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门票

老骥

<p class="ql-block">  白莲洞遗址(国保编号6—1—169)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东南郊白面山南麓,为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因洞口有一块白色钟乳石,形似莲花蓓蕾而得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华南工作队在柳州发现了白莲洞古人类遗址。</span>遗址堆积物厚达3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时间跨度达3.7万至7000年。</span>可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中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早期三个阶段。经过数次发掘,共出土石器500多件、人牙化石2颗、动物骨骼化石3500多件、人类用火遗迹2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石器材料以砂岩、硅质岩和黑色燧石为主,工具类型涵盖砍砸器、刮削器及石网坠,在中石器时代阶段首次出现磨刃石器和原始陶片。</span>这些遗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共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序列,</span>说明了大约距今5万年以前“白莲洞人”已经会缝制衣服、用火和熟食,<span style="font-size:18px;">佐证了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关键节点,‌</span>构成了白莲洞文化。</p><p class="ql-block"> 白莲洞遗址洞穴洞口朝南,高5—6米,洞内宽18米,总面积约150平方米,遗址周边环境包括地下暗河、钟乳石群及湖泊遗迹,形成了独特的岩溶地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