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图腾崇拜是怎么来的?

明蝉 罡正太一4134

<h3>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之一,是产生于原始社会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h3><br> <h3>所谓图腾,就是人们相信某种动物为“集团之祖先,或与之有血缘关系”。</h3> <h3></h3> <h3>最早的图腾是动物,在动物图腾中,最早的又可能是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的形貌、生理特征和行为与人较为接近,较容易被人认为是同类。</h3><br> <h3>当然也有不是哺乳动物的,则可能是“万物有灵”观念产生之后出现的。</h3> <h3></h3> <h3>龙是我国古代各部落、各氏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因此它不会是在很少被崇拜或无人崇拜的图腾的基础上产生,它只能是在许多氏族部落都崇拜的基础上形成。</h3> <h3></h3> <h3>据古籍记载,原始时代,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很多。</h3><br> <h3>《山海经》中记有众多的“人面蛇身”之神,伏羲、女娲、共工等许多神也被描绘成“人首蛇身”。</h3> <h3></h3> <h3>据统计,《山海经》中记述的86个半人半兽神中,半兽为猪、牛、羊、犬、鸡的神就有26个,约占30%。根据氏族学资料这些半人半兽形象,大多是图腾祖先或图腾神形象。这说明在古代有很多氏族部落以蛇或其他哺乳动物为图腾。正因为如此,在蛇图腾基础上演化的龙才会被大多数氏族部落所接受。</h3> <h3></h3> <h3>所以,龙当然是在蛇图腾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的。但从龙的不同形象来看,龙不是一次定型,而是在吸收了众多动物特征的基础上逐渐成形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h3><br> <h3></h3> <h3>伏羲是在以蛇为主的基础上,不断构想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由简而繁,由不统一到统一,逐渐形成我们今天所知的有角、有足,张着血盆大口、凶猛无比的龙的形象。</h3> <h3></h3> <h3>另一方面,龙具备了形象,但要让所有的人都尊奉崇拜,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神性才成。</h3><br> <h3>在荒蛮的原始时代,古人听到惊天动地的轰隆隆的雷声,看到天上弯弯曲曲如长蛇形状的闪电,自然而然感到震慑与联想,猛烈、严厉、威力无比的惊雷闪烁幻灭,划破长空的闪电可以行云布雨,催生万物,也可以降下暴雨,滚滚洪水淹没大地,先民敬之、畏之,把这一切归咎于那“隆隆”之声的惊雷和那如巨蛇般抽动的闪电,因而联想到隆隆即“龙”,闪电之形即蛇,即龙,神性就这样产生了。</h3><br> <h3>而伏羲以“雷神之子”自居,龙图腾崇拜就这样产生了。</h3> <h3></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太湖鼍龙岛→赓续太湖龙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