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摄影编辑:东方绍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异龙湖—滇南翡翠的生态诗篇,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也是珠江西源头的重要水体。是石屏人民的母亲湖,它正以“三岛九曲七十二湾”的独特风光和百鸟飞舞的壮丽夕阳,重新焕发生机。这片被誉为“石屏人民母亲湖”的水域,以其独特的高原淡水生态系统和日益恢复的生物多样性,正成为滇南地区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截至2023年,异龙湖野生鸟类已达172种。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棉凫、黑颈鸊鷉、褐翅鸦鹃、紫水鸡、水雉、黑翅鸢、栗鸢等。每年冬季,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红嘴鸥也会在此停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关于湖泊的得名,有两种传说。一是彝语称为“邑罗黑”,意思是“龙吐口水形成的湖”。明代初年,汉人因不解彝语,误将“邑罗”当作湖名,讹传为“异龙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清晨,异龙湖雾气升腾,湖面如水墨画般宁静淡雅;中午水天一色,蓝天碧水相映成趣;傍晚,成群的红嘴鸥和白鹭在湖面追逐嬉戏,“闻歌起舞”,跳起了春天的“芭蕾”。而 夕阳西下时的异龙湖最为壮观,远山和天空被染上黛色,湖面金光粼粼,百鸟飞舞,与晚霞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如今,异龙湖已成为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科普宣教于一体的大型公园,2014年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2019年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入选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云南唯一的状元—袁嘉谷先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袁嘉谷先生(1872-1937)是云南石屏县的骄傲,他不仅是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更是一位在教育、学术、文化领域留下深远影响的学者和实践者。他的一生跨越晚清和民国,以其卓越的才学和爱国情怀,成为云南“文献名邦”的代表人物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辛亥革命后,袁嘉谷先生回到云南,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中。他担任云南省立图书馆馆长,参与辑刻《云南丛书》。他的学术著作颇丰,著有《滇绎》、《卧雪堂诗集》、《石屏县志》、《云南大事记》等,系统梳理了云南的地方历史和文化。其中,《云南大事记》以编年体记载了云南四千多年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袁嘉谷先生一生心怀家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忧愤成疾,在病中起草《责倭寇》一文,尚未完稿便与世长辞,终年66岁。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袁嘉谷先生部分后人合影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十七孔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建水十七孔桥,又称双龙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西庄镇,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处,因两河蜿蜒如双龙而得名。该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三孔石桥,后因河道拓宽,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形成全长148米的十七孔连拱石桥,被誉为“云南规模最大的多孔古拱桥”。桥身以巨石砌筑,结构精巧稳固,桥上原建有三座飞檐阁楼,现存中部楼阁与南端八角亭,层檐重叠,雕饰镂刻着传统故事与祥瑞图案。远望桥姿如长虹卧波,倒映碧水,形成“珠链圆环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中央”的奇景。双龙桥集交通、防洪、艺术价值于一身,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1965年被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中国古桥》特种邮票,成为建水历史文化的地标象征。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岁月痕迹 ↑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元阳梯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域,总面积约17万亩。它始于隋唐,历经哈尼族人民1300多年的辛勤耕耘与智慧传承,被誉为“大地的雕塑”和“世界梯田的皇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梯田的奇迹在于其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它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作用形成降雨,完成了一个自然循环系统。哈尼族人民运用了“木刻分水”、筑渠引流等传统灌溉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高效利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元阳梯田不仅农业景观壮丽,而且四季景色迷人,春季青葱-夏日翠绿-秋日金黄-冬季水光粼粼,同时还承载着深厚的哈尼族文化。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元阳哈尼梯田又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罕见的“三遗产”之地。这标志着其突出的普世价值和在农业文明、灌溉技术、生态管理方面的卓越成就得到了全球性的认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撒玛坝梯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撒玛坝梯田是世界最大的连片梯田,总面积约1.4万至1.6万亩,拥有4300多级梯田,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中国面积最大的连片哈尼梯田”,并享有“世界哈尼梯田连片规模最大的梯田”之美誉。 如果运气好您还能遇到朝霞满天、云雾缭绕、云海奔腾的景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十二龙泉梯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十二龙泉梯田位于红河县甲寅镇他撒村,距镇政府约5公里,是一处由岩石石缝中涌出的十二股山泉水组成的自然与文化景观,泉水甘甜凉爽,可就地直接饮用,兼具生活和灌溉功能。泉边雕有十二条龙口吐清水的杰作,体现了哈尼族对水的崇拜与智慧。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老虎嘴梯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老虎嘴梯田位于元阳县境内,是元阳哈尼梯田核心景区之一。该梯田分布于深谷间,状如花蕊,型同老虎而得名。总面积达3000多亩。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坝达梯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坝达梯田是元阳梯田景区内以日落景观闻名的核心景点,梯田层叠、线条优美。坝达梯田位于元阳县新街镇,距离元阳老县城约14公里。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多依树梯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多依树梯田位于元阳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及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核心区,海拔1900米,区域分布着650公顷梯田群。该景区以冬季云海与梯田交错的日出景观闻名,最佳观赏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梯田蓄水形成的银色镜面与晨光相互作用,形成"四素同构"生态系统独特视觉效果,自然形成红、黄、蓝、橙等多种颜色,美丽壮观。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可转发分享 分享是一种快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作 者 简 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方绍仁,微信名“东方绍仁”,中学高级英语教师,云南省教育协会会员。所任班级在各种英语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多次受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1994年参加《高中英语语法基础知识及应试技巧》一书的编写工作并担任编委职务,该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所任班主任的高46班被评为云南省《先进班集体》和大理州《先进班集体》。2001年获国家《京火星中国21世纪教育创新人才》奖。所写论文《直观教学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获2001年《全国英语素质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2003年自制的《初中英语教学图片》获县自制教具一等奖、大理州表扬奖。工作之余爱好摄影,是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云南图片库签约摄影师、大理州摄影家协会会员、《大众摄影》俱乐部会员、九州摄影会员、新时代摄影会员。2023年所拍的六幅摄影作品已入选并刊登在《向人民汇报向两会献礼》画册上,其中有一幅作品获《金奖》,并成为"百名优秀摄影家",同时被评为"献礼全国两会优秀典范人物"称号。从事摄影多年,是校园文化生活的主摄影师和编辑,先后为学校摄影编辑了《工会"创先进职工之家"》、《民族文化进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育人优化学校》、《延安精神进校园》、《平安校园》等六本画册,对校园文化生活的宣传提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州市县级获奖、展出或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刊登发表。为《漾濞县县志》和县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漾濞县改革开放40年》提供多组历史资料照片,深受编者和读者赞赏。很多老照片被县档案馆收藏。《剑湖秋色》参加2023第十届大理国际影会展出并获优秀奖。摄影作品《走出舞姿》入编2023大理州年鉴。2024年所摄的《剑湖秋色之大雁南飞》在"霞客行之江山多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摄影、短视频作品征集展示系列活动中入选并参展。《洱海独木舟》入选2024第二十四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并展出。《朝圣》《佛都朝霞》在2025 "发现崇圣之美"摄影暨短视频大赛中获二等奖和优秀奖。摄影是我的爱好,摄影是一种快乐,摄影是一种情趣,摄影能记录历史留住美好,摄影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健康长寿。</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如果喜欢请点击二维码加我微信,我的朋友圈只传播摄影图片,没有广告也不推销产品,纯属一个摄影方面互相交流提高的平台。在百度里也有介绍,只要在百度里输入"云南方绍仁"便可查看我的摄影作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