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独处

<p class="ql-block">孤独与独处之间的界限,对我这个不擅交际的人来说,曾经一直模糊不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小到大,我算是个惹人疼爱的孩子。虽不算外向,但有一张爱笑的脸。性格里有点任性,却也善良。读书时并不怎么努力,也没什么上进心,儿时的玩伴寥寥无几。二十五岁才毕业,二十六岁就因为害怕一个人过年,听着刘若英的那句“真的想,寂寞的时候有人陪,日子再忙,也有人一起吃早餐”……连一场像样的恋爱都没好好谈过,就匆匆结了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日子并不忙,只是觉得孤单。刚踏入职场,工作其实不错,是自己喜欢的职业,收入也还算理想。但离开学校之后,某种空洞感突然被放大——在学校至少有室友,有了工作,反而像是被抛进了某种独自行走的节奏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就这样走进了婚姻。回想起来,尽管不喜欢孤单,但我其实早已习惯了独处,甚至悄悄享受着它。可偏偏在那时,我却以为只有依靠别人,才能摆脱寂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意识到,自己曾经是个多么不负责任的人。选择了一段关系,就以为一旦有了亲密接触,对方就必须对我的一生负责。这么轻易地把终身托付出去,婚期也定得格外匆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婚后,日子依然没有变忙,也依然没有人一起早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后来,孩子走进了我的生命。陪伴他的日日夜夜,让那种刻骨的孤独渐渐抽离。我努力去做一个好妈妈,做一个值得他骄傲的榜样——我变得上进、努力,仿佛重新活了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后,我又不得不与孩子分开,每周只能周末回家。孤独感再次卷土重来。我才明白,我所谓的“会独处”,其实还远远不够。我喜欢忙碌,却常因疲惫而被孤独侵袭。我才真正看清:这个努力的我,其实从来都不擅长人际交往。古板、较真,不会开玩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工作,我几乎不懂得如何爱自己。但有一点我很确定:就像老林那样,我爱孩子、爱家人。努力赚钱为他们付出,让我感到踏实和成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时,我总是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除了工作就是学习。要不是这些年这样过来,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可以这么努力、这么好学。也许我从未真正了解自己的能量与长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孩子和工作,我似乎没有别的爱好。如果真有什么愿望,大概就是能毫无负担地睡个懒觉——但就连这样的时间,也显得奢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终究要靠自己争取。我曾经那么渴望“寂寞的时候有人陪,再忙也有人一起吃早餐”……最终却发现,那不过是一场幻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少年时期渴望建立亲密关系,据说是心理上的常态。所以我二十六岁结了婚,也成了这样一个心甘情愿去爱的母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再强大的人,都会在某个瞬间感到孤独,都渴望一个温暖的拥抱——这大概就是人性吧。孤独与独处,它们的界限从来模糊。此刻的我依然孤独,却依然不愿卷入不必要的社交。我仍旧偏爱慵懒的独处,甚至珍惜这点滴零星、只能以睡眠换取的个人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杂乱地写下这些糟糕的心情。</p><p class="ql-block">也许连自己都未必看得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就这样吧。安。写于2021,2025修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