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物课堂 共探教学新篇——2025年河池市初中教学视导生物组活动纪实

微笑

<p class="ql-block">九月的六圩镇初级中学,秋意渐浓却挡不住教研的热忱。2025年秋季学期河池市初中集中教学视导活动在我校拉开帷幕,生物组梁淑贤、覃仕文两位老师分别以《显微镜的使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课题,呈现了两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为这场教学盛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一、课前准备:匠心雕琢,只为课堂绽放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展示课达到最佳效果,两位老师在课前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  梁淑贤老师针对《显微镜的使用》这一课题,提前一周便开始调试实验室的每一台显微镜,确保光学部件清晰、机械结构灵活。她还为学生准备了标注清晰的“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和“操作步骤流程图”,将抽象的操作规范具象化。课前,她反复演练示范动作,从取镜时的“右手握臂、左手托座”,到对光时的“三转一看”,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p> <p class="ql-block">  覃仕文老师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准备中,更是“亲力亲为”。他清晨便到市场采集新鲜洋葱,亲手制作临时装片,反复对比不同撕取厚度、染色时间下的细胞观察效果,最终确定了“撕取内表皮、染色30秒”的最佳操作方案。他还精心制作了植物细胞结构模型,用不同颜色的材料区分细胞壁、细胞膜等结构,让抽象知识“触手可及”。</p> 二、课中授课:示范引领,探究中迸发思维火花 <p class="ql-block">梁淑贤:显微镜下的“探索启蒙师”</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梁淑贤老师的示范堪称“教科书级”。她站在讲台上,将显微镜轻轻取出,动作轻柔却规范:“取镜时,大家一定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震动损伤光学部件。”随后,她转动转换器、调节遮光器、左眼注视目镜的一系列操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同学们看,当视野出现明亮的圆形光斑时,对光就成功了!”她边操作边讲解,将“对光三要素”(低倍物镜、大光圈、电光源)清晰传递给学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进入学生自主探究环节,肃静的教室才是生动起来。学生们按照梁老师的示范,摸索着操作显微镜,试着观察永久装片。“梁老师穿梭在同学们中间,时而俯身纠正学生“单手取镜”的错误,时而点赞某组“规范的调焦动作”,课堂氛围既严谨又充满探究的乐趣。</span></p> <p class="ql-block">覃仕文:细胞世界的“结构解说家”</p> <p class="ql-block">  覃仕文老师的课堂,从一个趣味提问开始:“大家知道西红柿的果肉细胞里,是什么让它酸甜可口吗?”瞬间点燃学生好奇心。他先展示自己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逐一讲解结构功能:“细胞壁就像细胞的‘坚硬外墙’,支撑细胞形状;液泡里的细胞液,就是西红柿酸甜味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  实验环节,学生们在覃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撕的时候要轻轻的,像给洋葱‘剥薄纱’一样。”他的比喻生动形象,学生们纷纷露出了然的笑容。制作过程中,按六步骤:擦→滴→撕→展→盖→染,每一步都需规范的要求进行。当学生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覃老师特意强调:“大家对比一下,染色和未染色的细胞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各组开始热烈讨论“染色对观察的作用”,思维的火花在探究中不断迸发。</p> 三、课后评课:专业肯定,共促成长 <p class="ql-block">展示课结束后,市教研员与各校生物教师齐聚会议室,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评课交流。</p> <p class="ql-block">  市生物莫乃璐教研员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梁淑贤老师的课堂“规范性与趣味性并存”,通过精准示范和及时指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技能,真正实现了“从模仿到独立操作”的能力进阶;覃仕文老师的教学“具象化与探究性并重”,用模型、实物、实验三重手段,将植物细胞结构这一抽象知识讲得透彻易懂,学生的参与度和知识吸收率都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  参与评课的教师也纷纷表示,两节课不仅展现了我校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提供了“实验教学如何兼顾规范与兴趣”的优秀范例。有老师特别提到:“梁老师对学生错误的‘即时纠正+正向引导’,覃老师对实验细节的‘深度挖掘’,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亮点。”</p> 结语:以研促教,在生物天地里深耕 <p class="ql-block">此次教学视导活动,是对我校生物组教学实力的一次检验,更是一次专业成长的契机。梁淑贤、覃仕文两位老师的展示课,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教学的“深潭”,激起了我校生物组对“实验教学有效性”“知识具象化策略”的深入思考。</p> <p class="ql-block">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示范引领+自主探究”为核心,在生物教学的天地里深耕细作,让学生在显微镜下发现微观之美,在细胞模型中理解生命之秘,真正实现“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良性循环。</p> ——END—— <p class="ql-block">图片收集: 覃丹</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 覃丹</p><p class="ql-block">审核:莫应群、覃仕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