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0日结束科索沃一日游后返回北马其顿。我对北马其顿有着太多的期待。它的国名为什么不保留如雷贯耳的马其顿而改为北马其顿?它跟历史上产生过亚历山大大帝的伟大的古马其顿是同一个国度吗?等等,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我的北马其顿之旅。</p> <p class="ql-block">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是北马其顿的心脏,是一座历史与现代融合交汇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斯科普里被誉为雕塑之城。雕塑主要以历史和宗教人物为主题,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透着马其顿人刻在骨子里的王者之傲气。这是古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的铜像(网络照片)。在高高的圆柱形基座上,亚历山大大帝骑着骏马,一手握住缰绳,一手持着利剑,神情笃定,目注东方,一副所向披靡的气概。身下战马则跃起前蹄,随主人杀入敌阵,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母孕雕像。这是一组母亲从怀孕到养育儿女的雕像群,人物栩栩如生,十分动人。</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看三层楼上的雕塑装饰。对于满城修建的雕塑,有人批评说,应该把联合国和欧盟的大笔救援款项用于改善贫困,而不是美化城市。反对者说,美化城市带来的旅游收益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见仁见智吧。</p> <p class="ql-block">其实现代的马其顿人与两千多年前产生过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古马其顿人没有半毛钱关系。现代马其顿人是公元6-7世纪定居于此的斯拉夫人的一支,而上古马其顿王国的马其顿人是古希腊人。</p> <p class="ql-block">早在青铜时代,一批希腊语部落迁至到如今的北马其顿。但他们的脚步并没有在这里停止,而是继续南迁至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当然总有一些部落留了下来,其中一支就是马其顿部落。后来马其顿部落越来越强大,最终将领地扩展到希腊的爱琴海沿岸地区,形成了马其顿人自己的国家。马其顿人作为希腊后裔,高度认同希腊文化,崇拜希腊诸神,是希腊城邦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古马其顿处于希腊文明北端的边疆地区,就其文明发展来看,远远落后于其他希腊城邦。当希腊城邦已达到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古马其顿才刚刚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那时的马其顿人基本都是农民和牧民,当然战时就变成军人了。</p> <p class="ql-block">古马其顿真正强大起来是在腓力二世国王的领导下。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召集希腊各邦开会,成立了希腊城邦联盟,并决定由自己率军攻打波斯。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女儿的婚礼上遭遇暗杀,东征的重任就落在了当时只有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的头上。</p> <p class="ql-block">腓力二世雕像。这是一座纪念碑式的喷泉雕像,托盘式圆柱屹立在水池的中心,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振臂挥师,准备率领希腊大军东征波斯。</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历史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从公元前333年到323年十年时间里,无敌的亚历山大大帝率军越过赫勒斯滂海峡,占领小亚西亚,打败大流士三世亲率的波斯大军,征服叙利亚和腓尼基,占领埃及并建城亚历山大里亚。继续东征后,越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彻底灭掉波斯帝国。</p> <p class="ql-block">势不可挡的马其顿大军最后征服了阿富汗,打败了印度,创建了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马其顿帝国。当他准备继续南下的时候,征战多年的马其顿士兵归心似箭,更难以忍受印度多雨酷热的天气,因此发生了多次公开哗变。亚历山大不得不回返,途中突发疾病逝世,年仅33岁。</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的逝世给帝国带来灭顶之灾。除了亚历山大外,谁还有如此巨大的凝聚力控制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随之而来的被占领地区的反抗、各部将之间的内卷厮杀争夺地盘,使帝国陷入混乱。亚历山大创建的伟大帝国最终一分为三,即包括埃及和叙利亚南部在内的托勒密王朝、包括小亚西亚和叙利亚北部在内的塞琉古王朝、以及包括马其顿和希腊在内的马其顿王国。</p> <p class="ql-block">Kara 城堡。Kara的意思就是城堡,它位于斯科普里附近,是一座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古城堡遗迹。城堡建在地势险要之处,有着坚固的城墙和防御工事,在历史上曾起到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如今,虽然历经了岁月的侵蚀,其残垣断壁依然能让人想象的到当年的雄伟壮观,也可以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从古城堡俯瞰整个斯科普里市。</p> <p class="ql-block">古朴的斯科普里石桥跨越瓦尔达尔河,把老城和新城、把历史与现代连接了起来。石桥建于十五世纪拜占庭帝国时期,桥长200米左右,有12个半圆形桥拱,是北马其顿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靠近老城的一端,石桥两边各有两尊西里尔和美多德兄弟的雕像。公元九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和君士坦丁堡牧首指派修道士西里尔和他的弟弟美多德,前往今天的捷克传播东正教。在传教过程中,兄弟俩创造了斯拉夫字母,广为使用至今。他们受到斯拉夫人的敬仰,经常有人前来祭拜并送上鲜花。</p> <p class="ql-block">斯科普里曾发生过两次毁灭性地震,最近的一次是1963年。这是在老火车站原址修建的地震博物馆,面朝主干道的外墙上有一个纪念钟,时针永远停留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p> <p class="ql-block">2012年完工的凯旋门,是为了纪念北马其顿独立二十周年。1991年北马其顿脱离前南斯拉夫,建立了独立的北马其顿国。</p> <p class="ql-block">1991年独立后,取名“马其顿共和国”,但遭到邻国们的强烈反对,特别是南边的希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希腊有十三个大区,其中三个大区的名字是马其顿,它们是东马其顿、中马其顿和西马其顿。而且古代马其顿的首都就在中马其顿境内,也就是说,古代马其顿的中心区域在希腊。希腊认为,现在脱离出来的这个前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国只不过是古代马其顿王国的边缘地带,如果自称马其顿国,那就太不量力了,是对历史文化的剽窃。导游山河说,欧洲各国历来都比较迁就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最终在争辩了将近30年后,在2019年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北马其顿的确很小,面积只有2.5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90万,但失业率超过百分之十二。看来跟巴尔干另一个穷国科索沃有一比。但斯科普里的老城区还是很热闹的,充满了中世纪的气息。石板铺街,历史悠久的清真寺和各种手工艺店铺,让人仿佛穿越到了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的那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毕竟被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了五百年,如今的老城有着明显的土耳其风味。</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城门楼子。</p> <p class="ql-block">圆顶建筑很像是在很多奥斯曼殖民地看到的土耳其澡堂子。</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看门口的牌子,还真以为这是在土耳其逛店呢。</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十五世纪的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是奥斯曼建筑风格杰出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在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家特蕾莎修女的出生地修建的纪念馆。关于特蕾莎修女的丰功伟绩,我在《巴尔干半岛之旅——科索沃》中已经做过详细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p> <p class="ql-block">特蕾莎修女纪念馆旁边的清真寺。在著名的天主教修女纪念馆旁修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这多少有些奇葩。但在巴尔干国家并不罕见,这凸显了这一地区民族和宗教融合共存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本以为介绍北马其顿只需要一集,但发现很难都挤进来。那就下集再好好介绍北马其顿最著名的景点奥赫里德湖 Lake Ohrid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