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女性主义者(四)

睿智与弱智

<p class="ql-block">李银河与她/他的他/她-大侠</p> <p class="ql-block">李银河挑战世俗观念,不反对婚前性行为,不主张童真......。我真的不知道是因为她本人早已无童真可言了,还是因为她的“拉拉”身份与同性恋研究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又或许是她/他从未曾有过自己儿女的缘故,所以才一味地不主张。现在我唯一想弄明白就是,她是因为研究同性恋的需要,而“舍身取义”加入的“拉拉”群体。还是因为其“拉拉”的固有身份,才对性学研究产生的浓厚兴趣,并加以研究?这才是我百思不得其解,想要追根溯源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因为大师在两性研究中的卓越贡献,有人称其为“性学大师”(当然这也只是有人这样认为)。不清楚,是因为大师跨界研究了社会学?还是跨界研究的性学?或许,我们该把大师跨界研究的两个领域融合成为一体,统称之为“性社会学”更为恰当和准确。</p> <p class="ql-block">他”是一位女变男的变性者,学名叫transsexual。换性者?还是改变性别的人?或是变性者?还是变性人?或是装扮成异性的人?无论从外貌还是内心看,他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 大师的这点让我有些许的不快。难道我们还不知道,同性恋的社会表现形态和其组成结构吗?每个性成熟的成年人,都可以清晰的分辨出其同类的性趣向。这是显而易见的正常人与同性恋之间的区别。她的描述更加让人们确信了,此地无银,她“拉拉”的身份。也许这就是大师的幽默。也更是大师的过人之处。她与她的“他”完全就是柏拉图式的朋友?也或许还是友谊蓝颜知己呢?但我却相信真理才更是我的朋友。这个真理又是什么呢?就不得而知了。她不仅给人们留下了遐想的空间。更让我们惊叹大师是如此的为人师表。</p> <p class="ql-block">在此,我想就套用这句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所著的名言,来说明大师藏而不露的真谛所在。“柏拉图是我的朋友,但真理更是我的朋友。(Plato is my friend, but the truth is more my friend.)”</p><p class="ql-block">“我认为,与战胜敌人的人相比,战胜欲望的人更加勇敢。(I count him braver who overcomes his desires than him who overcomes his enemies.)”(完结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