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玲珑塔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北里3号,毗邻京密引水渠。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寿寺古塔为核心的城市公园,其前身为明代慈寿寺遗址,占地面积约7公顷。光绪年间慈寿寺被大火焚毁,仅存古塔,1990年海淀区政府以古塔为中心建公园,布局分南部规则园林与北部自然山水区。其间设置了山亭湖榭,曲径小溪,使之成为京密引水渠畔一道靓丽的风景。公园内主要景点由北往南依次为火车头广场、中心湖区、往来亭、观景平台、鉴池、慈寿寺塔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车头广场是利用1937年产的日本蒸汽机车,1956年中国对其进得行了改造,机车全长22.634米,设计时速80Km/h,于20世纪70年代退役,1991年移至公园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心湖区是在湖边点缀叠石拙山、水生花卉、曲水流觞、野花浪漫。往来亭,东西两面开门,门的立柱上各镌刻了一幅楹联,东边一幅是:寺废塔存遗古韵,水流鱼跃颂新风;西边一幅是:新亭夕照留伊倩影,古塔朝霞寄我诗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景平台为防腐木结构,伸展向水面,湖岸美景尽收眼底,向东南方向眺望,中央电视塔雄伟壮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鉴池,古塔倒影,波光粼粼,仿佛游客跟随着古塔上的雕刻,以清澈的池水为时光隧道来到明万历年间,看看帝王将相的各种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寿寺塔,原名永安万寿塔,又名八里庄塔,俗称玲珑塔,仿天宁寺塔而建,故与天宁寺塔并称姐妹塔。明万历四年(1576年)始建慈寿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修缮,清光绪年间寺庙被一场大火焚毁,只留有慈寿塔和塔前的两座石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寿寺为明神宗之母慈圣皇太后于万历四年(1576年)所建,万历皇帝登基时年仅十岁,内外政事均由李太后执掌,李太后生平好佛,在她主政期间,命人在京城内外兴建修缮了许多寺庙,慈寿寺即为其中之一。慈寿寺原有五进院落,建筑规模很大,主要建筑建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南向北分布有山门、天王殿、永安万寿塔、延寿殿、宁安阁等。主殿两侧还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整个慈寿寺庙宇壮丽、殿堂整齐,曾是京郊名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光绪年间,寺庙被大火焚毁,仅留下慈寿寺孤塔和塔前的两座石碑矗立在寺庙的废址上,慈寿寺塔挺拔秀丽,为八边十三层实心砖塔,通高50米,没有阶梯,不能攀登。整座塔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基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条石砌筑的平台,上部是双层的须弥座,须弥座上有40个壶形小龛,内雕有200个人像,每个人都源于一个教化人类、敬佛向善的佛教故事。须弥座上刻有笙、萧、琴、瑟等全行乐器图案,这是在佛塔上不多见的。须弥座上以三层仰莲瓣承托塔身,塔身平面呈八角形,正四面辟券门,四斜面饰券窗。门窗装饰为仿木构形式,门窗上部和两侧为高浮雕力士、菩萨、天部神像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身转角处的砖柱上浮雕升降龙,塔四面拱券门上嵌有石额,东面额为“镇静皇图〞,南面额为“永安万寿”,西面额为“辉腾日月〞,北面额为“真慈洪范”。塔身以上为密檐,挂有铁质风铎,13层共有3304个风铎,每逢微风拂过,风铎叮当作响。每层檐下均有24个佛龛,原供奉312尊佛像。塔刹为铜质葫芦形摩尼珠式鎏金宝瓶,下有覆莲承托,自刹顶垂铁链八条,与刹座下脊相连,用于加固。慈寿寺塔自下而上,密檐逐层缓缓上收,檐下砖雕的斗拱层层支护,直到塔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寿寺塔所有雕饰造型,均生动优美、线条流畅,是不可多得的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珍品,对于研究当时雕刻工艺有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敬请提出宝贵意见!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