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河岸的风裹挟着鼓点扑面而来,红色帐篷在晨光里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我站在人群后方,看那些彩旗被风扯得笔直,上面的字迹飘忽难辨,却能听见人群间此起彼伏的笑语和招呼声。远处那栋玻璃幕墙的大楼静静立着,倒映着天空与树影,仿佛现代与传统的边界在此刻悄然融化。人们不是来看一场赛,而是赴一场约——与水、与龙、与久违的热闹重逢。</p> <p class="ql-block">水面平得像一块未被打碎的镜面,把整片天空都揽入怀中。高楼在远处站成一排沉默的守望者,风格各异,却都安静地退居背景。岸边几把红伞孤零零撑开,像是为某个尚未到来的观众预留的座位。这一刻没有鼓声,也没有呐喊,只有风掠过耳畔的轻响,仿佛整座城市在比赛开始前,屏住了呼吸。</p> <p class="ql-block">龙舟破水而行,像一条条被唤醒的彩鳞巨龙。每一下划桨都整齐得如同心跳,水花在阳光下炸成碎金。龙头昂首向前,眼神凌厉,仿佛真有灵性在木雕之中苏醒。岸边的人群成了模糊的色块,而我只看得清那些挥动的桨影——它们划开的不只是水面,还有时间的褶皱,把千年的仪式感一寸寸拉回眼前。</p> <p class="ql-block">几艘龙舟静静靠岸,红尾在微风中轻摆,像沉睡的龙在梦中甩了甩尾巴。一名穿蓝救生衣的男子站在船头,弯腰检查缆绳,动作熟稔得像在整理自家院门。石栏边的横幅写着“千年古镇泗泾欢迎您”,字迹被风吹得微微颤动。树影婆娑,水波不兴,这一刻的宁静,像是为即将到来的喧嚣悄悄蓄力。</p> <p class="ql-block">划手们穿着统一的蓝衣,脊背随着划桨节奏起伏,像一排被风吹动的麦浪。龙头在船首昂然挺立,目光直指终点。云朵慢悠悠地飘,树枝从画面上方探进来,洒下斑驳的影子。这不只是一场比赛,更像是一场与城市的对话——水上的传统,在钢筋森林的注视下奋力前行。</p> <p class="ql-block">一群穿白T恤的人围在场地中央,有人喝水,有人低头系鞋带,还有人笑着拍同伴的肩。他们像一群即将登台的演员,在幕布拉开前最后一次确认彼此的位置。那面白旗上的红字我没看清,但那种松弛中带着专注的氛围,我懂——那是属于团队的默契,是赛前最真实的呼吸节奏。</p> <p class="ql-block">一排女性站成整齐的队列,白帽上的“ARTENGO”在阳光下反着光。她们面朝同一个方向,神情专注,像一群即将出征的战士。风轻轻掀起帽檐,却吹不乱她们的阵型。我不知她们是谁,但那种整齐划一的气场,让人忍不住屏息——仿佛下一秒,鼓声就要响起。</p> <p class="ql-block">一群穿粉衣的选手高举旗帜和麦克风,笑容灿烂得像是刚从梦里跑出来。他们胸前的牌子写着“松江泗泾队”,声音里全是藏不住的骄傲。胜利或许还未最终落定,但此刻的喜悦已经足够真实。他们不是在庆祝奖杯,而是在庆祝彼此的存在——一群人,为同一件事拼过命。</p> <p class="ql-block">岸边,几个人击掌相庆,帽子歪了也不去扶,笑声混着水声四散开来。他们穿着普通的运动服,戴着墨镜,像极了街角偶遇的邻居。可就在刚才,他们或许正驾着龙舟劈波斩浪。这一刻的轻松,是汗水换来的奢侈——不是所有人都懂,但我知道,那掌心的温度,是团队最真实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一艘黄衣划手的龙舟如箭离弦,水波在船身两侧翻卷成白浪。岸边观众的身影模糊成一道线,而那艘船却清晰得像刻在眼里。天色微阴,光线柔和,反倒让鼓点显得更加有力。高楼在背后静立,像一群沉默的裁判。他们看的不只是速度,更是某种不肯低头的倔强。</p> <p class="ql-block">多艘龙舟在河心竞逐,救生衣的颜色像调色盘被打翻——红的、蓝的、粉的,在阳光下格外夺目。岸边帐篷连成一片,舞台上方的布幔被风鼓起,像一只即将起飞的鸟。有人撑伞,有人举手机,还有孩子骑在父亲肩头挥舞小旗。这哪是比赛?分明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节日狂欢。</p> <p class="ql-block">起点线上,龙舟一字排开,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选手们低头检查桨位,没人说话,但空气里全是紧绷的弦音。观众挤在帐篷前,踮脚张望,像在等待一声惊雷。远处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见证着这场古老仪式在现代土壤里的又一次重生。</p> <p class="ql-block">河面被龙舟划出无数道白痕,桥上挤满了人,连栏杆都挂满了目光。横幅在风中翻飞,“四海宾朋聚福地 八方健儿启新程”——字字滚烫。金蛇献瑞,龙舞九州,不只是口号,是此刻真实涌动的热血。水花溅湿了岸边的鞋,没人退后一步,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有些瞬间,湿透也值得。</p> <p class="ql-block">龙舟身上的编号清晰可见,蓝色、橙色的船身在水面穿梭如织。救生衣颜色各异,但动作却出奇一致——每一次入水,都像经过精密计算。警用快艇悄无声息地滑过,像守护梦境的哨兵。横幅上写着“龙舟显神威·赛场拼搏铸辉煌”,而真正的辉煌,其实藏在每一双磨红的手掌里。</p> <p class="ql-block">一位大人抱着孩子,伞面上的卡通图案在阴天里显得格外活泼。旁边有人正用手机录像,镜头微微颤抖,却执着地追着那几艘疾驰的龙舟。河岸两旁的高楼静静伫立,绿树在风中轻摇。天气阴沉,人心却亮着——有些热闹,不靠阳光点亮,靠的是血脉里奔涌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船头那名女子稳稳坐着,鼓槌起落间,节奏如心跳般坚定。她不划桨,却掌控着整条船的呼吸。队员们随着鼓点压低身子,再猛然发力,水花在阳光下炸开。船头的“6”号像一枚勋章,而她的鼓声,是这支队伍最原始的力量源泉。</p> <p class="ql-block">橙衣划手们奋力前冲,舵手在船尾紧盯前方,一动不动。横幅上写着“第三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还有“2025年第36届上海旅游节”——原来这场竞渡,不只是为了胜负,更是为了让更多人看见这片水、这座镇、这份传承。浮标在水面轻轻晃动,像时间的刻度,标记着每一次奋勇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