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岛天主教堂,原称圣弥厄尔大教堂,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落成。</p><p class="ql-block"> 青岛天主教堂平面呈十字形。教堂主体两翼,各耸一座尖塔,塔高56米,顶端各立有一个4.5米高的巨型十字架。</p><p class="ql-block">教堂的大厅高18米,可纳千人,内部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穹顶绘以圣像壁画。</p><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堂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和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岛天主教堂建筑平面呈十字形,教堂主体两翼,各耸一座尖塔,北端为祭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占领胶澳地区,天主教势力也随之而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四年(1925年),正式建立青岛天主教区。</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天主教堂破土动工,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岛天主教堂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与花岗石结合而成。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窗户为半圆拱形,线条流畅,显得庄重而朴素。堂内大厅高18米,宽敞明亮,顶棚悬有七个大吊灯,后方设有祭台,配之穹顶的圣像壁画,可容纳教徒千人;两侧各耸立一座钟塔,塔身高56米,红瓦覆盖的锥形塔尖上各竖立一个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塔内悬有4座大钟;南立面正门上方设一面七瓣玫瑰窗,门窗采用券式。</p><p class="ql-block"> 教堂外立面的檐部和腰线处为罗马风建筑装饰式的密排小券。外墙为花岗石砌筑,局部上设凹凸装饰线条。一层两侧均设计有便门与中间主人口呼应,二、三层设计为单窗,四、五层则改为双窗,以突出建筑立面纵向的划分,六层则结合塔尖起小山墙开圆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