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他人就是自己。因为所谓的他人,并不是他人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在他人身上的投射,离开了我们既有的观念与认知模式,根本就无法了解他人,而这个他人其实是我们自己不经意间创造出来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人就是我们自己。</p> <p class="ql-block">人活一口气。今天读贾平凹的《老生》,更确信了这个观念。人与其他动物之不同,只在于人是有精气神的,否则人还活个什么劲儿呢。人能生存下来、发展壮大,成龙成凤,全靠精气神。一般来说,人都是热爱生命的,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那些寻短见的人,都是因为觉得生无可恋,才走上绝路的。人又是最怕孤独的,所以总想找人说话,以排遣自己的寂寞。没文化的,就找街坊邻居说三道四,说个心里痛快才能睡个好觉;有文化的,可以不找人说话,而是在纸上说话,把自己心里想的都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以期得到读者的共鸣和共情。如此说来,人无非是害怕寂寞的动物罢了,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才见出不同,至于高下,那是文人们自己的说法,其实文人和粗人没有本质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别人,都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视角,用我们自己的观点去判断,忘记了别人也是一个主体,他(她)的一切思想行为都由他(她)自己负责,也只能由他(她)自己负责,正如我们自己一样。可笑的是,我们总是拿着人家根本就不知道的东西去对待人家(一如别人对待我们一样)。人生多少可笑可悲的事情往往都是这样产生的。人与人的隔膜如同万重大山,也如远隔重洋……。如果人人都忙于枯燥的思东想西,做些隔靴搔痒的事情,那世间该是多么无聊。也许,随遇而安、见好就收才是最熨帖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人生本是一次单向旅行,有起点有终点但没有休息点,因为当你休息时,时间并不停歇,生命仍在变动,你失去的就永远不再拥有。人生也可说是一场劳役,你不能劳作之时,也即衰老之日,预示着归期的临近。
</p><p class="ql-block">人生这一场劳役,本没有什么意义,是自以为聪明的人类耐不住性子,不得不从中找出一些肯定自我、安慰自己的理由来。于是乎,意义之说、价值之论就产生了。而人类“虚构”的意义、价值之说,反过来控制了人们,使其终其一生在为各种意义或价值而努力。小时候,大人说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好娶老婆、吃香的喝辣的;长大了,家长说要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过人上人的好日子;到老了,自己才发现这一生都是在在别人的“忽悠”下度过的,更多的时候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真正为自己活着的时候实在有限。其实,人生如梦也好,人生痛苦也罢,只要能说出来的看法,都是事出有因,不是空穴来风;人生是什么,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没有一个准头。</p> <p class="ql-block">人作为靠精神自慰而存在的生物,是离不开价值与意义的谎言的,犹如西方人离不开上帝一样。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悲哀的,因为他的归宿是彻底地消失在物质的转化之中;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是自安的,他们知道自己归宿在上帝那里。尽管同样虚妄,但在这样的美梦中死去,也是难得的幸福。而我们所谓去见马克思,不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吗?而这时候的马克思,则是如上帝一般的存在。</p><p class="ql-block">人无归宿是可怕的,所以不少大家,到老年时都皈依了宗教,宁愿在梦想的上帝那里谋得一席之地。可怜的人心!</p> <p class="ql-block">人虽然只能经略自己这一生(而且还要掐头去尾:少时的无知无识与老迈时的无可奈何),但有了前人经验教训的殷鉴,还有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就有了纵横天下、建功立业的志向与努力。
</p><p class="ql-block">所谓历史,就是人类一代代不懈奋斗的过程。然而历史变迁是诡异的,虽常常重蹈覆辙却又曲折向前。而作为历史曲折前进的创造者的个人,在自己历史的经纬度上自有其沉浮的逻辑,有人成为雄居天下的主人,有人成为维持君权的重臣,有人成为雄才大略者的垫脚石,更多的是如蝼蚁一样的黎民百姓。今读《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作者:孙皓晖,201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我读的是电子版),让我再次为历史发展之曲折而扼腕长叹,更为历代英雄豪杰所折服,但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无从知晓其名号的万万千千的“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凡夫俗子。怪不得那么多人都想向人生的金字塔顶端攀爬,哪怕摔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在一国之内居于顶端者仅仅就那么一位。为了这个宝座,历史上有多少人斗得不亦乐乎,有多少人成为“肉搏”的牺牲品!可以说,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续集不断的电视连续剧,每一集里都是白骨森森。身份名利地位让多少人殒命“疆场”!</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很难体会乱世的人心。有的人很向往乱世出英雄的壮阔,但他们忘记了乱世往往是尸横遍野的残酷。生活在乱世的人,为了求生存、谋发展,长期活在困顿、挣扎、压迫、流血的环境中,他们盼望和平与安宁之心相当强烈。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和平安宁的时代,是何等幸事。我们可能无法成龙成凤,但也不至于横尸街头,单享有的这份幸运就是最好的慰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