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叔看澳洲 36

海叔

<p class="ql-block">大学生团建</p><p class="ql-block">9月中旬的悉尼,已是初春的季节。阳光明媚,天高云淡,万物复苏,春光旖旎。临近中午,从公寓一侧的Wilga Park 传来了一阵阵噪杂声,海叔走向阳台,看到一支二十多人左右的年轻学生群体席地而坐,围成一圈,正在讨论什么话题。</p> <p class="ql-block">凭海叔的经验,这是附近Maquarie University 的一个学生团建活动。离海叔居住的公寓不远处有一所大学,大学生经常来这里搞团建。有唱歌、跳舞、练功等,也有画画,做游戏,小型技巧展示等等,有时还会有大学生志愿者帮助小学生们从事各种消防逃生、交通安全等培训。小公园俨然成了大学生团建的实训基地。</p> <p class="ql-block">今天,海叔看了半天,还没看出他们接下来究竟要干嘛?好奇心驱使海叔准备耐心等候,探个究竟。端了杯安吉白茶,轻呷一口,静坐在阳台上,手里揣着手机,准备及时捕捉他们活动的进程。有一个高大男孩站在人群的C位,看上去像班长,一阵手舞足蹈,慷慨激昂后,只见他从几个大马夹袋里拿出绿背心,白色塑料袋,黄色夹子等,然后分发给每个人,三件套,一人一套。海叔最终还是看明白了,他们今天团建活动的主题竟然是“捡垃圾”。</p> <p class="ql-block">看到他们要“捡垃圾”,海叔真是狂喜。公寓周边真的是太脏了,白色垃圾到处都是,遗弃的小家电、小家具、儿童玩具等随处可见。这里没有搞公共卫生的清洁工,看不到马路上正在工作的垃圾清扫车,也没有洒水车路过。偶尔听到有人背了个便携式吹风机器,把人行道上的干树叶朝路边吹净就算完事了。绿化无人修剪,垃圾无人清扫,一切自生自灭,顺其自然。</p> <p class="ql-block">小公园里每周有人来搞团建,但专门来捡垃圾还真是第一次看到。领导同志任务下达完毕,顷刻,鸟兽散,大家三三两两捡垃圾去了。有人很认真,一个人钻进草丛里,一次次用钳子捡白色垃圾,专心致志,也有两人一组,一人夹垃圾,一人张开塑料袋装垃圾,配合默契,没有多久垃圾袋就装满了。当然也有淘浆糊的,有几个大学生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忘了今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大学生团建肯定是社会实践活动之一,除了捡垃圾,他们肯定还带有不一样的课题需要研究。海叔观察到,有几组同学,捡垃圾时非常认真,但对周边环境的观察更仔细。有人拿出相机从多角度拍照;有人指指点点周边的树木和草丛;有人盯着周边的座椅、路灯、人行道、无障碍设施、排水系统等等,在做记录。他们似乎在为给当地政府提建议而搜寻第一手资料。</p> <p class="ql-block">这时的海叔,真的好想让他们来采访本人一下。海叔有很多合理化建议,真愁无处诉说呢。譬如,眼前的枯树应该人为放倒了,不然自然倒下会砸伤人;小公园里应该规定不能随意遛狗,应该像其它地方一样开辟“遛狗专区”;草地应该及时修割,入春了,长得快,踩上去都已经没掉鞋帮了;垃圾桶设置不合理,开口大一点,许多垃圾都塞不进去,只能随地扔等等…</p> <p class="ql-block">这时,很特别的一幕出现在海叔的眼前。看到了一个穿了绿色马夹的女大学生,身边是一辆婴儿车,推车的应该是他丈夫。一家三口,有说有笑,每捡到一个垃圾,妈妈对车里的婴儿就说上几句,还时不时地与丈夫交换角色,自己推着小车与婴儿互动,让丈夫替她捡垃圾。这真是一个负责任的家庭,估计还处在哺乳期的女大学生应该有一万个理由对“捡垃圾”这个团建活动告个假,但她没有这样做,她很珍惜这样的团建活动,还把丈夫和孩子一起请来了。还好,天公作美,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让婴儿沐浴着阳光,感受着与爸爸妈妈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这一幕既有阖家欢乐的温馨,又有贡献社会的实际行动,这样的家庭教育氛围值得弘扬。</p><p class="ql-block">眼皮底下的垃圾快捡完了,他们要去开辟新的“战场”。凝望着大学生们渐渐远去的背影,海叔要为他们的善举点个赞。谁说团建活动必须高大上,“捡垃圾”不逊于高大上;谁说大学生捡垃圾是“小儿科”,勿以善小而不为,眼望天空,还需脚踏实地。</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2日于Maquarie Park Sydney NSW Australi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