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创办乡村雷锋精神纪念馆张永春的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信颂雷锋》</b></p> <p class="ql-block"> 从2023年至今,全国老年集邮工作委员会委员王延业组织开展“信颂雷锋”活动,其中冷宽中将、当代“雷锋”庄仕华少将等220多人参与致信。从工人到干部,从士兵到将军、从学生到教师、从孩提到老人,提笔写信,抒发情怀,弘扬雷锋精神。</p><p class="ql-block"> 本篇选自创办乡村雷锋精神纪念馆张永春的信及事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信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 寄信人张永春,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80年11月入伍。舅舅曹建标是革命烈士,父亲参加过新四军。母亲从小教育我们要感恩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张永春从小学语文知道了雷锋故事,看过雷锋电影,从此伴他成长。那时他捡到一分钱也交给老师,生产队的粮食掉路上也捡起来放回粮堆。长大一些时候,他放学后经常帮老人拎水,受到大家的称赞。当兵入伍后,他以雷锋为榜样,经常去炊事班帮厨,帮猪官打猪草,帮战友洗衣服,曾带领一个班为所在营每个班做一个搓子,多次获得营里嘉奖。在远离部队西海农场执行看菜园任务时,帮助驻地群众扫院,担水,修路,做了许多好事,入伍三年都是所在部队先进典型。</p><p class="ql-block"> 张永春入伍后,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集团军原某摩步师“红七连”的一名士兵。他以罗亮泗为榜样,刻苦学习训练,先后被团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优秀义务兵”,被师评为“优秀共青团员”,1981年在辽南抗洪抢险中荣立三等功,1983年出席集团军军人代表大会。 1983年底,张永春退伍回乡,罗亮泗的形象在他的心中一直挥之不去。创业做事、扶贫济困的同时,他产生了寻找英雄的念头。早期寻找时,他只能根据连队登记的湖南省地址四处写信,均无音讯。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张永春与部队的老战友取得了联系,每次与战友相逢,他都要提起已淡出人们视线的抗美援朝英雄罗亮泗。2015年9月,张永春与战友相逢,又一次激发了他寻找英雄的信心。当他听说罗亮泗是衡阳人时,他喜出望外,当即向衡阳市委宣传部及《衡阳晚报》求助,很快与罗亮泗的子女取得联系。遗憾的是,这位从不透露自己功绩的老英雄已经去世。张永春随即给家境困难的英雄子女汇去2000元慰问金。2016年4月,张永春自费带着罗亮泗的后代一行5人,远赴辽宁参观原39集团军军史馆,走进罗亮泗所在“红七连”的荣誉室,全面了解英雄事迹。之后,张永春又出资近4万元为英雄罗亮泗修建墓地并立碑纪念,在英雄生前所在部队引起强烈反响。红七连党支部号召全连官兵学习罗亮泗的同时,也学习老班长张永春崇尚英雄的高尚品德和奉献精神,时任指导员说:“张永春老班长的事迹是感人的,他是我们红七连的兵,是我们红七连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张永春的努力,同时也给当地人民挖掘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当地不仅为罗亮泗树立了铜像,还根据衡南县委书记的提议,经民政部门批准,乐洪村改名为“罗亮泗村”,并新建了“战斗英雄罗亮泗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在2022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张永春还充分发扬战斗英雄的精神,义无反顾地投入防疫工作中并执着坚守,自己积极捐资助力抗疫,还带动儿子、儿媳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尽一份绵薄之力。三人因分在不同的村,彼此之间无法照应,只能在工作结束后打个电话互相问候一声。由于血压高、血糖高,张永春每次饭前都要打针吃药,可一旦忙起来,他就顾不上了。好几次,他接到老伴的提醒电话,都瞒着她说已打好针。尽管守卡口十分枯燥、疲惫,但他丝毫不懈怠。因为卡口的司机来自不同的地方,对本地的防疫要求不一定了解,如果解释不清楚,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每次都“靠前”服务,得到不少过往司机的赞许。</p><p class="ql-block"> 多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张永春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性格和过硬的个人素质。他说自己身上始终流淌着军人的血液,“勇挑重担”“迎难而上”不是只属于部队里军人的形容词,同样也属于退伍老兵,即使脱下军装,也将永葆军人的气魄和灵魂。</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5日,张永春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建成南通市首个乡村雷锋精神纪念馆。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原院长、“当代雷锋”庄仕华将军专程前来参观祝贺。张永春原部队、北部战区79集团军“雷锋班”“钢铁堡垒连”党支部,河南省安阳雷锋纪念馆以及“雷锋班”第二任班长庞春学等单位和个人发来贺信。</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张永春自家庭院的雷锋精神展览馆,总面积约200平方米,总投资35万元。该馆展示了雷锋铜像和北部战区战友提供的雷锋日记、刊物、生前照片,以及“当代雷锋”郭明义、庄仕华、孙茂芳等影像资料、书法作品近百件。</p><p class="ql-block"> 张永春表示,要用行动尊崇英雄 用实践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p> <p class="ql-block">王延业老师:</p><p class="ql-block"> 您好!很高兴和您相识。得知您曾经从事过双拥工作,并到过我所服役的115师,备感亲切。</p><p class="ql-block"> 我在服役期间,受连队抗美援朝战斗英雄罗亮泗模范事迹和雷锋精神的影响,在部队得到了成长和进步,并多次获奖。退伍后,我曾经去到英雄的家乡,个人出资10多万元,为已故英雄罗亮泗塑立纪念碑和雕像,建成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我又在2024年8月,投资35万元建成了南通市首个乡村雷锋精神纪念馆,今年又建起一座红军精神展馆,我家的小院成为了当地红色文化园。</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雷锋精神展览馆集中展示了雷锋同志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p><p class="ql-block"> 今后,我将以此为阵地,更好地讲好雷锋的故事,传播好雷锋精神,崇尚英雄,永葆军人本色,大力赓续红色基因,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欢迎您来我馆参观指导!</p><p class="ql-block"> 张永春</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2日于南通</p> <p class="ql-block">在辽阳弓长岭雷锋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作者:全国老年集邮工作委员会委员王延业</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盘锦辽河救援队队长赵玉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