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举世瞩目的九三阅兵时刻,当我在电视机前全神贯注地观看时,心里是十分激动的,产生的感慨和联想也是多样的。有一个强烈的心情想要表达,就是对受阅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我首先看到各方队的受阅过程时,他们整齐列阵、威风凛凛,官兵接受检阅时响亮的回答声震长空。此时我看到受阅官兵身高基本相同,个个脸庞黝黑,显得结实而健壮。</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接下来的分列式中,气势如虹的各徒步方队,依次沿着东长安街阔步走来,这是中国军队特有的步伐,具有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气势,这阵势形成了真正的钢铁长城。他们是整个中国武装力量的代表和缩影,是中国军队形象的集中体现。然而,这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背后凝聚着受阅官兵的心血和汗水、吃苦和奉献,正如古话所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5年九三阅兵陆军方队。新华社记者 鲁金博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那一刻,我想起了参加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的同龄战友竹语松涛(美篇昵称),他曾多次谈起他的训练经历。他当时是装甲兵学院学员,1.78米的标准身高让他顺利入围编入装甲兵学院方队。训练极为严格,二月份就要求大家脱掉棉衣,每天长达11个小时的训练,使他们汗水湿透了衬衣。天安门两个华表之间96米是正步区,为了这128步,他们历经8个月的艰苦训练,最后秒米不差。受阅官兵来到基层部队后,都成了种子和标兵,在坦克十八团1990年的阅兵式分列式中,竹语松涛担任旗手,我编在机关方队中,那一次我们训练了一周的时间,在训练中和分列式时,让我们确实感到了受阅归来人的标准和规范。他们是基层部队分列式的样板,为部队的训练起到了示范和教员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装甲兵学院方队。照片由竹语松涛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那一刻,我还想起了参加国庆七十周年阅兵的薛政,他是朋友和同事的孩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2019年国庆阅兵时,他1.81米的身高,在文职方队中。我们在观看阅兵时,他妈妈打电话告诉了他所在的位置,我们一睹了他英姿威武的风采。阅兵结束后薛政休假时,我们相聚在一起为他祝贺,看到他又黑又瘦,脸上帽带没晒着的白痕迹清晰可见,身体比以前更结实了。他介绍说训练苦、标准高,要求军转文的干部和他们都要忘掉在原部队的习惯动作,一切从零开始。他们绑着沙袋练踢腿,汗流浃背练站姿,最后圆满地完成了受阅任务。载誉归来的薛政很看重我这个退伍军人的李大爷,特意为我带来了纪念品,其中有一个退伍军人事务部赠送的水杯。我都非常喜欢,一直在珍藏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9年国庆七十周年阅兵纪念品。黑猫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正在进行中,受阅官兵正气势昂扬、雄姿勃发地走过天安门广场,充分展示了英雄部队的血脉传承,钢铁长城的时代风貌,忠诚卫士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老兵,我在心里由衷地感慨道,为你们自豪,向你们致敬!</span></p> 谢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