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学科组长赴京参加神舟智达高考研讨会

张玲

<p class="ql-block">9月19日,黄骅新世纪中学由刘志刚校长,刘文榜校长亲自带领高三年级各学科教研组长,参加神州智达高考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各位教研组长与来自各地的教育同仁共同探讨高考命题趋势、备考策略及教学方法革新。此次学习不仅让大家对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一、 把握命题趋势,明确备考核心</p><p class="ql-block"> 研讨会中,专家结合近年高考试卷,深入分析了命题的“稳”与“新”。“稳” 体现在核心考点的延续性,如语文的阅读思辨能力、数学的逻辑推理、英语的语言运用,始终是考查重点;“新” 则体现在情境的创新,命题更注重结合社会热点、科技发展(如人工智能、生态保护)和传统文化,强调知识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二、 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效率</p><p class="ql-block">在分组讨论环节,多位优秀教师分享了实用的教学经验,让我深受启发。其一,分层教学的精准实施: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和作业任务,避免“一刀切”。例如,基础薄弱的学生侧重基础知识巩固,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增加拓展性题目,激发其探究兴趣。其二,思维导图的高效运用: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章节知识点,帮助其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系统性认知,尤其适用于文科的知识整合和理科的逻辑梳理。其三,错题本的科学使用:强调错题不仅要“订正”,更要“分析”,让学生明确错误原因(概念不清、审题失误、方法不当),并定期回顾,避免重复。</p> <p class="ql-block">三、 关注学生成长,兼顾应试与素养</p><p class="ql-block">研讨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被多次强调。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考查,更是对学生价值观、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检验。这提醒我,在备考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关注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四、 加强团队协作,实现资源共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备考不是单个教师的“单打独斗”,而是整个备课组、甚至全校教师的“集体作战”。研讨会上,不少学校分享了备课组的协作经验: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教材、设计教案;分工整理教学资源(如专题练习、时政素材),实现资源共享。</p> <p class="ql-block">此次高考研讨会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更新了教学理念,也找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未来,将把所学所悟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精准把握备考方向,既要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也要助力其培养终身受益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 为2026年高考做好贮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