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山沟,带得走的故乡 ‍我是三线子弟

庄浩-JH

<p class="ql-block">我是川仪九厂子弟</p><p class="ql-block">站在十号楼前的小广场,我望着那片已然陌生的空地。记忆里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噼啪作响的乒乓球室、每晚挤满人的电视投影放映区,如今只剩几段残破的台阶在杂草间沉默。而远处小学广场上的露天电影院,早已变成了宁静的养老院。</p><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四川仪表九厂——1514信箱,我的整个童年宇宙。</p><p class="ql-block">一、梦中的阳光灿烂</p><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p><p class="ql-block">在梦中,我已长大,站在儿时的地方回想当年。可当我真正站在它们面前时,突然惊觉:原来十号楼楼前的操场这么小,台阶这么矮,小河坝的河道这么窄。而在儿时的我的眼里,它们是如此辽阔、如此高大,大到足以承载整个世界的重量。</p><p class="ql-block">就像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样,我的记忆永远停留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永远是明晃晃的夏日,我们在楼宇间追逐嬉戏,在涨水的小河坝边试探深浅,在两个广场之间奔跑穿梭。记忆为这一切镀上了金边,让那段岁月永远闪耀着青春的光泽。</p><p class="ql-block">二、两个广场,一种乡愁</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文娱生活被精确地分配在两个广场上。</p><p class="ql-block">十号楼前这个小广场,是每天的"日常乐园"。晚饭后,家家户户搬出椅子,围在投影电视前追《大西洋底来的人》,为麦克·哈里斯的神奇脚蹼惊呼;看《加里森敢死队》时,男孩子们第二天就会模仿着用树枝削飞刀。图书馆的窗台永远被孩子们占作观赛席,乒乓球桌厮杀正酣,羽毛球在空中划出弧线。</p><p class="ql-block">而小学广场,是每周一次的"盛大节日"。当幕布升起,发电机开始轰鸣,全厂男女老少扛着长凳蜂拥而至。《画皮》吓得我们捂眼尖叫,《未来世界》让我们对机器人想入非非,银幕上的光影明明灭灭,照着一整代人共同的脸庞。</p><p class="ql-block">三、记忆的守护者</p><p class="ql-block">最让我震撼的相遇,发生在昨天的小红书平台上。</p><p class="ql-block">一个曾经住在14号楼二楼的女孩,如今已回到苏州。她居然记得所有人的名字——那些我只剩下模糊面容的玩伴,那些只存在于记忆角落的邻居。她一个个报出名字,就像打开一把尘封的钥匙,瞬间激活了我所有的记忆库存。</p><p class="ql-block">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对应着一张鲜活的脸庞,一段被时光掩埋的往事。我这才意识到,不是我记忆不好,而是我离开得太早。有人为我们这群山沟里的孩子,默默守护着一本完整的花名册。</p><p class="ql-block">这份记忆的馈赠让我无比感动。原来我们的童年不是虚无的幻影,而是被具体的人、具体的名字牢牢锚定在历史中。</p> <p class="ql-block">四、山沟里的"文明孤岛"</p><p class="ql-block">1969年,父母跟随着内迁的大潮走进这片山沟。他们不仅建起了精密仪器厂,更复制了一个微缩的江南文明。</p><p class="ql-block">我们吃着凭票领取的江南带鱼,说着南京和上海话,看着全国同步的影视剧。福利社里能买到上海奶糖,图书馆里藏着儿童时代,少年文学,故事会,这里是山沟里的"文明前哨",我们这些孩子,在无意中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文化特权阶级"。</p><p class="ql-block">但围墙之外,我们是异乡人。在重庆人眼里,我们是说异地话的"厂矿子弟";回到老家,我们又成了"从四川回来的外地人"。这种双重的疏离感,让我们更紧密地拥抱彼此,拥抱这个自给自足的乌托邦。</p><p class="ql-block">五、带得走的故乡</p><p class="ql-block">厂房会搬迁、建筑会拆除、广场会改变用途。川仪九厂迁往南坪,继续着它的使命。露天电影院消失了,电视投影仪也进了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但有些东西是永久的:</p><p class="ql-block">父母们上班时调试仪器时的精益求精,下班后用江浙沪方言交流的烟火气,孩子们在两个广场间奔跑的无拘无束,那个住在14号楼二楼的女孩为我们守护的记忆名录。</p><p class="ql-block">父辈的使命是建设一个大后方,而我们的使命,是带着这座城的灵魂走向世界。</p><p class="ql-block">我们确实回不去了。可那两个广场、那些电影、那份每晚追剧的期待——早已内化成我们的精神底色,成为勇气的一部分,审美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再见啦,我的澄江镇山沟沟。</p><p class="ql-block">你不是遗落在身后的废墟,你是陪我行走四方的故乡。当我在电影介绍节目上看到某部老电影,当我在小区广场听到乒乓球声,当那个苏州的故人报出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那都是你,在时间的另一端,对我遥遥的呼应。</p><p class="ql-block">而我知道,无论物理空间如何变迁,那个阳光灿烂的山沟,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保持着最完美的比例——不大不小,刚好装满整个童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