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织金洞

清清水

<p class="ql-block">织金洞,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被誉为“天下第一洞”和“岩溶博物馆”。洞体分为四层,总面积70余万平方米,13个大厅47个小厅堂,是目前世界上洞穴大厅分布密度最大、钟乳石分布密度最高、类型最丰富、珍稀形态最多的洞穴。</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的摩崖石刻长廊里,各种摩崖石刻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意境。特别是冯牧先生的“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格外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步入洞内,丝丝凉风徐徐袭来,眼前豁然开朗,平均高度55米,宽度63米,面积约3015平方米的迎宾大厅映入眼帘,大厅底部有一组惟妙惟肖的象形石笋,仿佛一对狮子迎接游客的到来,左边的狮王威风凛凛,右边的幼狮憨态可掬。</p> <p class="ql-block">双狮迎宾</p> <p class="ql-block">日月同辉~洞口一大一小两个天窗组成,洞口如日,天窗似月,如日月相互辉映,是洞穴或地下河顶部通向地表的透光部分。</p> <p class="ql-block">洞内岩溶堆积物丰富,如石笋、石柱、石幔、石帷、石瀑布、石盾、石花等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享有“三宝”九奇”“十八胜景”之说。</p><p class="ql-block">三宝:灵芝树、银雨树、霸王盔</p><p class="ql-block">九奇:倒挂琵琶、雪压青松、婆媳情深、中流砥柱、擎天一线、江山多娇、普度众生、姊妹玉树、掌上明珠</p> <p class="ql-block">倒挂琵琶~因其形状像一把倒挂的琵琶而得名。是织金洞“九奇”之一。</p> <p class="ql-block">婆媳情深~一前一后两个石笋仿佛相敬如宾的婆媳俩,前面的一位弯腰驼背的老婆婆,后面是她贤惠孝顺的媳妇给她捶背,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是织金洞“九奇”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星聚会~三座粗壮石笋高约20余米,约25万年前形成,是三个共生发育的大型塔状石笋和浑圆状石笋,形似中国古代传说中福、禄、寿三位神仙,分别意味着幸福、仕途和长寿。</p> <p class="ql-block">海豚飞跃</p> <p class="ql-block">豆菜梗</p> <p class="ql-block">南天门~洞穴崩塌形成的巨型堆积物(主要由崩塌块右、钟乳石等构成),连接上、下层洞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中流砥柱~石柱由岩溶水沿洞顶的垂直裂隙滴落形成,位于洞内南北天门交界处,顶天立地,是织金洞“九奇”之一。</p> <p class="ql-block">擎天一线~形成于15万年前,高达37米,直径仅有1米的棕榈状石柱,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细的石柱。由于洞顶滴水频率和水量比较均衡,长期连续保持不变形成的,是织金洞“九奇”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榕争辉~棕榈状石笋与纺锤状石柱共生发育,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霸王盔~高十四米,直径三米,形成于十五万年前,是世界上不多见的盔状石。是织金洞“三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灵芝树~高约五十米,因其形状酷似灵芝而得名,是织金洞“三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普度众生~由巨型、小型塔状石笋和附着在表面的小型棕榈片组成,犹如佛祖正在布道传法,诸佛和罗汉们认真聆听,是织金洞“九奇”之一。</p> <p class="ql-block">银雨树~从洞底冲天而起,高17米,约4至5万年前形成,是由石笋和附着在表面、长短不一棕榈片共同组成的花瓣状石笋,是织金洞“三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姊妹玉树~由两根晶莹透亮、高度、形态十分相似的塔松状石笋组合而成,就像两个盛装的姊妹。是织金洞“九奇”之一。</p> <p class="ql-block">谈今论古~倒塌的盔状石笋与正在发育中的塔松状石笋共生发育。</p> <p class="ql-block">掌上明珠~由凹进去的崩塌石笋上重新发育了一根小塔松状石笋。是织金洞“九奇”之一。</p> <p class="ql-block">织金洞全洞勘察长度达12.1千米,已开放供旅游参观部分长6.6千米,边走边看,移步景换。那些晶莹剔透的钟乳石,高低<span style="font-size:18px;">错落、形态各异的石笋、石幔,在灯光的映照下美轮美奂,充满了梦幻与神秘色彩,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现得淋漓尽致。3小时左右的游览,犹如置身仙境一般,目不暇接,赞叹不已,被感动,被震撼!</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