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月二十日,阳光正好,翠竹山庄里热闹非凡。我们中铁九桥的家人们齐聚一堂,为的是那句温暖又响亮的主题——“九桥有爱,亲子联欢”。这一天没有工装和焊花,只有笑声与奔跑的身影。孩子们在草地上打滚,大人们牵着手围成圈,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生活原本的模样,就藏在这片欢声笑语里。</p> <p class="ql-block">今天活动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教官一声哨响,智能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分成小组,在指令中完成一个个趣味挑战。有人手忙脚乱地传递气球,有人闭眼原地转圈后踉跄前行,惹得全场大笑。但没人嘲笑谁出错,反而都鼓掌加油。看着他们认真又滑稽的模样,我忽然觉得,成长不是独自跋涉,而是一群人笑着跌倒再爬起来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一圈人手拉着手,围在操场中央,像一朵正在绽放的花。有人提议玩“传递呼啦圈”,大家得不松手就把圈从第一个人传到最后一个。刚开始总卡住,胳膊扭成麻花,笑声一阵接一阵。可慢慢地,节奏对了,动作顺了,那圈儿就像风一样飞了过去。那一刻,谁都没觉得自己只是陪孩子来玩的家长,我们都成了游戏里不可或缺的一环。</p> <p class="ql-block">游戏中的”口是心非”是反着来,听到教官的号令,开始动着,跳越,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让你思维,行动的反应能力,</p> <p class="ql-block">统一的运动服下,是跳动的心。一群人正进行着协调性游戏,动作整齐划一,像训练有素的队伍。可仔细一看,队伍里还有蹦蹦跳跳的小不点,正努力跟上爸妈的步伐。两名工作人员站在场边静静看着,脸上也浮起笑意。原来最动人的纪律,不是命令下的服从,而是心往一处使的默契。</p> <p class="ql-block">橙色背心的男子飞奔而出,接力棒在手中闪了一下光。围观的人群爆发出欢呼,孩子们跳着喊“加油”。这场追逐赛不只是速度的较量,更像是亲子间的一场默契考验。有人跑歪了路线,孩子追上去牵他的手一起冲线;有人故意放慢脚步,只为等身后的小身影赶上来。赢不重要,一起跑才重要。</p> <p class="ql-block">音乐响起,一群人跳起了简单的集体舞。动作并不复杂,但每个人都笑得像个孩子。横幅在风中轻轻摆动,上面写着活动主题,像一面无声的旗帜。帐篷边,一位奶奶跟着节奏轻轻拍手,眼里闪着光。她说:“好久没这么热闹了。”是啊,生活不该只有柴米油盐,还该有这样一场毫无负担的欢腾。</p> <p class="ql-block">拔河绳绷得笔直,像一根拉紧的弦。白上衣蓝裤子的男人咬着牙往后倾,脸涨得通红。孩子们使出吃奶的劲儿,小脸皱成一团,却谁也不肯松手。边上有人喊口号,有人拍手助威,连空气都跟着震颤起来。胜负未定,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这一局,我们早赢了——赢在齐心,赢在不放弃。</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分成两队,中间那条粗绳像一道分界线,也像一根纽带。一位大人拿着麦克风喊着节奏,声音洪亮又温柔。有人滑倒了,立刻被旁边的小伙伴拉起来继续拉。没有责备,只有鼓励。这场面让我想起建桥的日子,一根钢梁要多人协作才能吊装到位——原来,无论是架桥还是育人,靠的都是这股劲儿。</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女孩穿白上衣蓝裤子,用力往后拽绳子,脚丫子都快离地了。两位阿姨站在边上,笑着鼓掌,一个喊“一二三”,一个比划着姿势教他们发力。阳光洒在草地上,映出长长的影子,像一排并肩作战的士兵。那一刻,我看见的不只是比赛,是传承——大人教孩子坚持,孩子教大人纯粹。</p> <p class="ql-block">两队人马僵持不下,绳子中间的红布条左右摇摆,像心跳的指针。每个人的身体都向后倾斜,脚蹬着地,仿佛要把整片草地都拽过来。背景里的围栏和建筑静静看着这场热血对决。没有观众席的冷眼旁观,只有投入其中的炽热。原来团结不是口号,是所有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倒下去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衣服五花八门,但心出奇地齐。他们握紧绳子,身体后仰,像一群逆风前行的旅人。草地绿得发亮,围栏外的树影斑驳,远处的楼安静伫立。这一幕,比任何宣传片都真实——九桥人不只是工地上的建设者,更是家庭里的守护者,孩子眼里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一群孩子和几位大人正激烈较量,一位穿粉裤白衫的女士站在前头,不断提醒“重心放低”。她不像指挥者,倒像个并肩作战的战友。观众席上,有人抱着水壶,有人举着手机录像,没人着急走。这场拔河,拉的不是胜负,是记忆,是多年后孩子还会说起的“那次爸妈跟我一起拼命”。</p> <p class="ql-block">浅绿T恤的小男孩咬着嘴唇使劲,旁边红衣男子笑着给他打气:“再撑五秒!”孩子们的衣服颜色各异,但脸上的神情惊人一致——专注、努力、不肯认输。这哪是游戏?分明是一堂无声的课:只要绳子不断,我们就一起扛。</p> <p class="ql-block">镜头定格在最紧绷的一瞬:大人孩子的脸都绷着,手上的青筋微微凸起,脚底蹭出一道道印子。可他们的眼神里没有疲惫,只有燃烧的斗志。身后是更多张笑脸,是蓝天绿草,是这个秋天最生动的注脚——我们或许建过千座桥,但今天,我们正在搭建更坚固的东西:家。</p> <p class="ql-block">壁画上写着“庐野金秋 趣享自然”,三个孩子站在前面,一个戴草帽,一个提篮子,一个背着书包。他们像是刚从丰收的田野里跑出来,眼里还闪着对自然的好奇。城市里的孩子难得这样亲近土地,而今天,他们用笑声丈量了秋天的厚度。</p> <p class="ql-block">一对母子走在秋日的光影里,穿着同款粉色外套,背着一模一样的小蓝包。他们走向帐篷区,背景是金黄的田野画、红叶、南瓜和篝火装饰。儿子蹦跳着问:“妈妈,我们今晚能露营吗?”母亲笑着点头。秋天的风轻轻吹过,把他们的背影揉进了一幅叫“童年”的画里。</p> <p class="ql-block">场上,一群人站成弧形,笑容灿烂。有人比V字,有人张开双臂,像要拥抱整个天空。草地绿得纯粹,围栏外的黄房子静静守望。这张合影里没有头衔,没有职务,只有“爸爸”“妈妈”“孩子”这些最朴素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穿紫色背心的一队人齐刷刷举起双手,像一片迎风招展的花海。他们站在人造草坪上,身后是树影和建筑轮廓。那一刻,胜利不在于谁赢了比赛,而在于我们曾一起高举双手,为彼此喝彩。</p> <p class="ql-block">粉色背心的队伍张开双臂,笑容如阳光般倾泻。围栏上飘着同色旗帜,像为这场联欢点燃的焰火。他们不是专业演员,也不是训练有素的团队,但他们拥有最动人的</p> <p class="ql-block">与坦克合个影,我长大也要当兵,开坦克,理想就从此产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