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初二七班的班主任萧老师有点郁闷,因为捐书活动已经通知学生一个星期了,来捐书的学生还是寥寥无几,虽然有收到几本,叠在办公桌上只是一小摞,少得可怜,而且“品质”也不高,多半是学生们从前用过的小学旧课本,甚至还有幼儿园的《看图说话》,看看其他几位班主任的办公桌上的书,早已是“堆积如山”了,看看就不爽,想想心就烦。</p> <p class="ql-block"> 这是校团委发起的一个为西部贫困山区孩子的捐书活动,自己班的学生怎么这么不给力,不给面子啊,萧老师心想,看来不“摊派”一点任务,下一道死命令,我班在这次活动中会“很难堪”的,于是在这周的班会课上,萧老师再次郑重其事要求:每人至少捐书一本,多者不拒。看着萧老师的强硬态度,学生们是面面相觑,无语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一招可真灵验,第二天学生们都拿着书蜂拥而来,挤得老师办公室水泄不通,看到这情景,萧老师的脸上泛出了盈盈笑意,她随手翻看了几本,又丢了回去,还是没有几本像样的书,她心里有一丝不快,但完成任务是没有问题了,想到这一点,心中又有了一点宽慰。</p> <p class="ql-block"> 这时班长进来了,交给她一张捐书登记表,她接过来,迅速扫了一眼,突然她的目光停滞了,一本《沈石溪:我的小时候》,让她眼前一亮,啊,这可是一本好书!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讲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成长的故事,她家也有一本,是上周刚在书店买的,是给她读初一的儿子看的,书价是23元。是谁捐的?真舍得呀。这时她目光往下搜寻,看到了书名下面捐书人的姓名:区莎。</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来自云南曲靖的女孩,随父母打工到山城,是农民工的孩子,家境并不好,但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既是学霸,也是乖乖女,深得老师们的喜爱。区莎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何不叫来问问,探明究竟,也可做一个典型在班级宣传宣传,提升提升班级的正能量。想到这里,她对还站在一旁的班长说:“你去把区莎叫来,我有事要问她。”不一会,那个叫区莎的女生进来了,她剪着齐耳的短发,略黑的皮肤,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着,面带微笑,很有礼貌地问道:“老师,您叫我有事吗?”萧老师开门见山地说:“你捐的是一本好书啊,你舍得?”“老师,开始我也真的是舍不得,后来想通了,既然要捐书,就要把最好的书捐给别人,要么就不要捐。”区莎回答的是那样的爽快,而且是振振有词,让萧老师一时语塞,自己都有点惭愧起来,这本书自己都舍不得捐出去,她似乎快要比出自的“小”来,她想不到区莎同学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区莎同学你的想法很好,你在同学当中起了一个表率作用,谢谢你!”萧老师非常感慨地说,情绪也有些激动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早读课,萧老师也捐了两本书交给班长,班长把书名也登记下来:一本是曹文轩的《草房子》,这是一本作为义务教育的语文指定课外读物,还有一本是傳雷的《傳雷家书》,是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家长及中小学生必读书。接着她很诚恳地对全班同学说:“区莎同学无私地把自己心爱的书捐出来,这不仅体现她的慷慨,更表现了她的真诚,她的这份对人的友善与纯真的心,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包括老师我自己……。”话音未落,教室里已经响起了一片掌声。</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几天,学生们又捐了好多书,有的是刚买的新书,有的是珍藏已久的名著,虽然有点舍不得,也还是“忍痛割爱”了,但大家还是很开心,很满足,因为这次大家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只有真诚地去帮助别人,自己才会收获无穷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