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被确定在 T 形交叉点上的“晒网场”哈尔滨,以惊人之速,实现历史跨越,一座可与欧美各城市并驾齐驱的国际范儿都市于中国最北方横空出世。百余年来,因中东铁路而兴盛的哈尔滨中西交融,被誉为东西文明的交接点。 位于江桥胡同与铁路桥合围区域的中东铁路印象馆,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松花江铁路桥为依托,于 2017 年 9 月 1 日正式落成免费对外开放。 该馆建筑面积3340平方米,馆内展陈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有25000平方米的铁路文化主题公园,户外展区有中东铁路桥、黄继光号蒸汽机车、中东铁路塔楼,是迄今我国以中东铁路历史文化为题材的最大展馆。 中东铁路印象馆主要反映中国东北“T”字形铁路路段的建设、发展和历史沿革,以及中东铁路的开通对哈尔滨城市变迁的影响、对外交流交往的进程,再现沧桑厚重的历史。 作为镇馆之宝的老江桥又称滨州铁路桥,全长1015.15 米、桥孔19孔、桥宽7.2米,2014 年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停止运行,成为观光游览桥。 展馆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3D 模拟、历史档案、图片、文物等手段,用中东铁路、建筑之美、音乐之都、老城岁月等展区展现了哈尔滨的华洋商埠、侨民风情、中苏友谊等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用生动的中东铁路历史画卷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充分展现着哈尔滨的城市文化魅力。 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div><br><b>第一部分:“筑路:面向东方,联通欧亚”。</b>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和资料还原了中东铁路从酝酿筹备、勘察建设到通车运营的整个过程。</div> <b>第二部分:“沿革:远东角逐,路权沧桑”。</b>共分为六个时期,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沙俄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形成了一套殖民体系,形成了独立于中国管辖外的国中之国。 <b>第三部分:“铁路与城市:铁路枢纽,国际商埠”。</b>19世纪末哈尔滨已经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人口交通贸易等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发展与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 言</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松花江,哈尔滨的母亲河,千载文脉流动不息。<div><br>中东铁路,建于晚清列强殖民之际。白山黑水始迎“千古未有之变局”,五千里沿线,人群流徙,文明竞逐,风景迭变。</div><div><br>哈尔滨,初为“晒网场”,因中东铁路总埠之地位,迅速成为<b>“绾欧亚交通之枢纽、居华洋商埠之重心”</b>的国际大都市,华洋杂处,东西交融;城市风格,鲜见国中,蜚声世界,往来者众。</div><div><br>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铁路连通睦邻友谊,通衢中俄经贸文化。从枢纽站到中心城,因路而兴的哈尔滨必将因路而盛。对接"一带一路",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中东铁路故道旁,飞驰中国梦想。</div><div><br>中东铁路松花江第一大桥,沟通欧亚文明,叠架时空经纬,藏放百年物景。新老江桥,比翼历史与未来,汇成文明项链。</div><div><br>“中东铁路印象馆”以老江桥为镇馆之宝,展现中东铁路对哈尔滨城市变迁的影响及对外交流交往之进程,开启过去、现在、未来的精彩对话。</div><div><br>抚今追昔,鉴往知来;传承历史,以辅新命,是为中东铁路印象馆。</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部分 筑路:面向东方 连通欧亚</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言</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1891年3月29日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发布敕令,宣布为“满足军事目的”而修筑从车里雅宾斯克到海参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br>出于缩短铁路长度、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工程投入、加快建设进度、控制中国东北从而实现其“面向东方、连通欧亚”远东战略目的,沙俄通过1896年6月3日签署《中俄密约》攫取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过中国东北的权利。<div><br>沙俄在进行勘察、条约、筹款、机构等一系列的准备后,1897年1月8日中东铁路公司在彼得堡召开了第一次董事会,选举了董事、会办,聘亚历山大·约锡福维奇·尤格维奇(旧译茹格维志)为建筑中东铁路总工程师。7月7日,中东铁路工程局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成立;8月28日在中国小绥芬河右岸三岔口附近(黑龙江省东宁县境内)举行开工典礼。</div><div><br>铁路干线开始施工,采取了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近使用的方式。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是俄国人,铁路劳力从中国山东、河北、上海及中东铁路沿线廉价招募工人。招募数量从最初1万人到1900年达17万人。</div><div><br>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交付运营,中东铁路管理局成立。铁路全长2489.2千米,其中干线全长1514.3千米;支线全长974.9千米。修建住房面积28万平方米;修建机修库面积60万平方米。中东铁路从1897年动工至1903年通车历时6年,计耗资3.75亿金卢布。</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东铁路线路图 1903年</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部分 沿革:远东角逐 路权沧桑</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 言</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中东铁路是19世纪80年代开始酝酿、1891年3月经沙皇批准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沙俄远东政策的产物,又是沙国执行远东政策的工具。<div><br>沙俄通过《中俄密约》《中东铁路公司章程30条》《俄国政府监理满洲之原则》《中东铁路管理局组织大纲》等一系列的条约制度,谋取了铁路实际管理权、开矿权、铁路租让权、附属地设警权、司法权、驻军权等权利,推动实施“哈尔滨自治”“黄色俄罗斯计划”,达到永久占有的目的;无视中方主权、所有权,又先后通过《朴次茅斯和约》《日俄协议》《苏满协定》出卖了中东铁路的中方利益;与各帝国主义沆瀣一气,与英签订《英俄协定》,帝国主义纷纷加入、伙同瓜分。日本帝国主义更是通过中东铁路控制东北为基地、扶持伪满势力,妄图殖民中国。美国推行“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外交政策……列强在远东巧取豪夺地角逐,让这片沃土遍地烽烟。</div><div><br>面对列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各届政府及各界仁人志士为夺回路权进行了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护路维权、图存救亡的壮丽华章。</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部分 铁路与城市:铁路枢纽 国际商埠</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哈尔滨这座没有城墙的城市,在近代与一条铁路相伴形成。<div><br>俄国于1896年取得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修筑权,1897年又取得修筑哈尔滨至大连的南满支路的修筑权;1896年把中东铁路建设工程总局由海参崴迁到哈尔滨;1898年11月中东铁路局任命列夫捷耶夫为首任城市规划设计师,开始设计新市区的城市建设规划。</div><div><br></div><div>随着两条铁路线的建成,哈尔滨作为铁路交汇枢纽和中东铁路局的驻地,确立了铁路总埠的地位。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至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拉动了金融服务、贸易运输、修造建筑、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发展,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div><div><div><br>自1907年至1943年,共有18个国家在哈尔滨先后设立了21个领事馆、总领事管和代表部。一度在哈尔滨的外国人口比率甚至超过了中国人,给这个新兴城市带来了多元的宗教信仰、文化理念、艺术和饮食,现代工业文明开始在这里快速扎根、生长。</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结束语</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同样没有记忆的城市也难以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中东铁路印象馆的本次改陈就是为了更好地珍藏、研究、展示中东铁路昔日栉风沐雨的筑路记忆,探求历史时空里铁路和城市的变迁。<div><br>虽然往日尘烟不久,但其记忆却是极为丰富的。所包涵的事项多少前辈、先生于此兢业一生,无论是远东的角逐、利权的争夺,还是这条路上的物是人非,有些现在看来还是鸿泥雪爪。<br><br></div><div>中东铁路沿线,黑土悠悠,白雪皑皑,曾经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滚滚三江逝去,天理昭昭,历史煌煌,多少豪杰志士前赴后继……这里展示的我们在回味,这里诉说的我们在思索。这一座座耸立在追求路权回归、主权回归之路上的界碑,标识着我们思绪的方向和边界。</div><div><br>历史展陈,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站在历史长河的这个节点,我们共同的努力或佐以:铭记昨天,把握今天,迈向明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