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少年行 豆饼面包情满天

澄江愚歌

<p class="ql-block">我的金色少年,有一段尘封己久的记忆。那是1975年的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到江阴“黄山炮台”祭扫革命烈士陵墓。那年我才十三岁,在乡里的中学上初一。那时乡里还没有通车,学校决定组织学生徒步前往。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出乡远行的红色之旅,内心充满了快乐和期待。</p><p class="ql-block"> 以往在小学里,每年学校也组织祭扫革命烈士,那是到本乡的许家旦和官庄等地,烈士的壮烈故事己耳熟能详,作文都写了二三回。想不到上了初中,学校有如此大手笔,组织我们初一年级赴县城到"黄山炮台"祭扫渡江战役革命烈士,全程近40公里,需要两天行程。学校要求带被褥、书包、茶杯和四份干粮。</p> <p class="ql-block">父母为我准备了一条薄被、三大块豇豆大饼,外加三只煮白蛋,是这次红色之旅的全部伙食,临行前父亲悄悄地塞给了我二块钱,嘱咐我万一急需之用。我换上干净整洁的兰色卡其布罩衫,穿上村里裁缝赶制出来“的确良”裤子和父母为我新买的一双白色运动鞋,带着装好食品的草绿色军用书包,背起父亲为我扎成方块一样的小被子,像快乐的小鸟一样飞奔着来到了学校。那天,阳光明媚,春风拂面,同学们个个全副武装,早早的来到了学校,排起长长的队伍,已经整装待发了。</p> <p class="ql-block">老师一声令下,我们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挎着几乎千遍一律的绿色军用书包,神气活现地行进在乡间的土路上。穿过一块块绿油油的麦田,又迎来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海,路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香草野花,头顶上不时传来麻雀叽叽喳喳的欢叫声,队伍就这“春”的气息里,不知不觉在中午时分到达了第一站“于门桥”。</p> <p class="ql-block">一位资深的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古代春申君黄歇的故事。传说春申君是楚国四川人,不远万里来到吴越之地,曾经在我们江阴开凿申浦河、黄田港等农业大工程。他明智忠信、宽厚待人、礼贤下士,是老百姓心中的“治水”英雄,现在的黄田港、利港、申港和夏港等地名都与他有关,县城里的君山也因他而改名,于门桥把夏港和申港连通起来,是江阴到澄西的唯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听到的最完整的历史故事和另一类英雄传奇。到了吃中饭的时间,同学们拿出自带的干粮,一边听老师讲故事,一边在老街上就地吃起了中饭。不知是谁拿来一只木桶,桶里边居然是香喷喷的大麦茶,老师说这是给我们吃中饭时喝的。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烤瓷水杯,舀了一杯大麦茶,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拿出一块豇豆饼、一只煮白蛋,坐在街旁的一块石阶上,美滋滋起了中饭来。</p> <p class="ql-block">我深知“一饼、一蛋、一茶”,虽然与同学们的面包、饼干、水果不能相比,但我知道这些是父母化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想尽了一切办法,才换来的“快乐午餐”。很多年以后,每当我想起这次旅行,特别是想到父母为了我这次出行,破天荒请“裁缝”师傅专门为我赶制了一条裤子时,感激之情幡然涌动,报恩之心茁壮成长。父母虽然是农民,大字不识一个,却有家长的担当、勤劳的品德、育儿的智慧,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父母之爱、家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多,我们来到了县城南门的一所小学。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今晚住宿的地方。我们把桌椅板凳靠墙整齐摆放,在中间一块空地上自由结对、两人一床、一垫一盖、席地而卧。班主任是位女老师,县城澄江镇里人,高高的个子,白净的皮肤,当年响应国家号召,插队到我们家乡当“知青”,后被学校选中做了中学老师。我能参加这次红色旅行,多亏了这位班主任老师。</p> <p class="ql-block">这次活动因为远行,吃饭、住宿、乘车等需要自行解决,我家里经济条件较差,各方面准备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想与其它一些同学一样,主动放弃这次活动。班主任老师知道后,把我领到了办公室,非常温情地对我说:你读小学时就下田插秧、放绿萍,干农活、做家务,虽然小学里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我觉得你上了初中后,学习进步非常大,是一个聪明而又懂事的同学,我希望你能保持下去,争取第一批加入“红卫兵”,成为一名“五好学生”。从小到大,还没有一个老师如此面对面肯定并表杨我,我仰望着老师那圣母一样的脸庞,双眸噙着感动的泪水,竟哽咽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p> <p class="ql-block">老师的话句句暖心、情真意切,不仅让我下定了参加活动的决心,而且成为了我人生的转折点。我仿佛就是一只掩没在旷野里的鸟,在老师温柔善良的双眸里,瞬间找到了那片展翅高飞的天空。这也许就是人们常常传说中的遇见“恩师”,她片言只语的教诲,能让一个懵懂少年,一眨那间找到了自信,成为了一个有志青年。许多年以后,我考上了农村学子梦寐以求的“大学”,成为这所中学的“凤毛麟角”时,我第一个告诉了远在湖北荆州相夫教子的“恩师”。</p> <p class="ql-block">当我俩作为“好学生”代表被老师一一介绍给她的家人、邻居和她的同学、好友时,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满足感,我突然感到自己突然变得高大起来,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人夸赞宠爱的价值。世上的老师千千万,而让人难以忘怀的,不在于拥有多少知识,也不在于有什么过人的教学本领,而在于有没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公平正义、无私无畏的品德,以及洞察激发学生潜能、无私培育学生的本领。这位班主任老师给了我人生的启迪、奋斗的勇气和昂贵的自信心。尽管她因生孩子,仅做了我大半年的班主任,但她善良正直、侠骨柔情、无私无畏的人格魅力,影响了我一生一世。</p> <p class="ql-block">临走前,她慈祥的妈妈给了我和女班长一人一只面包,依依不舍地送走了我们。我们拿着师奶送给我们的面包,走在县城的街巷里弄里,路过南门老街快到城南小学时,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我确信这与老师妈妈给我们的面包是同一个味道。这是一个有“一间房”门面大小的面包房,在门的左边开了一个长方型的窗口,窗台上整齐摆放着刚烤出来的面包,呈金黄色,看上去圆乎乎、油亮亮、非常好吃,五分钱一只。我实在忍不住,决定买一只解解馋,而老师妈妈给的那一只比较珍贵,准备带回家给父母吃。</p> <p class="ql-block">在大本营驻地,我吃完了父母准备的定量“晚餐”:一块豇豆饼、一只煮白蛋,便兴致勃勃地吃下了那只花五分钱买来的面包,一口下去,松软甘甜,满口飘香,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吃完了。这是我有生以来吃到的最好吃的东西,简直开心快乐到了极点。凝望着已经藏好准备孝敬父母的那只珍贵面包,我竟然又想起了家里的姐姐、弟弟和妹妹,心想要是给他们都能尝一尝该多好。我知道父亲临行前塞给我的二块钱是给我急用的,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能化。为此,我决定动用我的私藏备用金。</p> <p class="ql-block">江南水乡,河道纵横,一个个小村庄依水而立,炊烟萦绕,鸡犬相闻。村里奶奶、大妈、姐姐们都习惯在村头的小河浜码头洗衣淘米,粗心大人们的衣服口袋里,常常有残余的“硬币”会不知不觉掉到码头下面,这是一条难得的“生财之道”。为了参加这次活动,兑现对老师的承诺,我决定自赚活动经费。于是,我与最好的“发小”小明商量,决定一起下河“摸硬币”。俩人轮番下河"摸金",还的确有收获。从上午十点钟到下午三点钟左右,我们一共摸到一块八毛钱,一人一半分了九毛钱,这是我人生靠自己劳动得到的“第一桶金”。与此同时,我几乎每天放学后就去捡废旧的塑料薄膜,累积到一定数量,就到乡里的废品收购站去“换钱”,一共卖到了一块七毛钱。加上码头下摸到的,我的口袋里就有了二块六毛“私房钱”,虽然不是很多,但也足以保障这次活动的“吃用开销”。</p> <p class="ql-block">我摸着口袋里自己“赚来的钱”,毅然决然地走到了面包店,非常从容地买了五只金光闪闪的大面包,小心翼翼地塞进了我的军用书包里。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靠自己力量完成的“感恩行动”,不仅留给了我最幸福的一段美好记忆,而且让知恩图报、行孝仗义成为了我人生的坐标。那一天傍晚,面包房里的面包特别的香气扑鼻,整个大街上弥漫着快乐的味道,而我也仿佛变成一只人见人爱、幸福无比的小面包。</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吃完自芾带的早饭,从县城出发,来到了有解放军叔叔驻扎的江阴黄山基地,祭扫了革命烈士墓,参观了一个个大炮台,听了渡江战役的革命故事,就开始吃中饭。我们依然拿出自带的干粮,围坐在军营训练场,吃完了红色之旅全部的干粮,解放军叔叔送来了热气腾腾的“茶水”,我们一个个吃的更欢畅了。下午,我们还组织了穿越树林、寻物找人、紧急集合等比赛活动,至下午三点钟,学校里不知那里去联系的公共汽车,把我们送到了离家最近的璜土汽车站。许多年以后,每当我想起同学们穿越树林时的勇敢无畏、寻物找人时的互相帮助、登高攀爬时的你追我赶,同学之情油然而生。真所谓,同学情谊,缘自共处,来自互助,藏在心里,永远难忘。</p> <p class="ql-block">从璜土汽车站下来,己经是傍晚时分,我饿着肚子,脚上生风,快速穿过一片片田野,十里路很快就走完了。我兴致勃勃地打开军用书包,面前的一切令我万分的沮丧,原来存放在书包里的六只面包,竟然变成了一大包粉沫。我也不知道金灿灿的面包什么时候变成了半书包“粉沫”,是亲密无间的树林行动所致,还是坐汽车时拥挤把面包挤碎。我愣在哪儿,妈妈却一把夺过书包,小心翼翼地放进了房间,开心地嘱咐我快吃晚饭,吃完晚饭好好休息,明天还要去上学。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告诉我,带回的一大包"面包粉沫",已经被弟弟妹妹一扫而光了。</p> <p class="ql-block">看着弟妹天真无邪、顽皮甜蜜的笑容,父母、姐姐笑得乐开了花,而我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面包,甜蜜地融进了家人的心田。也许从那时起,在父母的心里,我已经是他们希望的那只能从鸡窝里飞出的凤凰。我甚至遐想,成为一个志存高远、担当有为、出人头地、知恩图报的人,是不是也要像快乐的面包一样,一定要放在烤箱里经过火的“烘烤”,才会金光灿灿、香气扑鼻、满囗留香、人见人爱。回望金色的少年,有父有母有温度,无忧无虑好兄弟,天真无邪好姐妹,还有正义善良的好老师,这个世界真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