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医生手记 心与心的交映(138)

法慧居士

<p class="ql-block">  韩师傅64岁有近50年的吸烟史,而且每天至少2包起步。1年前发现中央型肺癌,上个月在一家肿瘤医院做化疗时突然出现无法控制的肺部感染,被送到这家肿瘤医院的ICU进行抢救。由于化疗使他的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在使用了大量的高档抗生素后肺部感染仍然无法控制,最终出现呼吸衰竭进行了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p> <p class="ql-block">  在有创呼吸机的保驾下虽然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了,但由于肺部感染无法改善,而且肺门处的原发肿块迅速增大压迫气管。他唯一的女儿在和ICU的医生反复交流后得知韩师傅的疾病已经无法逆转时,决定将韩师傅从ICU转到我们科室进行安宁疗护临终关怀,从而让韩师傅在亲人的陪伴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p> <p class="ql-block">  韩师傅转到我们科室后为了能让他和亲属们进行交流,在做好约束性保护的前提下,我们将镇静药物的剂量不断下调,从而使韩师傅的意识得到恢复。第二天他已经能够用笔和亲人们进行交流,韩师傅的老伴和他的弟弟还有他的老伙计们排着队来到病床前看望他。他们和韩师傅用笔和文字进行着亲人之间独有的亲情交流。</p> <p class="ql-block">  然而第四天出现了新问题,由于韩师傅的气管插管已经使用超过了半个月,严重肺部感染产生的大量粘痰在气管插管的内壁形成了大量的痰痂,使气管插管的内径不断缩小,甚至吸痰管都无法通过,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呼吸机气流的通过。我们已经将呼吸机的吸气压和氧浓度调得很高,但仍然无法满足韩师傅的生理需要。</p> <p class="ql-block">  这时一个问题就摆在了我们医生和韩师傅女儿的面前,我们还要更换气管插管不?不换管,韩师傅的生命就进入倒计时状态。如果换管,韩师傅又要遭受拔管和重新插管带来的痛苦。韩师傅的女儿受过高等教育,目前是西安一所高校的副教授,她对安宁疗护的理念有完整的理解,最终她决定不再更换气管插管,并签署了相关的医疗文书。</p> <p class="ql-block">  然而就在这时,韩师傅的弟弟过来说,韩师傅自己要求更换气管插管。原来韩师傅的弟弟在病床旁用笔将目前气管插管的问题告诉了他。韩师傅的女儿过去和父亲用笔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包括更换气管插管过程的痛苦和风险,意识清楚的韩师傅态度非常坚决;更换气管插管。</p> <p class="ql-block">  尊重患者自己的意愿,女儿和亲属都在更换气管插管同意书上签了字。换管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换管后韩师傅的血氧饱和度迅速恢复到了正常值水平。虽然三天后韩师傅因为肿瘤破裂出血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们医护和家属对满足患者意愿更换气管插管的决定都持赞同态度。</p> <p class="ql-block">  听从患者本人的意愿是安宁疗护所有工作的核心和首要原则。这不仅是伦理上的要求,也是医学和法律上的基石,也是尊重自主性原则,也是维护患者尊严的体现。安宁疗护的目标不是延长生命,而是提升生命最后阶段的质量。只有患者自己最清楚什么对他而言是有质量的生活——是无痛、是清醒、是在家、还是有亲人陪伴。</p> <p class="ql-block">  “听从患者本人的意愿”是安宁疗护的灵魂。它意味着将患者从被动的医疗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决策者,真正实现了“我的生命,我做主”。确保每个人在生命的终点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有尊严、有质量地走完最后一程。</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 :曹诚,主任医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舒缓医疗科主任。擅长急危重症和老年医学。是西安市老年医养结合学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常委,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急诊医师协会委员,陕西省老年医学医师协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首届医师节市级“最美医生”称号获得者。是中国西北地区安宁疗护工作的实践者和开拓者之一。在实践中创立的安宁疗护三原则被卫健委在全市推广,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可。2016年至今参与创办两家安宁疗护中心,均成为西安市安宁疗护示范单位。先后给超过700位的患者提供过临终关怀服务。联系电话13891969851(微信同号)</p>