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老年大学开学啦!

东方绿舟

<p class="ql-block">昵称:东方绿舟</p> <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816634</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8日上午,我迎来了厦门老年大学开学的第一天。刚好我们声乐初级班的第一节课。我高兴地迈入了宽敞的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现代化的建筑外墙上,波浪形的线条仿佛在轻声吟唱,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街道上来往的车辆与行人匆匆而过,而我的脚步却格外轻快。这所藏在城市绿意中的学府,像一位温厚的老友,静静张开双臂,欢迎每一位归来或初到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走进正门,浅灰色的石材墙面沉稳大气,红底金字的“厦门老年大学”在晨光中熠熠生辉。那块刻着“博学厚德 康乐有为”的大石头静静立在花木之间,像一句无声的承诺——学习不止于年龄,成长不困于时光。</p> <p class="ql-block">校徽上的飞鸟展翅欲翔,仿佛正从岁月的枝头起飞。它不飞向远方,而是飞进教室、飞上讲台、飞入我们这些白发学员的眼中。原来,梦想从不曾老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重新被点亮。</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的三块标牌整齐并列:“国家老年大学厦门分部”“厦门老年大学”“厦门老年大学”。墙前几盆红花盛放,像系在岁月上的蝴蝶结,喜庆而温柔。花盆里的红花随风轻摆,像是在鼓掌。这里没有隆重的仪式,却处处藏着用心——每一句标语,每一盆绿植,都在说:你值得被欢迎,你值得被期待。</p> <p class="ql-block">穿过走廊,粉色的指示牌跃入眼帘:“最美不过夕阳红”“学习之路永不止步”“天天向上”。这些字句像一束束光,照进心里。我抬头看,尽头是教学楼的轮廓,也是新知识的起点。脚下的路平坦明亮,一如我们此刻的心情——不急不躁,满怀期待。</p> <p class="ql-block">校园里橙色的指示牌热情地招呼着:“欢迎新老同学入学!”箭头指向不同的教学楼,也指向不同的兴趣与热爱。绿树成荫,楼宇错落,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宁静中涌动的生机。有人提着水杯缓步前行,有人低头翻看课表,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我又来了”的笃定。</p> <p class="ql-block">在这面墙上,“新时代三有老人”几个金光大字格外醒目——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旁边的宣传牌上写着“快乐生活”“夕阳好”,我不禁笑了。谁说黄昏就该安静退场?我们的夕阳,正燃烧着最温暖的火焰。</p> <p class="ql-block">天空晴朗,白云飘飘。蓝色的指示牌蓦然亮眼:“我们开学啦!归来仍是少年”。是啊,只要走进这扇门,年龄就只是数字,心却永远年轻。好Young的老年派,不只是口号,是我们用歌声、画笔、舞步写下的宣言。</p> <p class="ql-block">入学指示牌立在绿草间,星星图案闪着童趣的光。“新老同学入学!”卡通图案俏皮可爱。大树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是为我们的青春作注。原来,年轻不是年龄,是一种状态——是走进教室的脚步,是举起手提问的勇气,是写下笔记的认真。</p> <p class="ql-block">声乐教室所在的走廊明亮整洁,天花板的灯光温柔洒落。教室里播放着詹校长的开学致词,让校园倍感温馨。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没有长篇大论,只有几句贴心的问候与鼓励。他说:“学习,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来这儿,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取悦自己,丰盈余生。</p> <p class="ql-block">开学第一天,课任老师刘丽英一身红色旗袍。给我们上生动活泼的课。站在讲台前的她,指着电子白板上的座位表,一一念出我们的名字。教室里回荡着“到!”的回应,此起彼伏,像一场久违的点名仪式。白板上写着“声乐(初级18)班”,数字后面是时间、是地点,更是我们共同约定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教室里,大家坐得整整齐齐,有人拿着笔记本,有人托着下巴认真听讲。没有催促,没有压力,只有对知识的渴望。这里的课堂,不为考试,不为文凭,只为那一句“我还想学”,只为那一瞬“我懂了”的欣喜。</p> <p class="ql-block">刘老师坐在钢琴前,一袭红裙如花绽放,手指轻落,音符便流淌开来。她笑着对我们说:“声音要从心里出来,不是从喉咙。”那一刻,教室里仿佛有光。我们这些零基础的“老学生”,在她的引导下,竟也唱出了第一句完整的旋律。原来,音乐从不拒绝任何人,尤其是热爱它的心。</p> <p class="ql-block">大厅里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工作人员穿着制服,微笑着指引方向。一位穿白衬衫的男士刷卡进闸,背影挺拔。这里没有“老人优先”的标签,只有平等的学习权利。我们不是被照顾的群体,而是主动求知的学人。</p> <p class="ql-block">放学了,同学们一起走出校门。</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建筑泛着柔和的光,弧形的外墙像张开的怀抱。我们三三两两走着,有人哼着刚学的歌,有人聊着下周的课程。自行车从身边轻轻掠过,像时光的低语。这一天,没有惊天动地,却足够温暖人心。</p> <p class="ql-block">回望校园,红字校名在绿树间清晰可见。花在开,树在长,我们在学。这所大学,不只教知识,更教我们如何优雅地老去,如何热烈地活着。</p> <p class="ql-block">我还不舍,在校门口叫同学为我拍张留影。</p> <p class="ql-block">站在那三块标牌下,我笑着摆好姿势。粉色上衣,黑色裤子,背包里装着新发的教材。镜头定格的那一刻,我不是退休职工,不是谁的父母,我是“厦门老年大学”的学生。这身份,比任何头衔都让我骄傲。</p> <p class="ql-block">开学第一天,我重新成了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