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葑山寺:烟水古刹的千年低语》"

持之以恒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雾未散时,太湖的水汽漫过东山的青石板路,将葑山寺的飞檐笼在一层朦胧的纱里。这座隐于苏州城外、太湖臂弯中的古刹,自南宋绍兴年间便静立于此,九百余年的光阴里,钟声与桨声共振,香火与湖风同息,像一本被岁月浸透的线装书,每一页都写着江南的慈悲与诗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山门:一砖一瓦皆故事</p><p class="ql-block">沿蜿蜒的山径上行,最先撞入眼帘的是那座斑驳的山门。青灰色的砖墙上爬满常春藤,门楣上"葑山禅寺"四个楷书大字虽经风雨剥蚀,却仍能辨出当年的端庄。据说这山门的位置,正是当年初建时僧人观星选址的"龙首"——背倚葑山主峰,面朝太湖烟波,取"山为靠,水为脉"的风水格局。门前的石狮子已磨去了棱角的锋芒,却依然守着一方清净,仿佛在诉说南宋至今,有多少香客曾在此驻足,抖落尘世的疲惫。</p><p class="ql-block">跨进山门,便踏入了另一个世界。庭院里的古银杏已有六百多岁,粗壮的树干需三人合抱,秋日里金黄的叶子落满青瓦,像给古刹铺了一层柔软的锦缎。树下的石臼里,常有山雀啄食残留的香客供果,叽叽喳喳的叫声与远处传来的木鱼声交织,竟有种奇妙的和谐。</p> <p class="ql-block">  二、殿宇:烟火与禅意的共生</p><p class="ql-block">穿过天王殿,弥勒佛袒胸露腹的笑容在香火中格外温暖。他脚下的石阶被磨得发亮,每一道痕迹都是岁月留下的指纹。大雄宝殿是整座寺庙的核心,重檐歇山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高达三丈,慈悲的目光俯视着众生。最动人的是佛像背后的"海岛观音"壁画,用矿物颜料绘就的海上仙山云雾缭绕,观音菩萨手持净瓶立于鳌头,衣袂飘飘似要乘风而去——这大约是古人将太湖的浩渺与佛国的庄严融为一体的巧思。</p><p class="ql-block">寺内的偏殿里,还供奉着东山本地的民间信仰神祇。比如"葑山土地"的小殿,香案上总摆着新鲜的杨梅和枇杷(东山盛产这些水果),老人们说这是"让土地公尝尝家乡的味道"。这种佛道相融、神圣与世俗共生的氛围,在别处并不多见——葑山寺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宗教圣殿,而是东山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精神港湾。</p> <p class="ql-block">  三、后山:禅房花木深</p><p class="ql-block">若说前殿是热闹的人间烟火,后山的禅房区则是静谧的修行天地。沿着石阶向上,两旁是百年以上的竹林,风吹过时沙沙作响,像在诵读经文。半山腰有一方"听涛台",据说是明代高僧悟彻禅师参禅的地方——站在这里,能清晰地听见太湖的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潮起潮落间,仿佛能悟到"无常"的真意。</p><p class="ql-block">最妙的是寺后的"洗心池"。一泓碧水倒映着天空和山影,池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心清水现月"。传说当年寺里的和尚每日清晨都会在此汲水煮茶,水中映着晨曦与佛号,连茶汤都带着禅意。如今池中仍有锦鲤游弋,偶尔跃出水面,溅起的水珠里藏着整个太湖的波光。</p> <p class="ql-block">  四、诗韵:墨客笔下的葑山</p><p class="ql-block">这座古刹自古便是文人雅士的钟情之地。明代诗人王鏊曾在《葑山寺》中写道:"古寺岧峣倚翠屏,太湖如镜照山形。钟声夜渡渔舟去,惊起沙鸥两岸听。"短短二十八字,便勾勒出葑山寺依山傍水的灵秀。清代文人沈德潜在游历后更感慨:"一杵霜钟破晓烟,葑山深处礼金仙。人间多少烦恼事,到此都消般若船。"——原来古往今来,人们跋山涉水而来,为的不过是寻一处能让心灵靠岸的港湾。</p><p class="ql-block">如今的葑山寺,依然保持着"晨钟暮鼓"的古刹。清晨五点半,第一声钟响穿透晨雾,惊起檐角的鸽子;傍晚六点,鼓声沉稳如大地的心跳,送别最后一抹夕阳。香客们或虔诚跪拜,或静静绕塔,孩子们在银杏树下追逐嬉戏,老人们座着聊着家长里短——这里既有宗教的庄严,又有生活的温度,恰如东山的水,既滋养了鱼米之乡的丰饶,也孕育了江南文化的温婉。</p><p class="ql-block">当暮色四合,太湖的水面泛起粼粼波光,葑山寺的灯火次第亮起。那一点一点的光,像是佛前的长明灯,又像是历史的眼睛,温柔地注视着每一个前来寻找安宁的灵魂。在这里,时间变得很慢,慢到可以听见花瓣落地的声音;信仰变得很轻,轻到如同一缕绕梁的梵音。而这,或许就是葑山寺最动人的地方——它不仅是砖瓦木石构建的寺庙,更是一颗穿越千年的、跳动着的江南文脉之心。</p> <p class="ql-block">附诗两首 :</p><p class="ql-block"> 《题葑山寺》 </p><p class="ql-block">太湖烟水抱山青,古刹千年钟磬鸣。 </p><p class="ql-block">银杏叶落禅房满,一杵霜风渡客程。 </p><p class="ql-block"> 《葑山听涛》 </p><p class="ql-block">石阶苔痕没旧名,禅房花木自多情。 </p><p class="ql-block">忽闻浪打葑山麓,疑是观音说法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