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维修记

老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十八日,从东湖公园回来时,感到特别地热,我习惯性地打开冰箱想拿根冰糕降温,可打开门的瞬间,心里一下全凉了—— 满盒的冰糕全化成黏糊糊的液态。我赶紧把冰箱里的鱼、肉等容易变质的食材转移到了另一个冰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用手机搜索相关故障,大多说可能是启动器或温控器(上下都不凉或冻得太严重)、压缩机坏了。我照着网上的教程,先小心地把启动器卸下来,用万用表测量它的电阻阻值,数值显示在正常范围里,又晃了晃,里面有响动(好的不响)。又想起之前了解到的,温控器和压缩机直接损坏的情况其实不太多,心里稍微轻松了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为了确认情况,我给修理部打了个电话咨询,对方说要是上门检修维修,大概得一百五十元。挂了电话,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网上搜了搜冰箱配件,发现一套启动器和蝶形保护器才二十元,想着就算自己换不好,损失也不大,就果断下了单。好快,第三天晚上,配件就到了。第四天一早我就照着网上的教程,一步步把新的启动器换了上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按下电源的那一刻,我屏住呼吸仔细听,果然听到了压缩机工作的声音,伸手摸了摸冰箱壁,也慢慢热了起来 —— 这是冰箱开始制冷的信号!我心里一阵高兴,觉得总算把问题解决了。可没高兴多久,过了一会儿冰箱壁又慢慢凉了下来,好像又不工作了。我赶紧换了个插座再试,冰箱确实又启动了,可反复试了几次,还是那个老毛病。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又对着手机查了半天,有网友说可能是新换的启动器型号不匹配。正当我对着冰箱犯愁,准备再下单换个型号时,忽然想起可以再仔细观察观察 —— 伸手摸了摸压缩机,发现它还热着,又把耳朵贴在冰箱侧壁上听,能清晰地听到轻微的嗡嗡声,这说明冰箱其实一直在工作,并没有停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验证一下,我找了个纸杯装满水放进冰箱冷冻层,然后耐着性子等了十二个小时。再次打开冰箱门时,杯子里的水已经结结实实地冻成了冰块 —— 原来冰箱还在工作,之前的 “故障” 只是我观察不仔细造成的误会!​</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这件事给我的启发特别大。一开始看到冰糕融化,我就慌了神,只盯着 “冰箱不制冷” 这个表面现象,还差点因为误判花了冤枉钱。后来才明白,看问题真的不能只看表面,更不能只抓着一个片面的细节下结论,必须全方位观察、多维度验证,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同时我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修理的功夫还是不到位,动手能力不够熟练,遇到问题时的经验也太少,才会在一开始走了弯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不过这次经历也让我更明白 “学无止境” 的道理,世上其实没有那么多解决不了的难题,只要肯主动学习新技能,多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就能一点点提升自己。就像修冰箱这件事,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最后不仅省下了维修费,还学会了怎么检查冰箱配件、怎么判断基本故障,更收获了比技能更重要的思考方式。未来不管遇到什么事,我都会记得这次 “冰糕引发的维修课”,带着这份耐心和钻劲,继续学习、继续实践,相信只要肯用心,就能在一次次尝试中不断进步,真正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