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深山里的世界文化遗址

月静风清

<p class="ql-block">告别清澈碧蓝,鸟语花香的塞凡湖,来到树木繁茂,清幽静谧的萨那欣镇,这里有两个重要世界文化遗址。</p> <p class="ql-block">(一)萨那欣修道院(Sanahin Monastery)</p><p class="ql-block">此修道院是亚美尼亚重要历史遗址,鼎盛时期曾作为学术中心,拥有500名学僧。</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由不同时期的几个建筑组成:较大的阿曼那基茨教堂和与之毗邻的较小的阿斯特瓦萨丁教堂,格里高利圆形教堂,学院、钟楼和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整体由石材砌成‌。以拜占庭教堂建筑为基础,融入了高加索本土传统元素。建筑风格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这座矗立于教会废墟之上的修道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5世纪之间,是亚美尼亚宗教艺术最杰出的艺术典范。</p> <p class="ql-block">整个修道院采用连拱大厅的构造,以石为骨,以拱为魂。构建出了一种跨越千年的沉稳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萨那欣修道院规模不是很大,但古朴庄严。它曾经的学术地位‌显要:曾为外高加索最大的学术中心,以注释和书法学校闻名,手稿彩绘艺术尤为突出‌。</p> <p class="ql-block">1235年,由于蒙古人入侵,许多建筑遭到毁坏,修道院也日渐衰落;如今的遗址仍显露出10-13世纪亚美尼亚宗教建筑的巅峰成就‌和顶尖水平。</p> <p class="ql-block">步入其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感受到那份超越时间的辉煌与显赫。</p> <p class="ql-block">萨那欣修道院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时间的容器。它封存过往的记忆,也珍藏曾经的熙攘。</p> <p class="ql-block">(二)萨那欣古桥(Sanahin Bridge)</p><p class="ql-block">这是萨那欣修道院所在地一座历史悠久的石制拱桥,建于12世纪,曾经是亚美尼亚洛里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古桥位于河谷中,长期作为行人及车辆通行的关键通道。其建造技术体现了中世纪亚美尼亚建筑艺术与格鲁吉亚建筑传统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古桥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记忆。仿佛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过往的繁忙。</p> <p class="ql-block">这位叼烟斗的老者就是萨那欣修道院古桥的建筑师思南(Sinan)。</p> <p class="ql-block">岁月静默无声,却留下斑驳陆离的史迹。古桥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记忆。我们走进这些隐匿于山水间的遗址,探寻着亚美尼亚厚重的历史与兴衰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静风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