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i> 拍摄地点:山西平遥古城</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i>拍摄时间:2025.09.18.</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 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在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上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7月20日,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景区获批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山西省第六家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平遥古镇,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上游,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历史古城,也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我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据传,平遥为陶唐氏帝尧所居之地,故古称陶唐遗墟。西汉北魏时,因为陶为太武帝的名讳所忌,遂改为平遥。此后,平遥一直沿用。</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平遥古镇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平遥镇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汉族传统城镇,建于14世纪。城镇布局集中反映了5个多世纪以来,封建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方面的变迁。</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