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你知道多少?

刘卫东

<p class="ql-block">昵称:刘卫东 美篇号:288810279</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3日是秋分节气。对于这个节气你了解吗?它只是一个普通的节气而已吗?它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吗?看了本文,你会对秋分有进一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秋分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4个节气。"分"是"平分"的意思,秋分在秋季90天的中间、平分秋天,它是初秋和深秋的"分水岭"。秋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过后,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人从自然规律是如何看秋分的呢?《黄帝内经》中强调:秋季要顺应"容平"的特征,要顺应自然、调整生活方式。"容"指容纳、包容,象征秋季万物成熟后具备容纳丰收的时空特性;"平"指平定、成熟,体现秋季气候由炎热转向凉爽,万物由生长转向收敛的过程。人们的作息应早睡早起,适应昼夜温差变化;人们的饮食应"秋吃白"润肺,以养肺气;人们的情绪应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波动。</p> <p class="ql-block">秋分节气中,阴阳平衡,此时暑热消退而寒凉未至,是一年中气候最佳的时节,是旅游、渡假的最好时机。</p> <p class="ql-block">从农事角度讲:秋分是收获的季节。农民经过一年辛勤劳作,盼望着秋天有个好收成。从古至今,每到秋分时节,人们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用以体现对收获的礼赞和对生活的美好期许。</p> <p class="ql-block">时光飞逝到现代,2018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就给"秋分"赋予了新的意义。从此,中国的农民在秋分这一天,不仅只是祭月、赏月,还要兴高彩烈地欢庆自己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从文化层面看秋分:中国自古以来素有"春祭日、秋祭月"的传统。《礼记·月令》中记载了古代祭祀制度中关于"祭月"的规范,周代开始在"秋分"举行祭月,祭月活动由皇家礼仪向民间扩散。"祭月"活动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礼仪秩序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隋末唐初,由于秋分时月亮并不圆,通过历法调整,朝廷将祭月时间改为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亮很圆。唐朝时期,还规定将月饼做为节庆的核心食品。这些规定为后世"中秋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到了北宋时期,朝廷把阴历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这一天朝野纷纷祭月、赏月,还有耍狮子、舞龙灯等诸多表演,普天同庆中秋佳节。</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每年秋分那一天,皇家的祭月仪式在北京的月坛举行。皇帝亲率文武百官,沐浴更衣、满载祭品、吹吹打打,从紫禁城(现故宫)南行再向西抵达月坛,举行隆重的祭月活动。</p> <p class="ql-block">月坛是北京五坛之一,是明清两代帝王祭月圣地,在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西侧,新中国改建为月坛公园,一直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皇家有皇家的祭月仪式,百姓有百姓的祭月方式。自古至今,民间在秋分时节活动的方式丰富多彩,有:祭月、赏月、聚餐、诗歌会、唱大戏、舞龙灯、放烟火、耍狮子等等。</p> <p class="ql-block">从情感角度看秋分:秋分容易引起人们的思乡、思亲和渴望团聚之情。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总是有很多人远离家乡,为了生计在异地打拼,他们的思乡之苦、思亲之情是难以言表的,一家团聚是亲人们共同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诗人有很多关于"秋分"的诗词佳句,对情感和景色都有深刻、细致的描写。下面摘选几句古人写秋分的诗词:</p> <p class="ql-block">杜甫《晚晴》: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p><p class="ql-block">贾岛《夜喜贺兰三见访》: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p><p class="ql-block">谢逸《点降唇》: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p><p class="ql-block">元稹《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寒暑喜均看。</p><p class="ql-block">陆游《秋分后顿凄冷有感》: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p> <p class="ql-block">秋分不仅仅是节气,它是自然、文化与情感的交汇点,秋分的意义引发了人们对自然、文化与情感的更多思考。秋分把我们带进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美境界。</p> <p class="ql-block">长夏已去、秋明空旷,秋分是一个疏朗的好时节,在这个节气中,白昼与黑夜均分时间、凉风与暖阳共享寒暑。在这个节气中:一半是内敛,一半是张扬;一半是凉飒,一半是明艳;一半是秋色宜人,一半是千里婵娟。</p> <p class="ql-block">"秋分"这个节气,从古代帝王家的祭月活动,逐渐演化成民间的祭月、赏月、颂月活动,这种传统成为了华夏文化和风俗的一部分,它不但在中华大地传承下来,而且在海外华人世界也延续不断。更加可喜可贺的是:秋分在我国的新时代还产生了新的生命,它成为了中国农民的丰收节。</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了解秋分、记住秋分、欢渡秋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