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清塘荷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老年大学校长友情赞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音乐:最美不过夕阳红</p>  <p class="ql-block">“到下一圈引拔,第一针短针,第二针短针加针”,当我一边拿着钩针毛线钩编织物,一边嘀咕着钩编教程的图解时,坐我旁边的陈姐笑着问我一个人自言自语啥。我一下子被突然而来的声音打断了连续钩编下去的思路,不由得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陈姐。她见我一脸懵圈的样子,又再问了我一遍嘀咕什么东西,我才恍然过来,笑着说:“第一次到老年大学来学钩编,怕记不住图解上的针目名称,嘀咕几遍容易记。”这时另一边的周姐说:“我看你是低着头钩得认真得了,陈姐第一次问你,你都没听见。”我急忙打招呼,“不好意思,第一次参加老年大学钩编班,想认真点。”“懂的。”两位姐姐的理解让我如沐春风般的温暖。这一幕情景发生在今年三月七号,参加浒墅人家老年大学钩编班的第一堂课上。对于钩编,初中劳技课学了一点基础,然后因学习、工作和生活耽搁了三十多年。今天又重新拾起,不仅仅是因为骨子里的喜欢,还因为能在老年大学里和老伙伴们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钩编是中国的一项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小一枚钩针,通过老师教的不同针法,同时搭配五彩斑斓的毛线,我和班上的同学编织出了不同花样不同功能的织物。从花朵、杯垫、小篮、立夏蛋袋、镂空小包、立体小马到葫芦,钩针编织以其独特的手工魅力,把我的心牢牢抓住了。将普普通通的零碎毛线化零为整,钩编出实用与美丽兼具的织物,我想,这个老年大学应该是上对了。它不仅让我认识了承载千年智慧与匠心的钩编艺术,更是让我在这门艺术的海洋里,懂得了色彩的搭配、针法的灵活运用,并通过老年大学的学习,让我学会了在更多的社交平台里,去搜寻和探索更多的钩编知识。</p>  <p class="ql-block">通过钩针将一条线以挑、绕、转、钩、放等不同的动作操作,织出平面或立体的织物形态,然后进行不同的组合、缝制,把织物组合成玩偶、发卡、家居摆件以及服饰等不同织品的过程,不仅提高了我们老年人学习和动手的能力,更是让我们老年人在钩编过程中,真正明白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正含义。说实话,初到钩编班,还一度以为自己是不是已经把从前的东西都忘掉了,但是年轻老师的朝气和一群老伙伴们的快乐,很快就让我放掉了所有的担心,一起钩织的乐趣自然而然地充满了内心。</p>  <p class="ql-block">自从上了老年大学的钩编班,学会了怎么看视频和图解,这一把小小的钩针就让人上了瘾。一空下来就想着要完成课堂作业。有时会遇到线材不够,钩编群里一说,住一个小区的伙伴们都很热情,大家互帮互助,有到最后大家基本都能完成我们的钩编作品。如遇不懂,还能在群里交流。有时我就会想,真的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只有融合在一个快乐、积极向上的集体里,我们才会感到退休生活的充实和丰盈,才会感到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随着几堂课上下来,和几位一个小区的姐姐们互加了微信,暑假不上课,我们也能互相交流,这是老年大学带给我们认识新朋友的福利哦!</p>  <p class="ql-block">充满魅力的钩编,让我在退休以后很多空隙时间里,有了喜欢的事情做。上了老年大学钩编班,又认识了新朋友,我突然发现,生活也需要在合适的时候放慢速度,才能找到新的精彩和乐趣。钩编班第一堂后,带着抑制不住的高兴心情,我花了些时间,把从前的旧毛线整理了一下,五股和四股分开,颜色分门别类,零碎的线一个一个细致地卷好,摆在工具篮里,准备钩好课堂作业,也可以有空去学钩其它织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好,让我们围着灶台转的烟火生活有了一丝温暖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习惯了习以为常的家庭妇女的日子,然后有机会在空隙时间里去上老年大学的钩编班,才会知道,这是一段多么弥足珍贵的属于自己的慢时光。这慢,不是我们失去做更多事情的机会,而是我们拥有了一些些属于自己的空间,拥有了退休下来以后,生活给予我们的一种松弛感,让我们在平凡忙碌的日子里,从容面对着人生的风雨,活得更有趣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