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邦翰墨】熟后生

为你开心

黄庭坚论书法:“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始之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落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工也。”<br> 先生后熟,是每一个书法爱好者极力追逐的梦想,能够判断已有的精彩而掌握其中的奥妙,熟练地加以运用。绝大多数人认为的熟练,不够精彩,也只是自以为是的习惯,不具有学理意义上的熟练。即使能够勉强熟练,也就此停下,以为已达至境,甚至退步,以至于在浅俗中重复自己的浅陋。<br> “学力未到”、“不落蹊径”,古人总是那么简洁明快,一针见血,直面核心问题,让人提不起信心。<br> “学力未到”。学力,并不是如今人们说滥的综合素质,而是认知的水平和应用的能力。学力不行,必定心手相违,无需再多饶舌。<br> “不落蹊径”,必定是在学力能到的情况下,非有真性情不可。又岂止是建立个性那么简单。真是要通古今之变,才能进入,落尽繁华,走向更直截、更拙朴、更自然。<br> 熟后生,最难的是忘记已经形成的规则和程式,这是升华的过程,而不是堕落的借口。这是极高的要求,往上面附加多少苛刻的条件都不为过。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将书法的门槛抬得高不可攀,将“学力未到”者拒之门外,将混水摸鱼者淹个半死,古人真够苛刻。极个别能够走入先熟后生之境的人只会被误解被否定。<br> 董其昌说:“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傅山也说:“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成大家。”这些,离我们越来越远。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魏翰邦作品欣赏</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