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北线317之旅:孜株寺

沥青人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0日早7点从丁青县出发,走317国道,换535乡道,于8点来到孜株山脚下。然后用20分钟的时间沿12公里的盘山路从海拔3800米一路攀升至4800米,到达顶部的孜株寺。相当于坐着电梯直线上升1000米,这对于高反是个考验。以前这12公里的盘山路是土路,须四驱车可上,我这次很幸运,沥青路面刚铺装完。上山时还有幸近距离遇到几只岩羊。大致游览后于9点半下山。</p><p class="ql-block"> 孜株山很陡峭,怪石嶙峋,禅院叠叠。山顶有个厕所,据说是海拔最高的厕所。最顶上落着秃鹫,可能是在“天葬”仪式中派上用场吧?</p><p class="ql-block"> “孜珠”是藏语的音译,意为“六座山峰”。这里的僧人们信奉“苯教”,当地居民也有信奉苯教。我在游览时遇到一些当地居民来此“转山”,还遇到三位目测年近80岁的老奶奶也来转山。其中有一位还用手势大概告诉我:你行走的方向错了,与她(他)们转山的方向相反了,示意我往回转。因语言不通,我的理解是这样。苯教有四大神山之说:阿里的冈底斯山、林芝的本日神山、昌都的孜珠山、德钦的梅里雪山。‌苯教是西藏最古老的原始宗教,独立于藏传佛教体系之外,不属于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或格鲁派等任何藏传佛教派别‌,它起源于古象雄地区,与藏传佛教存在冲突和部分融合,但始终保持自身宗教特性。‌“转山”这一传统就源于苯教,信徒们通过绕行神山实现精神净化与祈福。我信奉毛主席和共产党,不信奉苯教,也无欲无求,所以没有随人流转山,放弃了一次净化的机会,来此一游,只为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