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45410714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家张怡筠说:“旅行,是心灵的阅读,而阅读,是心灵的旅行。”9月16日,秋阳似火,我和美篇的几位好友从武汉出发一同踏上了湖北阳新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追寻红色基因。刚踏入阳新,内心便被兴奋与激动填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们来到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进馆内,陈列的文物与一幅幅历史图片,仿佛将我们拉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从讲解员的口中,我们了解到阳新人民参与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1925年,阳新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在此成立;1930年,彭德怀、何长工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进驻龙港,开辟鄂东南革命根据地,这里也成为湘鄂赣边境鄂东南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span></p> 第一部分:真理引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纪念馆第一展区:龙港地处鄂赣边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古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革命时期,龙港组建起鄂东南地区农村第一个党组织,如春雷乍响,传播党的先进理论,唤醒人民群众, 指导革命斗争。土地革命时期,龙港成为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云集中共鄂东南特委、鄂东南苏维埃政府等48大机关,被誉为“小莫斯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龙港人民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屠杀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清剿”,英勇开展游击战、阻击战等人民战争,为夺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span></p> 第二部分:武装斗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纪念馆第二展区: 随着国共合作的进行,特别是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工农运动的高涨,阳新地区党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后,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归于失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领导人民“找着新的道路”。阳新特别是龙港地区人民在经过大革命洗礼后,更加坚定地走上了农村武装割据道路。</span></p> 第三部分:鄂东南根居地中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纪念馆第三展区:一幅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壮阔版图在眼前铺展。湘鄂赣边区的烽火中,这片根据地迎来鼎盛时期,版图横跨鄂东、鄂南、赣北等地,统辖约21个县,区域面积达3万平方千米,承载着500余万苏区人民的希望,成为当时湘鄂赣根据地中面积最广大的区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的转折定格在1931年1月,中共鄂东特委进驻龙港,这座小镇自此肩负起新的使命,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与指挥中心。从这里,革命的指令传向各地,武装斗争的火种熊熊燃烧,在这里,根据地军民凝聚力量,推动土地革命、政权建设蓬勃开展。龙港,作为根据地的核心枢纽,见证了鄂东南苏区的辉煌岁月,也为湘鄂赣革命斗争的推进筑牢了坚实根基。</span></p> 第四部分:鱼水情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纪念馆第四展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军民往事徐徐展开。彼时,中国共产党在龙港领导武装割据,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苏区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为百姓分田地、建学堂、兴水利,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誓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们与群众同吃一锅饭、同耕一块田,在敌军“围剿”时,百姓们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送粮、传递情报,甚至将自家子弟送上前线。这种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情谊,恰如杜甫笔下“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所蕴含的底层共情,更在此升华为军民血肉相连的深情。正是这份鱼水相依,孕育出苏区干部的优良作风,也让“军民团结如一人”的佳话,在龙港的红色土地上代代流传,成为永不磨灭的精神印记。</span></p> 第五部分:走向胜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纪念馆第五展区:一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在眼前铺陈开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日战争时期,鄂东南凭借独特的战略位置,成为江南抗战的重要桥头堡。龙港人民凭借顽强意志,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解放战争的烽火中,这片红色热土上的人民热情高涨,踊跃参军参战,后方全力保障物资供应,为解放军提供了坚实支持。他们怀着坚定信念,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用热血和生命践行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顾这段历史,恰如毛主席所写“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龙港人民以无畏的精神,为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革命走向最终胜利,书写了一段永载史册的英雄篇章 。</span></p> 第六部分:血染丰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纪念馆第六展区:眼前的史料如无声的誓言,诉说着阳新儿女的壮烈。1919年至1949年,20万阳新优秀儿女前赴后继,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们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毅然献出宝贵生命。“枯骨填成平等路,一腔热血洗环球”,这句诗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铺就通往光明的道路,用滚烫热血涤荡旧世界的黑暗,用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他们的英名与功绩,如丰碑永驻人间,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奋勇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出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从根据地的开拓、军民的紧密相连,到历经战火走向胜利,再到先烈们以热血铸就的不朽丰碑,这六个展区,串联起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先辈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万阳新儿女为革命赴汤蹈火,他们的精神与毛主席笔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相呼应。曾经,正是这些平凡又伟大的英雄挺身而出,以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改写历史,才换来如今的盛世繁华。他们的功绩,如璀璨星辰照亮历史长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将永远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负他们的热血与牺牲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