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书

庄小街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本故事纯属虚构</p> <p class="ql-block">这天下午,三十一岁的桂宝林正在自己书房里的笔记本电脑上码字写作,只见他手指灵活地跳跃着,键盘打得“啪啪”作响,显得那么专心致志,心无旁骛。</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已经出版了《又是丹桂飘香时》、《魂断野狼谷》和《初恋的记忆》三本书七十五万字了。第三本书《初恋的记忆》出版有三个月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桂宝林一看是省作协曾主席从省城打来的,曾主席兴奋地告诉了他几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宝林啊,你的新书销售量截止今天达到了五百万册,成为年度畅销书籍。还有一个更劲爆的消息告诉你,《初恋的记忆》这本书被中央文化部确定于二0二0年中国优秀出版物,你可为我省争了光。”</p><p class="ql-block">桂宝林一听显得非常激动,浑身热血沸腾难以自已,声音都变调了:“谢谢曾主席告诉我这么好的消息,多年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谢谢!”</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心里五味陈杂百感交集,终于等到这一天,太不容易了,自己为这一天的到来可以说历尽了艰辛和困苦,在一段几乎见不到光明的隧道里苦苦跋涉了十多年,要不是他以坚强的意志坚持下来,几次都差点半途而废了。想到这里,桂宝林禁不住轻轻地抽泣起来,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这是成功喜悦的泪水,他要把这些年压抑的情绪一股脑儿释放出来。</p><p class="ql-block">桂宝林今年三十一岁,未婚,十几年前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回到自己的老家一个不太富裕的村庄种地,也没有外出打工。</p><p class="ql-block">桂宝林从小就酷爱文学,特别喜欢看书,上学时作文就表现出色,写出来的作文总会被老师在课堂上作为范文宣读,因此很偏科,语文成绩很好,数理化却很不理想,所以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p><p class="ql-block">桂宝林不甘心在农村过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平庸生活,他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希望自己可以在文学创作方面闯出一条路来,成为刘绍棠那样一个有地方特色的乡土作家。</p><p class="ql-block">从此,桂宝林省吃俭用把不多的零用钱全都用来买书,才几年下来,简陋的书房里满满当当塞满了书,中国现代名著古典名著和世界名著一应俱全。还在县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看书写作上。人家在看电视时,他在如饥似渴地看书,人家在打麻将时,他在写作。平时去镇上赶集,别人在大街上逛街购物,他就一头扎在图书馆里,在知识的海洋里贪婪地充电吸取养分,一呆就是一整天,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有时候饭都忘了吃,在村里那些后生之中,成了一个很另类的人。</p><p class="ql-block">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村里有个书呆子,见到他都会指指点点。</p><p class="ql-block">几年过去了,村里有些年轻人通过打工赚钱都表现得不错,有的在村里建了楼房,有的在城里买了房子,纷纷结婚成家生子了,只有桂宝林的情况没有多大的改变。</p><p class="ql-block">父母就挺不住气了,儿子这样下去能有什么前途呢,有一次他们把儿子桂宝林叫到跟前,</p><p class="ql-block">父亲很担忧地对他说:“宝林啊,你看别人的日子过得那么红红火火的,你就不眼红吗。家里的房子需要翻盖了。还有,你也要赚钱结婚成家啊,你看我们也没有什么积蓄传给你,就要你自己去奋斗了。”</p><p class="ql-block">母亲也看不下去劝他说:“是啊,你也不要呆在家里务农了,这样没有什么出息,整天混在书堆里看书写东西能顶吃还是能顶喝,那些都是不实在的东西。还是和别人一样出去打工吧,听说一年可以赚到好几万呢,干上几年就可以买房子成家了,你这样混日子前景堪忧啊。”</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听父母怎么一说,心里也有点乱了,竟然无言以对。</p><p class="ql-block">桂宝林想来想去,还是放不下文学创作,经过几天几夜的思想斗争之后,觉得不能半途而废,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具备了实力的,是自己的强项,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p> <p class="ql-block">桂宝林在创作方面以短篇小说为主,灵感来自现实生活,例如,他看到村里有很多二婚女人再婚的现象,经过一番深入的了解之后,写出了一篇短篇小说《二婚女人》;面对农村酒宴送礼不良现象,他写出了一片纪实题材的小说《被烧毁的账册》;还有,对于那些社会上的大龄剩女现象,他花了十几天的时间采访了解,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篇《大龄剩女》,写得细腻详实,看过的人都纷纷点赞。他们都一致认为,桂宝林写出来的小说贴近生活情节丰满而接地气。</p><p class="ql-block">面对自己当前的困境,桂宝林决定边创作边向刊物投稿,希望可以得到稿费改变家庭经济现状,于是在电子邮箱里向国内几家刊物投送了几篇稿子后,眼巴巴地等着结果,他是多么希望能够得到刊用通知获得稿酬啊。</p><p class="ql-block">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一直没有得到回音,三个月之后就知道没戏了。</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决定把自己最满意的几篇稿子投出去,他就有点不信邪了。</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几次做梦梦见自己的稿子被刊用了,并得到了一笔笔不菲的稿酬,几乎在梦里都要笑出声来。</p><p class="ql-block">然而,命运就像是和他作对似的,投出去的稿件就像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桂宝林望穿秋水得不到回音。</p><p class="ql-block">桂宝林自信就有点受打击了,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子。</p><p class="ql-block">桂宝林一直是打算事业有成后再成家的,他已经二十七岁了,眼看和他同龄的人都结婚生子孩子都快上小学了。父母经常催促他赶快成个家,桂宝林在文学创作上没有任何成就,对成家一直没有什么兴趣。</p><p class="ql-block">村里人都知道桂宝林一心想在文学创作上闯出来,他们都觉得这件事情悬得很,背后就会发表议论。</p><p class="ql-block">“那个桂宝林后生一心想在写作方面做出成就,好像有点异想天开。”</p><p class="ql-block">“是啊,写了这么多年,一点门道都没有,我看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p><p class="ql-block">“醒醒吧,这样不切实际的话肯定会撞南墙的。”</p><p class="ql-block">人们对他文学创作的事情普遍地不看好。</p><p class="ql-block">村里有一个从事家禽养殖的人叫桂阳才,和桂宝林的父亲差不多年龄,他在村前大山里的一口水库里从事养鸭已经有好几年了,收入还不错每年都可以赚到三十多万元,桂阳才也有个儿子已经结婚有了孩子,儿子跟着桂阳才一起养鸭。在村里算是富裕户村,城里都买了几十万的房子。</p><p class="ql-block">这个桂阳才和桂宝林还带点亲戚关系,平时两家也素有往来,但是, 他们家庭条件就相差甚远了,一个是富裕户,一个是比较贫困的家庭。</p><p class="ql-block">桂阳才有一次和桂宝林的父亲在一起聊天,就聊到了桂宝林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桂阳才对桂宝林的父亲说:“哥呀,现在大家都在往好日子奔,简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们家情况好像不尽人意啊。”</p><p class="ql-block">桂宝林的父亲有点情绪低落:“是啊,我也一直在想要改变家庭经济状况,但是毕竟年纪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啊。”</p><p class="ql-block">“我知道你年龄大了能力有限,我说的是你儿子宝林啊,现在年轻人都在努力赚钱,他的表现就有点差强人意了,甚至有点庸庸碌碌的,这事你得管教一下。”</p><p class="ql-block">桂宝林的父亲有点恨铁不成钢:“我也不知道他中了什么邪了,这几年也不外出打工,也不想其他办法做生意赚钱,老是一门心思地放到什么文学上去了,说是要在写作上闯出一条路来。”</p><p class="ql-block">桂阳才一听连连摇头:“不可啊,不可,孩子有时候会头脑发热犯糊涂,但是大方向你们要把握着点不要让他胡来,那都是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东西,不要在这方面做无用功了,赶快让他找些正事干吧,否则会毁了自己的。”</p><p class="ql-block">“难哪,你也知道,这孩子很倔,我看之九头牛都拉不回了。”</p><p class="ql-block">桂宝林也听到了别人的议论,心里很难受,但是他觉得自己既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就不想回头了,一定要在自己认定的方向顽强地坚持下去。</p> <p class="ql-block">虽然村里大部分人对桂宝林搞文学创作的事情不看好,却有一个人表现得很例外,那就是五十多岁的桂范青叔叔。</p><p class="ql-block">桂范青是桂宝林的一个远房堂叔,桂范青的父亲很早去世只有一个多病的母亲,这些年来,桂范青对生病的母亲照顾得很周到。</p><p class="ql-block">桂范青是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高中毕业生,本来是有机会考上大学的,但是就在高考那几天,母亲生了一场急病住进了医院,桂范青为了照顾母亲错过了高考。</p><p class="ql-block">后来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桂范青没有选择复读,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对他来说是一种人生遗憾。</p><p class="ql-block">桂范青从此就在家里务农,后来在找对象时遭遇了不顺,相亲时女方都嫌弃他家庭贫穷不说,还有个生病的母亲拖累,相亲一直没有成功。后来桂范青就索性不再相亲了和母亲相依为命,直到前几年母亲去世。桂范青就是一个人生活,日子过得孤苦伶仃。</p><p class="ql-block">桂范青是个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平时也喜欢看书写作,在市报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他和桂宝林两个人都爱好文学关系很处得来,这就很难得了。桂范青经常会来桂宝林家借书阅读,桂宝林每当写了什么小说都会发到桂范青的微信里,桂范青每一篇都会仔仔细细地阅读,往往会被那故事情节和文字功底深深吸引住了,桂宝林在作品中把世间的人情冷暖悲欢离合表现得淋漓尽致,看到动情处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p><p class="ql-block">桂范青就成了桂宝林的文友,两个人经常会在一起探讨文学问题,桂范青对桂宝林的作品褒奖有加,有不足的地方也会及时指正,他认为桂宝林在文学方面具备了相当的天赋实力是可造之材,极力鼓励他坚持不懈地走下去。</p><p class="ql-block">有一次两个人在一起探讨文学,桂宝林把自己的苦闷和烦恼告诉了桂范青:“范青叔,我现在心情很复杂,文学方面迟迟难以出成绩,精神压力太大,都快坚持不下去了。”</p><p class="ql-block">桂范青听了,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但是他认真地想了想语气坚定地支持桂宝林说:“我知道你现在处境很艰难。孩子,我个人认为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我相信你的实力,就这样放弃实在是很可惜,如果我有帮得到你的地方,我会全力帮助你的。”</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就觉得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就凭桂范青这句话,让他身上有了无穷的精神力量,一定要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在一片反对声中,村里只有桂范青一个人同情理解桂宝林,也是他的良师益友。</p><p class="ql-block">桂宝林是县作家协会会员,眼看投稿投不出去,就想另找出路。他看到很多会员出了书,于是也想出书,他找到了一家出版单位了解了一下,出一本书需要三万元。</p><p class="ql-block">家里还有一点积蓄,是父母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大概还有三十多万。说实话,父母大半辈子攒下这笔钱真的很不容易。他们为了儿子找对象方便,去年建了一栋新房子花了二十多万,家里还剩七万,这些钱出书是够了,但是这笔钱在父母手里。</p><p class="ql-block">桂宝林立即整理了三十五篇小说二十五万字出一本书,书名就叫《又是丹桂飘香时》,取自书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名。</p><p class="ql-block">桂宝林立即动员父母出钱给他出书,父母一开始很犹豫,一下投资三万元,这都是自己多年攒下的血汗钱,如果用于儿子找对象是可以的,但是出书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父母就慎重地问儿子:“看你这么热心积极,那我们都想问一下,这样的投资会不会有回报?”</p><p class="ql-block">桂宝林想了想告诉二老:“如果能销出去就有回报,销不出去就没有收入。”</p><p class="ql-block">这怎么成,以前儿子利用业余时间全身心搞文学花点时间也就算了,现在还要往里面大额搭钱,这就说不过去了,父母对儿子的要求一口回绝。</p><p class="ql-block">但是桂宝林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他对父母开始软磨硬缠,不达目的不罢休,父母不答应他他一天都没有吃饭搞起了绝食。父母就一个儿子,根本架不住他的死缠烂打,最后还是给了他三万元。</p><p class="ql-block">桂宝林立即把钱投到了出版社,三审三校之后经过了半年的等待,第一本书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p> <p class="ql-block">桂宝林第一次出书,拿着新书几天几夜都睡不好觉,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这本书能够有销路,出版社也尽最大的努力做出了宣发推销工作,书籍随后上架淘宝拼多多小红书各种销售平台,但是由于桂宝林还是个没有名气的作家,几个月过去了,市场反应平平,几个网络平台只销售了几百本书。</p><p class="ql-block">桂宝林了解到图书市场销售非常难,现在都是网上阅读纸质书销售疲软,国内很多著名作家的书都难以推销望洋兴叹。面对这样的情况,桂宝林虽然有些失望,好在他有很强的自信心,没有气馁。</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全身心地投入看书写作,每年可以写五十篇短篇小说二十五万字以上,也就是一本书的量。第一本书没有什么市场反响,他决定在第二年接着出第二本书《魂断野狼谷》。出版费还是三万元。</p><p class="ql-block">桂宝林还得缠着父母要钱,父母见第一本书三万元投资就像是打了水漂一样没有任何反应。三万元,得卖多少稻谷啊,一斤稻谷才买一块多一点,三万元起码要卖两万五千斤稻谷以上,整整是种田两年的收入,在农村来说就是一笔巨款啊,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这孩子尽搞这些亏本的买卖,是不是中邪了,花钱出书有什么意义,父母不会再做这样没有回报的投资。</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对付父母还是有一套的,就对父母玩起了失踪,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没有回家。这一招果然有用,父母还是很心疼他的,都被急坏了,桂宝林可以说是抓住了父母的软肋,父母不得不再次屈服了,三万元出版费又到手了。</p><p class="ql-block">又是一番漫长的等待,一般一个出版周期是半年,半年之后,第二本书《魂断野狼谷》如期出版了,出版社给了他一百本书,桂宝林对一些文友和老师长辈都送出了一部分新书,特别是那个桂范青叔叔,他两次都是亲自登门送书。</p><p class="ql-block">桂宝林一门心思把全部经历都放在了文学方面,其他的事情都是无暇顾及,就连婚姻也顾不上了。这时,他年龄也大了,整整二十八岁,在农村算是不折不扣的大龄青年。</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在婚姻方面表现得无所谓,但是父母就挺不住气了,这么大的年龄还不提结婚的事,这是要打光棍的节奏啊。父母就逼着桂宝林相过多次亲,虽然桂宝林表现得兴趣不高,但还是服从了父母的安排。</p><p class="ql-block">有一次,二十八岁的桂宝林和一个二十九岁的女子相亲,女子虽然比桂宝林大一岁,但是各方面条件都不错。面对这样的姐弟恋,女方了解到桂宝林家庭条件不好,竟然不怎么满意。</p><p class="ql-block">女方面无表情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想娶我,需要三十万彩礼,一分都不能少。”</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嫌彩礼高了,笑着调侃道:“不好意思,我家里很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彩礼。不过我就有点想不通了,你已经二十九岁了,进入大龄青年的行列,怎么还会有这样待价而沽的心理。”</p><p class="ql-block">女方不以为然,哼哼道:“我以前要求更高,是五十万彩礼,而且男方条件必须是高富帅,这些年难以如愿才降低了条件,不然是轮不到你的。三十万彩礼都拿不出来,你还找什么对象。”</p><p class="ql-block">话不投机,两个人自然是不欢而散。</p><p class="ql-block">据了解,这个女子由于要求高,后来到三十五岁都没有找到对象。</p><p class="ql-block">桂宝林竟然在这次相亲中得到了很大的灵感,晚上回家后他打开电脑,才思勃发“啪啪啪”地一口气写下了一篇上万字的纪实小说《大龄剩女》。</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父母在媒人的安排下又让儿子相过一次亲,还别说这个女孩很漂亮,竟然让桂宝林很满意,两个人关系就确定了下来。父母很高兴,认为儿子的婚事就此有了结果,桂宝林也是全身心投入有了初恋的感觉,以为自己这次可以解决婚姻问题。</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和女孩接触过几次,一开始关系进展很顺利,但是,一个月之后事情发生了变故,一个在城里有车有房更有竞争力的对手出现了,女孩子立即移情别恋投入到了别人的怀抱。</p><p class="ql-block">桂宝林一家人算是空欢喜了一场。</p> <p class="ql-block">这次桂宝林算是很大程度地受到了伤害,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笔记本电脑上又是一气呵成地输出,写出了人一篇伤感小说《初恋的记忆》。</p><p class="ql-block">经过这一番折腾下来,桂宝林对婚姻彻底死心了,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文学上没有建树的话,很可能会打一辈子光棍的。</p><p class="ql-block">可以说,出版的两本书都得到了编辑和一众文友的赞赏,反应很好,特别是桂范青叔叔,简直是赞赏有加,不但自己照价给了五十元一本的书款,而且在他的亲友中为桂宝林尽最大的力量推销了四十多本书,给了桂宝林两千多元,这也是桂宝林销书的全部收入。桂宝林的那个二手笔记本电脑已经很老旧不能用了打字很卡。他就用这笔钱买了一台新台式电脑,写作也方便多了。</p><p class="ql-block">桂宝林是不想收桂范青的书款的,但是桂范青坚持要给,桂宝林只得收下了。</p><p class="ql-block">然而,第二本书出版以来,经过编辑部的一番努力,书籍销售还是没有实质性进展,可以说销售乏力,桂宝林就有点急躁了。</p><p class="ql-block">桂宝林知道自己是屡撞南墙了,好在他自始至终对自己的实力有充分的自信,正是这份自信支撑着他坚强地走下去。</p><p class="ql-block">第三年才到十月份时,桂宝林就提前完成了二十五万字一本书的字数,有几篇小说可以说是重量级的,让他相当满意。他不相信这样的小说在市场会没有反响,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出第三本书,书名就叫《初恋的记忆》。如果这本书还是没有市场反应的话,自己就难以再坚持下去了,就要彻底放弃写作出门务工了。</p><p class="ql-block">出版费还是要从家里拿,父母的心已经被他凉透了,家里本来建完房子剩余七万元,桂宝林出两本书用了六万元,现在就是想从家里拿钱也没有那么多了。</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再次向父母要钱,父母这次没有和他纠缠,直接拿出了那仅存的一万元甩给他说:“好了,你再也不必算计家里了,就这么一万元给你吧,以后你找不到媳妇打一辈子光棍也别怪我们了,都是你自己作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母亲满脸愁苦地说:“我们是造了什么孽啊,别人的儿子都是顺顺当当地结婚成家生孩子,你怎么就会落到这个田地,几乎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了,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心态几乎麻木了此刻根本不会考虑那么多,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p><p class="ql-block">有了一万元,出书还差两万元,怎么办,无论如何都的凑齐这两万元。</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就想到亲戚朋友那里去借钱。亲戚朋友都很穷,一圈下来只借到了五千元,还有一万五千元的缺口,还真是把桂宝林难住了,桂宝林这才知道什么叫一钱难倒英雄汉。</p><p class="ql-block">凑不齐这笔钱数就出不了书,怎么办,桂宝林在万般无奈之下,想到了一个人,就是那个做家禽养殖生意的远房亲戚桂阳才,虽然他不知道能不能借到钱,事到如今只能大胆一试了。</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底气不足地来到了桂阳才的家禽养殖场。</p><p class="ql-block">桂宝林知道桂阳才看不起自己,平时也难得来这里,他看到饲料棚饲养房和药械房井然有序,养殖场宽大的场地上,全是白色的肥嘟嘟的鸭子嘎嘎作响,有的在树荫下歇息有的在悠然觅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桂阳才正在忙碌地给鸭子投食。</p><p class="ql-block">桂宝林鼓足勇气来到了桂阳才面前。</p><p class="ql-block">桂阳才虽然平时对桂宝林不太待见,但还是比较热情地接待了他。</p><p class="ql-block">精明的桂阳才明显地看得出来,桂宝林是有什么事情找他,就直截了当地问他有什么事情。</p><p class="ql-block">桂宝林期期艾艾地说:“阳才叔,我也不瞒你说,我想出第三本书,还差一万五千元,这笔钱你不能不给我通融一下,我会尽快地还你的!”</p><p class="ql-block">桂阳才一听,原来是向他借钱,脸色立即阴沉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桂阳才对桂宝林从事文学这方面一直是持排斥态度的,认为他是懒惰的不务正业的行为,这时,他拉下脸对桂宝林训斥道:“我说宝林啊,我一开始就认为你这是一种极不靠谱的行为,你就是不听。你一门心思不务正业往牛角尖里钻可怎么得了,没有创造收入家里穷困不说,现在快三十岁都没有成家,再这样下去这辈子就毁了。”</p> <p class="ql-block">桂宝林讪讪道:“叔,也许你说的对,但是我就这个爱好,总是希望自己在这方面能有所作为,现在是我出的是最后一本书,如果这次再没有作为的话,我就决定出去打工改变自己。”</p><p class="ql-block">见桂宝林还是执迷不悟,桂阳才摇摇头,有点气愤地说道:“我看你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些年一直是在做无用之功,三百六十行什么不好做,你竟然选择了这一行,根本看不到前途,简直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你已经出了两本书花了六万多元了,这笔钱就像扔到了水里气泡都没有冒一个,还想借钱出书,我看你是走火入魔无药可救了,这笔钱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借给你的,因为我知道不是在忙你而是在害你,你走吧。”</p><p class="ql-block">桂宝林还想恳求,桂阳才直接下了逐客令:“什么文学创作,我看就是逃避现实懒惰的代名词,这样好吃懒做的人还能有什么出息,我看着就烦。”</p><p class="ql-block">桂宝林钱没借到,还受了一肚子窝囊气。</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回到家之后气得饭都没有吃,躺在床上生闷气,他心情也很是矛盾痛苦,难道这条路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这些年的心血都要白费了吗,他心里有万般不甘,禁不住长吁短叹。</p><p class="ql-block">此刻,桂宝林进入了最无助最痛苦迷茫的境地,处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他命中的贵人出现了,这个决定他命运的人就是那个桂范青。</p><p class="ql-block">桂范青得知桂宝林出书缺乏经费受阻,情绪很低落进入了绝望的境地,于是亲自上门来到了桂宝林的房间里,坐到了到了桂宝林的床前。</p><p class="ql-block">桂宝林有气无力地打招呼:“范青叔,你来了。”</p><p class="ql-block">桂范青见桂宝林情绪颓丧,心里有点难过眼圈也发红了,柔声问道:“我听说你到桂阳才那里借钱出书,没有借到还受了一肚子气,我不放心才来看看你!”</p><p class="ql-block">桂宝林长吁短叹:“是啊,很多人都认为我这是不务正业,所以借钱太难了。”</p><p class="ql-block">规范清同情地说:“你的爱好算是比较特殊的,别人难以理解也是正常的。”</p><p class="ql-block">桂宝林情绪暗淡:“苦苦坚持了十多年看不到希望,自信心真的遭受很大打击,出了两本书都没有什么反响,投稿也不被刊物录用。范青叔,你认为我现在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桂范青仍然是一如既往地鼓励他,语气很关切:“就算大家都不看好你,我一定会坚定地支持你,虽然事业一时受挫,但是你不要气馁。我知道那个陕西作家路遥刚刚写好《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好几家出版社都不看好,最后费了好一番周折终于出版了,一举成名天下知,第三本书一定要出,有句话叫事不过三,逢三大吉!”</p><p class="ql-block">桂宝林苦笑道:“我知道叔叔是在鼓励安慰我,但是我现在遭遇了困境,出书还差一万五千元,不知道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桂范青满脸真诚,语气殷切地说:“孩子,我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该借的不借,不该借的倒上门借了,你一开始为什么不来找我呢。”</p><p class="ql-block">桂范青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大叠百元大钞,交给了桂宝林:“给,一万五千元。虽然我不是很富裕,但是这笔钱我还是拿得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桂宝林顿时就愣住了,眼睛也瞪圆了。</p><p class="ql-block">桂宝林一开始没有考虑到桂范青,是因为他是一个单身汉日子过得不如意,也知道他没有什么积蓄,所以就没有向他开口,万万没想到他给自己带来了惊喜。</p><p class="ql-block">桂宝林接过这笔钱,顿时感动得泪水涟涟,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差点就跪在了桂范青的面前。</p><p class="ql-block">桂宝林立即把出版费打到了出版社的账号里,又是半年的等待之后,他的第三本书《初恋的记忆》如期出版了。</p><p class="ql-block">桂宝林配合编辑部对这本书进行了最大力度的宣发,让他没想到的是,一段时间下来,大反转终于出现了,效果非常好,很多读者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网络上可以说好评如潮。</p> <p class="ql-block">新书销售量节节攀升,一万、两万、五万、十万,成直线上升状态,不但读者看好,而且很多资深作家对这本书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本文开始的那一幕就发生了。</p><p class="ql-block">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新书销量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万册,成了本年度畅销书和优秀出版物,淘宝和拼多多爆单,文坛一度出现了桂宝林现象,他名气火爆成了一匹强劲的黑马,粉丝达到了几百万,而且还在以滚雪球的势态迅速增长。</p><p class="ql-block">桂宝林终于守着云开见日出了,事业由此进入了正常轨道,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有了回报,得到了自己做梦都想要的结果。</p><p class="ql-block">一个素人作者跌跌撞撞走到这一步是多么不容易啊,桂宝林捧着新书大哭了一场,长期苦闷压抑的情绪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p><p class="ql-block">原来,由于桂宝林以前是个籍籍无名的作者,尽管有实力,但是市场要有个接受过程,所以他的前两本书就经历了漫长的市场接纳过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正是他的第三本书在前两本书的基础上彻底地引爆了市场,销售火爆达到五百多万册,由此也带动了前两本书的销售,《又是丹桂飘香时》和《魂断野狼谷》两本书的销售量也各自达到了一百五十万册成了畅销书,三本书总销量达到了八百多万册,形成了洛阳纸贵的局面。</p><p class="ql-block">本地书店热情邀请桂宝林到书店签名售书,只见书店被读者粉丝挤得水泄不通,他们见到桂宝林都显得很狂热,连合照就拍了几十张。那几天,桂宝林每天签名八小时,书店日销售量五千册以上,签名签得他手都提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由于桂宝林书籍大卖,他得到了六千多万的版税,一举成了千万富翁,可以说是春风得意。</p><p class="ql-block">还好,桂宝林是个有着正义感公益心的人,致富不忘回报社会,他向县政府教育部门捐出了三十多万元资助教育事业。</p><p class="ql-block">桂宝林今年三十一岁了,眼下最急迫的任务就是找对象赶快成个家。</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功成名就后,在城里买了一套一百二十平三居室的商品房,很快装修入住。</p><p class="ql-block">这天晚上七点时分,桂宝林在新房书房里写作,突然有人敲门,于是他上前打开了门,顿时就愣住了——</p><p class="ql-block">门前竟然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很漂亮的女孩子,只见她腋下夹着一本书,桂宝林看到正是自己的书——《初恋的记忆》,但是这个姑娘桂宝林不认识。</p><p class="ql-block">女孩子落落大方地伸出了右手做了自我介绍:“你好,我是本城的人,在政府机关工作。我是你的忠实粉丝,请恕我冒昧,今天专门来登门拜访的。”</p><p class="ql-block">姑娘阳光靓丽,气质优雅,桂宝林立即被对方直率的情绪感染了,两个人握手。</p><p class="ql-block">姑娘是个性情中人,桂宝林让她落座后,她看出桂宝林心里有些疑惑,于是开门见山地说:“我叫兰欣雨,今年二十八岁,前几天在书店签名售书时买了你的三本书,非常喜欢看你写的小说,今天我来到你家也不想藏着掖着了,我有两个目的!”</p><p class="ql-block">桂宝林被逗笑了:“谢谢你看得起我,有不到的地方还请你多指教。”</p><p class="ql-block">“指教不敢,在文学方面您是我的老师,我买了您的这几本书后,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这几天下班后吃完晚饭都会手不释卷地看到十一点多钟,作品生活气息浓厚题材贴近现实简直让人欲罢不能,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篇《大龄剩女》。”</p><p class="ql-block">桂宝林静静地聆听。</p><p class="ql-block">“在这篇小说里,你把大龄剩女所形成的社会背景简直剖析得淋漓尽致,把大龄剩女的心态描写得细致入微,为什么我会对这篇小说有这么大的感触呢,因为我二十八岁也是个大龄剩女。就凭我的条件,我一直认为自己在找对象方面可以找到更好的,一般的根本没有看在眼里。从二十一岁到现在,一直没有自己可以看上眼的。小说简直就好像是写我自己一样,也就是在看了这篇小说之后,我有了振聋发聩的感觉,从自我陶醉的状态里猛然惊醒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桂宝林觉得这个兰欣雨非常有趣。</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今天来找你一是近距离接触自己的偶像,二是我知道你现在三十一岁还单着,我是来向你大胆地推销自己的!”</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姑娘这么坦率地直抒胸臆。</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听了心里猛然一震,姑娘不但长得很漂亮,而且性格独特,从一进门就让桂宝林有了如沐春风的感觉,后来经过一番交谈接触,桂宝林可以说越来越喜欢上了这姑娘了。</p><p class="ql-block">两个人越谈越投机,缘分就这样悄然降临了,他们顺理成章地确定了关系,几个月后,这对大龄青年就进入了婚姻的殿堂,得到了大家的真诚祝福。</p><p class="ql-block">桂宝林还是以一年一本书的速度创作出版,成了文坛的畅销书作家。</p><p class="ql-block">再来说说那个桂阳才,面对桂宝林的命运大逆转,最感到意外的就是他了,一贯自以为是的他被现实狠狠打了一个耳光,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果,现在看来是自己目光短浅了,眼看桂宝林是功成名就风光无限,他就有点后悔当时自己没有借钱给他出书了,一直看不起桂宝林的桂阳才现在见到桂宝林,目光都变得清澈多了。</p><p class="ql-block">桂阳才虽然从事家禽养殖好几年了,收入也可以,但是由于名气不是很大,销售方面不是很理想,所以事业难以做大做强,财富在村里排行第三位,村里的首富是个叫桂良才的人,他从事牛蛙养殖也有好几年了,规模做得很大,是本县有名的牛蛙养殖大王,垄断了本地市场的半壁江山,资产达到了上千万元。</p><p class="ql-block">桂阳才做梦都想把自己的家禽养殖行业做大做强, 怎么才能打开自己的影响力呢,桂阳才就想起了一件事情,请明星代言扩大影响力。于是,他就想到了桂宝林,想请他做自己的代言人。</p><p class="ql-block">想当初那个桂良才刚刚从事牛蛙养殖时,也遭遇了一定的困境,产品没有什么影响力一时销路不畅,这个桂良才是有一定的商业头脑的人,他就想到以明星代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时县里有个在全县歌手比赛中获得冠军的女明星很有名气,桂良才立即花几万元请这个女明星在县电视台做了牛蛙销售广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此牛蛙一举打开了销路,简直是供不应求,事业做得风生水起。</p><p class="ql-block">桂阳才深受启发,充分意识到明星代言的重要性,桂良才请到的县级歌唱明星,桂宝林现在书籍畅销在全国都有着如日中天的名气,比那个县级明星影响大多了,如果能够请到桂宝林为自己做产品代言,效果将会更好。于是桂阳才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花十万元代言费请桂宝林给自己做产品代言,他知道自己以前在借钱方面得罪了桂宝林,但是在这样的大额资金面前桂宝林不会不动心的。</p><p class="ql-block">然而,就在桂阳才准备请桂宝林过来拍广告的时候,桂宝林的恩人桂范青叔叔却生病住进了医院,而且情况比较严重,吃喝拉撒都需要人专门看护料理,桂范青家里没什么亲人,大家也都知道。平时桂范青家里有什么事情桂宝林都会给予关照,而且关照的很周到。</p><p class="ql-block">桂阳才花十万请桂宝林做产品代言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现在桂范青病倒了需要照顾,人们都在关注桂宝林现在的动态,看看他是去拍广告还是去医院照顾桂范青。</p><p class="ql-block">桂宝林果断地拒绝了桂阳才的要求,放弃了十万元的代言费,义无反顾地到医院去照顾桂范青去了。</p><p class="ql-block">桂宝林在医院把桂范青照顾得非常周到,喂饭喂水端屎端尿就像是自己的父亲一样,足足半个月的时间,直到桂范青到病愈出院,桂范青感动得泪水涟涟。</p><p class="ql-block">这件事情立即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顿时议论纷纷——</p><p class="ql-block">“桂阳才这个人是个眼观短浅的人,想当初在别人出书那么困难的时候向他借一万五千元,他不但不借,还把人家羞辱了一番。”</p><p class="ql-block">“是啊,现在给十万代言费,人家是千万富翁,还会在意你那点钱。”</p><p class="ql-block">“当初如果借给宝林那一万五千元的话,现在人家会给你免费代言的。”</p><p class="ql-block">“宝林这孩子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也是轻财重情的人,才会放弃十万元把恩人桂范青照顾得那么周到。”</p><p class="ql-block">“由此看来人间还是有真情的!”</p><p class="ql-block">有人对此事即兴作了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济困见真情,</p><p class="ql-block"> 世事多感叹。</p><p class="ql-block"> 锦上添花易,</p><p class="ql-block"> 雪中送炭难!</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