> <p class="ql-block">寺外放生池上的人行小桥“圆觉桥”。因南宋孝宗乾道9年(1173)追谥克幽禅师为“圆觉慧应慈感大师”,所以此桥以“圆觉”名,以纪念广德寺开山祖师克幽禅师。</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广德寺山门,山门由哼哈二将把守。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这山门两重檐下分别挂广利禅寺和广德禅寺匾,可能是为加深广场中心观音印上的广利就是广德的印象。从山门起顺山势向上由南向北中轴线上共有七重殿宇,东西两侧配殿又自成院落。</p> <p class="ql-block">进山门前方石梯上高耸金字圣旨牌坊,牌坊横额“敕赐禅林”四字为颜真卿书。牌坊始建于宋,经明代改建。寺庙建圣旨牌坊这是全国唯一一座。因广德寺开山祖师克幽是李唐皇室嫡亲,钦差到来都要入寺宣读圣旨,寺内僧人就在寺内迎接,不象其他寺庙要到十里之外接旨。可见广德寺地位的崇高。圣旨牌坊后面,赵朴初题写“西来第一禅林”的是天王殿。天王殿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中间是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所以又叫弥勒殿或兜率天。</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后的大雄宝殿建于明洪武(1368-1399)年间。1976年受松潘地震影响右侧地基下陷成危房,1991年大修,2008年汶川地震屋顶轻微受损,都修旧如旧。大殿高14.6m,长24.4m,宽20.8m,双檐歇山式坡顶。殿前8根石质金色滚龙抱红柱是大修时成都文殊院捐献的。</p> <p class="ql-block">殿前焚香大鼎,据寺庙《器物谱》载,“自有此寺,即有此鼎”“乃汉晋以来物也”。可惜与大钟一起毁于大炼钢铁的1958年,现在用的是1991年按原样复制的,权作当年的镇寺之宝吧。</p> <p class="ql-block">殿后石壁上80幅浮雕分列东西两旁,刻画释迦牟尼的生凭事迹。每幅画下有四字简介,但我这门外汉虽认得那几个字,对画面故事却茫然无知,惭愧。</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西侧的克幽禅师灵塔——善济塔。初建于唐贞元三年(787),为木质。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重建为七层砖石塔,高22m。克幽禅师生于唐开元15年(728)俗名李文通,其父在四川为官,幼年住长江县城(今大英县长江坝),苦读经史。因体弱多病,长大决意出家,25岁到成都净居寺投无相大师门下,改名无住,被派到彭县白鹿山静修。无住面壁十年终成高僧。唐肃宗晚年听说无住学识广博、道行高深,遣使迎入宫中受供。唐广德二年(764)在禁宫讲《仁王般若经》,永泰元年(765)辞京回白鹿山,代宗亲送至京城光顺门。大历二年(767)川东节度使请无住主持石佛寺。大历九年(774)又奉召入京,与道士史华论义,华理屈。他更受尊崇,回川赏赐极隆。大历十三年(778)敕赐寺名“禅林寺”,赐无住紫衣及“克幽禅师”法号。贞元三年(787)9月11日,克幽升坐殿堂,无疾圆寂。</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后的玉佛殿,建于明洪武至宣德年间,2013年进行了建成以来最大规模修缮。供的佛像用缅甸玉精雕细琢而成,中间释迦牟尼高3.06m,左右的文殊、普贤高2.6m。背后还有999尊药师佛像。</p> <p class="ql-block">广德寺最高一级为佛顶阁,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供释迦法身像毗卢遮那佛,本是毗卢殿,因房正中有层小楼,所以称佛顶阁。</p> <p class="ql-block">佛顶阁下法堂两侧都是许愿墙,信众把自己在某殿堂许愿后买(请)的红包或布条,挂在这里,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来许愿。那高墙上的红包布条,许愿者是怎样挂上去的呢?是挂得越高,或花钱越多就越灵验吗?我老家有个歇后语: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我想,菩萨都自身难保,哪还管得到你哟!</p> <p class="ql-block">在最高一重殿宇法堂左侧配殿为御(玉)印堂,就是陈列御印等镇寺之宝的地方。我们在玉佛殿问过一位在那服务的居士,御印等放在什么地方?她给我们讲了几件宝物后显得神秘兮兮地说,都是方丈亲自保管,一般人都看不到。其实御印堂是开放的,只是要另外买票而已。御印堂是个很小的四合院,天井里的黄角兰、睡莲开得正盛,馥郁之香沁人心脾。几件宝物都放在正殿玉佛堂里,其中玉佛用不丹白玉精制而成,为光绪32年(1906)独步缅甸印度等国的清福大和尚请回的。</p> <p class="ql-block">玉佛左前方,放在玻璃盒里莲台上的御印,用上等和田玉制成,全称为“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印纽为狮。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1)所赐,它是广德寺成为皇家认可的观音道场的明证。</p> <p class="ql-block">玉佛右前方是汉白玉制成的广德寺印。明武宗正德七年(1513)为管理西南广大地区佛教各派寺庙,用中文、缅甸文、僧加罗文和巴利文的拉丁字母四种文字刻成“敕赐广德禅寺”印。广德寺亦由此赐名。它也再次证明广德寺是皇家禅林,并有外交权,具无上地位。</p> <p class="ql-block">广德寺配殿中的观音殿,建于明洪武至宣德年间,据说观音是以克幽禅师为模特塑造的,民间传说克幽是活观音,男观音。现在殿内观音像是1986年重塑的。我在网上看过一篇写于1966年前的广德寺游记,说1949年后广德寺成为区公所和一些事业单位住地,寺内佛像荡然无存。看来广德寺真是改革开放后,重修庙宇再塑金身。</p> <p class="ql-block">大悲殿供奉的是用乌木雕刻的千手千眼观音。说千手千眼有大悲力和大智慧帮助和关爱天下苍生。这殿原来是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千佛楼。此外配殿还有地藏殿、七佛殿、狮吼雷音、送子殿等等。</p> <p class="ql-block">但没看到三圣殿。寺外广场介绍的镇寺六宝中,我们看到了五宝:圣旨坊、善济塔、玉佛和两方御赐印。唯独没到三圣殿,没看成“九龙碑”。看寺庙介绍的九龙碑图片,碑名是《敕赐遂州广利禅寺善济塔记》,碑名两侧各刻有一条龙。碑文记叙了唐宋六个皇帝七次敕赐的时间和内容。哪来的“九龙”呢?没看到实物本就遗憾,文物名称又带来疑问,心里实在不爽。望有识之士帮我驱散心里这一疑云,谢谢!</p> <p class="ql-block">广德寺作为景区的核心,除有辉煌的宋、明、清古建筑和仿古建筑外,园林建设也可圈可点。如在大雄宝殿后玉佛殿前,配置的莲花小景,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这是圣旨坊后的白玉兰树,它的青绿与金色琉璃瓦形成鲜明对比,加上长达半年左右散发醉人的芳香,让游人感受强烈的视觉和嗅觉刺激,定会对圣旨坊和碑亭留下难忘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配殿的飞檐翘角,成了这支松鼠来往配殿与巨大黄葛树之间的“天桥”。这松鼠给肃穆而优良环境的景区平添了几分谐趣。</p> <p class="ql-block">游完广德寺,遂宁船山区的主要景点算打了个卡,下面要去文物大县蓬溪看看,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