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硬币(八)

王福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枚银币里的 450 年:从骑士团医院到地中海会客厅</p><p class="ql-block">贵金属纪念币,正面是马耳他国徽,反面则定格了一个特殊场景:身着八角十字披风的骑士团大团长正俯身照料病患。硬币边缘镌刻的 "1574-2024" 字样,揭开了一段跨越四个半世纪的建筑传奇 ——(神圣医院)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纪念币设计的图案,采用了 "以小见大" 的叙事手法。反面中央的场景并非对医院日常的写实描绘,而是选取了骑士团大团长探视病患的象征性画面 —— 这种设计既规避了复杂的建筑细节,又直指 Sacra Infermeria 的核心精神:权力对生命的关照。</p><p class="ql-block">硬币正面的马耳他国徽同样暗藏深意:顶部的城冠象征瓦莱塔,月桂与橄榄枝环绕的盾牌上,马耳他十字与国旗元素并置,既体现了国家主权,又暗示了骑士团遗产的当代延续。这种设计处理,巧妙平衡了历史纪念与现实政治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挪威移民抵美纪念奖章</p><p class="ql-block">1825 年,一艘名为 “Restauration” 号的船只从挪威启航,载着 45 名怀揣梦想的移民抵达美国。这些移民在美国落地生根,许多人选择在明尼苏达定居,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社区,成为当地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1925 年,正值移民事件发生百年之际,美国费城造币厂精心铸造了一系列奖章,用以庆祝 “Restauration” 号的抵达以及北欧 - 美国社区的成立。这些奖章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挪美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保存得非常完好的金牌</p><p class="ql-block">德国: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p> <p class="ql-block">1765匈牙利.玛丽娅·特蕾莎.1 杜卡特 金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利时布鲁塞尔. 10 Sols 1790</p><p class="ql-block">布拉班特起义,奥属尼德兰布拉班特地区 (今分属比利时和荷兰)人民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统治的起义。 1789年,布拉班特公国的律师和政治活动家诺特和翁克发动起义,宣布布拉班特独立。 奥地利立即派军队前去镇压,但在蒂伦谊特被起义军击败。 同年12月,诺特和翁克在布鲁塞尔组成新政府,宣布成立“布拉班特合众国”。 1790年初,又公布了宪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以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主题的系列,承载着特殊的意义,它试图将那些构成哥斯达黎加文化财富的传统,以硬币这种独特的形式永久留存下来,进而促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首枚硬币:聚焦克里奥尔摇摆舞作为这个系列的 “排头兵”。</p><p class="ql-block">硬币的正面设计有着统一的元素,均刻有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 和 “哥斯达黎加中央银行” 的铭文,这清晰地表明了它的发行主体和所属国家。</p><p class="ql-block">硬币的背面,紧扣 “克里奥尔摇摆舞” 这一主题。背面突出展示了 “克里奥尔摇摆舞(Swing Criollo)” 的名称,让人一眼就能明白这枚硬币所纪念的对象。更引人注目的是,上面配有舞者 Ligia Torijano Chacón 和 Wálter Morales Zamora 跳该舞蹈典型舞步的插图,将克里奥尔摇摆舞的灵动与活力定格在了硬币之上。在彩色收藏版中,这一图像通过色彩的增强,更是生动地营造出了舞厅里那种热闹欢快的节日氛围,让人仿佛能透过硬币感受到当时的音乐与舞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欧诸神 – 奥丁纯银条</p><p class="ql-block">威武的奥丁是北欧神话中的战争、智慧和魔法之神,他坐在庄严的宝座上。他的身影散发着尊严和力量,而他那长长的灰白头发和胡须则象征着历代积累的智慧。他手中握着冈格尼尔(Gungnir)——他那由矮人锻造的传奇长矛,从不失手。这一强大属性反映了他在战斗中的无懈可击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银自由5盎司条块确实是一款设计精美的条块。正面描绘了托马斯·克劳福德的自由女神像,坐落在国会大厦之巅。背面展示了银的“元素周期表”特性:原子序数“47”,符号“Ag”,名称“银”,以及其原子量“107.8682”。</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 年 7 月 4 日,乌克兰银行正式发行了一枚面值为 10 格里夫纳的流通纪念币。</p><p class="ql-block">硬币背面采用了非写实的构图手法,通过抽象化的线条组合呈现出不同警察单位人员的形象特征。这种设计既避免了具体人物肖像可能带来的局限性,又能通过整体造型传递出警务工作的协作性与专业性。构图上方的乌克兰国家警察徽章是视觉焦点,八星环绕的造型中嵌入了乌克兰小国徽,既体现了警察机构的国家属性,又与徽章本身的标志性元素形成呼应。</p><p class="ql-block">在文字布局上,背面采用环形排列的方式,上方为乌克兰语 (意为 “乌克兰国家警察”),下方则是该机构的核心宗旨 “СЛУЖИТИ ТА ЗАХИЩАТИ”(意为 “服务与保护”)。这种文字与图案的组合,清晰地界定了纪念币的主题指向,同时也让不熟悉该机构的使用者能快速理解设计意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背面的主题化设计不同,硬币正面遵循了乌克兰流通货币的常规设计逻辑。上方的乌克兰小国徽明确了货币的发行主体所属,中央区域以古罗斯装饰纹样作为背景,这种带有历史印记的装饰元素既体现了文化传承,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标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枚纪念章背后的波罗的海霸权。</p><p class="ql-block">1790年瑞典海军如何重创俄国舰队。</p><p class="ql-block">1790年7月10日,芬兰湾的晨雾中弥漫着硝烟与希望。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伫立在旗舰甲板上,眺望着溃不成军的俄国舰队——就在24小时内,他创造了瑞典海军史上最辉煌的胜利。</p><p class="ql-block">这场被称为第二次斯文斯克松德(又称罗琴萨尔姆)的海战,不仅改变了俄瑞战争的走向,更重塑了波罗的海的权力格局。而为了铭记这场奇迹般的胜利,瑞典王室下令铸造的纪念章,成为北欧军事史上最具象征意义的艺术品之一。</p><p class="ql-block">战争爆发于1788年,瑞典在英、荷、普鲁士支持下要求俄国归还割让领土遭拒,古斯塔夫三世毅然发动攻势。战争初期瑞典并不顺利:1789年第一次斯文斯克松德海战中,瑞典舰队曾遭重创,损失33艘战船。 </p><p class="ql-block">到1790年夏,形势更显危急。瑞典舰队被俄军封锁在维堡湾,如同困兽。7月初的维堡战役中,瑞典损失战列舰8艘、巡洋舰3艘及其他船只54艘,被俘5000人,堪称“瑞典海军最大灾难之一”。</p><p class="ql-block">然而古斯塔夫三世展现出非凡的军事魄力。7月9日,当俄国海军上将纳索-济根率领1412门火炮的庞大舰队(包括151艘战船、1.85万水兵)袭击停泊在罗琴萨尔姆锚地的瑞典舰队时,瑞典人早已布下致命陷阱。</p><p class="ql-block">▍峡湾中的死亡陷阱瑞典人充分利用了复杂的水文地形。古斯塔夫三世与其弟南曼兰公爵(后来的卡尔十三世)精心设计战术,将196艘瑞典战船隐蔽在斯文斯克松德峡湾的岛屿群中。</p><p class="ql-block">当俄军舰队闯入峡湾时,瑞典人突然发起立体攻势。轻捷的舢板炮艇从四面八方围攻俄军笨重的战列舰——这些灵活的小船每艘仅装备一门炮,却成为移动的死亡使者。</p><p class="ql-block">“瑞典人利用地形排出了一个口袋阵”,一位历史研究者如此描述,“派小股部队引俄国人钻进峡湾……俄舰进入埋伏圈后,发现四面八方都是瑞典炮艇,由于军舰体格笨重,打也打不着,撤也撤不走”。</p><p class="ql-block">▍改写历史的24小时战役结果震惊欧洲。俄军损失战舰64艘,阵亡7400人;而瑞典仅损失4艘小船,伤亡约300人。另一记载称俄军损失53艘战船及9000人,瑞典损失6艘小舰及600-700人。无论采信何种数据,这都堪称 “俄国海军史上仅次对马海战的大败仗”。</p><p class="ql-block">战场上幸存的俄国水兵回忆:“海面漂浮着船骸和尸体,瑞典人的炮火像死神镰刀般收割着我们的舰队”。而瑞典海军史学家则赞叹此役为“瑞典海军史上最伟大的胜利之一”。</p><p class="ql-block">▍一枚纪念章的永恒记忆为铭记这场扭转战局的胜利,瑞典王室下令铸造纪念章。这枚艺术品正面镌刻着古斯塔夫三世威严的侧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不仅是胜利的宣言,更是海军战术革活的见证——证明小船集群在特定水域能战胜传统舰队。▍改变北欧格局的胜利</p><p class="ql-block">这枚纪念章承载的历史重量远超金属本身:</p><p class="ql-block">18年的波罗的海霸权:战后俄国舰队“未经瑞典人允许,不敢自由进出芬兰湾”,只能龟缩在圣彼得堡港口,沦为“存在舰队”。甚至俄国最杰出的海军统帅乌沙科夫,在1807年前也“宁可在黑海组建新舰队去欺负奥斯曼土耳其,也不愿挑战瑞典海军在波罗的海的威严”。</p><p class="ql-block">战略平衡的重构:1790年8月14日签订的《韦雷尔和约》确认战前边界,使瑞典免于领土损失。更重要的是,此战粉碎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北扩的野心。当女沙皇得知败讯时,愤然撕毁了已拟定的作战命令。</p><p class="ql-block">海军战术的教科书:瑞典创新的浅水重炮艇战术成为后世典范。二战后苏联发展的“蚊子级”导弹快艇,乃至现代俄罗斯在千吨级护卫舰上装载“口径”巡航导弹的“小船扛大炮”思路,都能追溯至此役的战术基因。</p><p class="ql-block"> 勋章背后的历史回响今天凝视这枚227年前的纪念章,仍能感受到古斯塔夫三世在胜利时刻的宣言:“我们用勇气证明了,决心与智慧能扭转乾坤。”这枚金属不仅记录了一场海战,更铭刻了小国以智谋对抗强权的永恒命题——当波罗的海的硝烟散尽,它留给世人的启示依然闪耀:</p><p class="ql-block">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消灭多少敌人,而在于赢得持久的尊严与和平。 每一枚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纪念章,都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永恒见证,提醒我们和平的珍贵与战略智慧的价值。</p><p class="ql-block">这枚纪念章,至今仍在无声诉说着: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勇气与智慧永远是最强大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音乐传奇” 系列自诞生起,便致力于在钱币收藏领域为音乐爱好者与钱币藏家搭建一座桥梁。该系列启动于 2020 年,当时以皇后乐队作为开篇之作,凭借对经典音乐人的高度致敬以及精美的制作工艺,迅速在收藏市场中崭露头角,收获了极高的人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娘子乐队(Iron Maiden)在伦敦乃至全球摇滚音乐的发展历程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长达 50 年的职业生涯里,铁娘子乐队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以其激昂的旋律、深刻的歌词以及独特的金属摇滚风格,征服了无数听众。乐队拥有极为广泛的全球粉丝基础,其音乐影响力跨越了国界与文化的界限。</p><p class="ql-block">铁娘子乐队(Iron Maiden)纪念币也将乐队标志性吉祥物 Eddie 作为核心。1艺术家巧妙地将乐队 50 年职业生涯中的诸多关键元素,融入到单一的设计之中。从乐队早期充满朋克气息的经典造型,到后期在全球巡演中震撼舞台的华丽风格,众多细节都能在币面上找到对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豹2025——非洲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维也纳爱乐乐团纯金硬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4 年葡萄牙共和国50 美分铜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爱尔兰中央银行推出了一枚全新的纪念币,以此纪念著名作家乔治・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00 周年。</p><p class="ql-block">1856 年,萧伯纳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20 岁时前往伦敦闯荡。早期的他,在小说创作领域并未取得成功,5 部小说均未引起太大反响,只能靠撰写艺术评论维持生计。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萧伯纳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在戏剧领域大放异彩。他的作品充满理想主义与人文主义色彩,擅长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社会问题,文字中还蕴含着诗意的美感。其代表作《卖花女》更是被改编成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编剧奖,之后还被搬上百老汇舞台,成为经典音乐剧《窈窕淑女》。1925 年,萧伯纳凭借卓越的文学成就,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值得一提的是,截至 2016 年,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奥斯卡奖的人,1950 年,萧伯纳与世长辞,留下了 50 余部戏剧、5 部小说等丰富的文学遗产。</p><p class="ql-block">纪念币的背面,是萧伯纳的侧面肖像,他眼神深邃,仿佛在凝视着远方,尽显文学大师的风范。肖像旁是一本打开的书,书页上还有萧伯纳的手写签名,这一设计巧妙地将他的文学身份融入其中。月桂枝环绕在肖像与书籍周围,象征着荣誉与成就,半圆处清晰地刻着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1925”,点明了纪念币的主题,底部则标注着面值 “15 EURO”。</p><p class="ql-block">正面的设计同样简洁而富有深意,中央是爱尔兰官方标志竖琴,这一元素不仅代表着爱尔兰的国家形象,也赋予了纪念币浓郁的地域特色。竖琴周围刻有发行国名 “éɪʀe(Irlanda)” 以及年份 “2025”,整体设计庄重而典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0年加拿大国旗1/2盎司金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拉脱维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宽比约为2:1,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的横宽条组成。</p><p class="ql-block">国徽方面,拉脱维亚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半部的太阳代表拉特格莱公国,左下方的红狮代表库兹拉姆公国,右下方的银色半狮半鹰怪兽则代表韦德季姆公国。盾徽上端的三颗金色五角星,象征着三个公国的再联合。两侧的红狮和怪兽扶着盾徽,基部为象征和平与自由的绿色橡树枝,整个设计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葡萄牙音乐传奇纪念币:西蒙娜·德·奥利维拉的永恒旋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